f39adf9116b27aabfec098aeb16320231294b70d.jpg

 

- 「你们凭什么都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都没有看到我有多努力!」

 

好险第一集播的不是《猫的孩子》,不然可能我会弃追整个系列,

第二集真的让我看得很郁闷,按暂停键好几次才有办法看完,

并不是拍得不好,而是太真实了,完全将人拉回高中那三年的升学压力中。

 

这篇不再重述剧情了,大概讲几个比较在意的点。

 

1.「高中制服」 - 学生最外显的阶级制度

片头的家庭聚会中,主角阿衍的堂姊竟穿著北一女的制服去参加聚会,

再搭配亲戚间互相炫耀小孩的画面,莫名的讽刺与好笑,这时候小孩已不是小孩,而是一件「名牌」,

坐在穿著北一女制服小孩旁的家长,就跟手上提著名牌包一样的尊荣与高贵。

而与堂姊对比的阿衍,在片中就读的是大同高中,身上的卡其色制服会被联想为建中,但其实不是,

觉得大同高中愿意出借制服让剧组开一个「阶级的玩笑」是非常大器的。

 

2.「吃」- 母亲对压力的吞忍

来自丈夫的外遇&家暴、妯娌的欺负甚至是外籍移工的嘲讽,阿衍妈妈全部都吞忍了,

剧中多次带到母亲吞食的画面,她对维系这个家的渴望非常深,所以她只能选择忍让,

阿衍疼惜母亲被家暴,想陪她去验伤,母亲也是不断吃著汉堡,还叫阿衍赶快吃:

「不吃饱怎么有力气战斗!」

吃完汉堡的阿衍却不禁呕吐,象征这些吞忍对身心一点都不健康。

 

3. 「掉屑的天花板」- 摇摇欲坠的婚姻

片中的天花板象征阿衍父母破裂的关系,阿衍爸爸摆烂不想管,妈妈则是寻求外力协助(水电师傅修缮),

并且将无法修好的主因怪罪在阿衍身上,她说如果不是阿衍成绩那么烂,就能把钱留起来修理天花板。

妈妈认为只要天花板修好了,先生就会回家吃饭;只要阿衍考满级分,先生就会爱她如初。

于是阿衍不得不扛起母亲对他的期盼,因为对阿衍来说,只要他成绩好,爸爸就会回家,妈妈就不会被家暴,

当一个学生念书不再只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而是必须背负双亲的婚姻和谐,那有多么沉重啊。

 

4. 「阿衍的平行世界」 - 创伤后压力症

阿志与阿衍都有一个"外我"与"内我",外我必须努力达成父母的期望,

符合这个期望就能得到父母的爱,不符合的话,他们将不被肯定,同时也失去自我价值感,

于是无形之中开始抑制许多压力与情绪,阿衍对成绩好坏的深层恐惧就是父母不再爱他,

阿衍的「内我」是有愤怒的,因为父母只看重考试结果却从没正视他努力的过程。

于是长时间累积的不满、不平、恐惧与愤怒形成一股毁灭力量在「平行世界」里爆发了,

阿志的方法是踹打班上最后一名,而阿衍的方法则是杀猫。

我想父亲对母亲的家暴在阿衍心中刻划下很深的伤痕,让他不自觉也开始用暴力当作宣泄的出口。

 

5. 「猫的孩子」 - 母子的初衷

想了很久,一直在思考为何片名要取作「猫的孩子」,

的确猫咪是贯穿本部的重要情节之一,但又为何要强调猫的孩子呢?

 

本部在结局母子冲突的那一幕,阿衍得不到母亲回应的爱,愤怒的他扑向母亲,死命掐著她,

然而一切却在猫咪成功产下小猫后被化解了,

猫妈妈慈爱的舔舐小猫,那一幕真的让人感到融化,

母子,原本就是这么单纯的事情而已,自然密切的连结,无需言语的爱,亦没有任何理由。

原本父母爱我们就只是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孩子而已,

这种亲情之爱是不该有枷锁,不该有但书,不该存在著"你必须达成什么条件我才会爱你"的情形,

而为什么成长的过程中,亲子关系却慢慢走样了?

 

透过猫咪的生产让剧中角色重新省思,回归探讨「亲子」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我想阿衍妈妈也是醒悟了她不该再将失败的婚姻归咎在孩子身上,结局才能看见她勇敢离婚了,

妈妈的放手也让阿衍解脱了,他选择去当学徒,不必再勉强自己追逐分数高低。

 

总结:

颇感欣慰的是目前收看第一集《妈妈的遥控器》与《猫的孩子》都有一个好的结局(除了猫咪以外QQ)

可是现实人生不一定能这样,很多孩子走偏了很难回头,原生家庭因素确实不可忽视。

这两部看到的都是父母无法改变自己的人生,而将期望转向自己的孩子,

唯一稍微有点意见的是,目前这两集都略有将孩子的痛苦与母亲失败的婚姻连结在一起的暗示,

两集都是讲述父亲外遇与母亲婚姻失和,然后母亲转而将高压的期望拿来管教小孩,

并非说故事不能这样写,但我还是期待能在后面的单元看到更多元的家庭面向。

 

之后看完第三集再继续分享心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