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話說的好“防民口,甚於防川”這句話用在民國北洋軍閥時期在恰當不過了,儘管那時是白色高壓政策,仍有很文人和記者爲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而獻出了生命;民國時期,總有一些記者,爲了能夠讓民衆知道事實的真相對於當時的一些軍閥所做的事情,進行了無情的披露,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有一些非常出名的記者遭到了殺害。

  這些人其中就有,中國報業先驅人物林白水,近代史上第一位被殺害的記者黃遠生,《申報》創始人史量纔等等,數不勝數。我們今天介紹的這個人物,他經歷極其曲折,鬥志昂揚,先後被捕三次,最後被殘忍殺害,他是誰?他就是《京報》創辦者邵飄萍。

  邵飄萍是這些被殺害記者中,最出名的之一,那麼爲什麼會出這樣的事情呢,在當時又有什麼樣的原因呢?今天我們就具體來看一下:

  首先就是邵飄萍當時對於新聞這個行業充滿熱愛和興趣,雖然他的出身比較貧寒,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大學畢業之後一邊在學校任教,同時還專門爲上海的一家報紙寫通訊。在那個時候,他對於將一些事情的真相揭露給普通百姓,知道這是他們非常願意瞭解的,認爲那是作爲記者的一種責任,也正是這個原因導致他在做一些報道的過程當中,從來不會隱晦一些事情,總是做到非常的公正,將事情的原委講出來任由大家評說。

  也正是因爲這樣的做法,所以在當時他寫的文章非常受到普通百姓的喜歡。甚至很多時候人們都會將一些不太容易寫好的文章交給他,這樣的話就可以在他的筆下得到一個非常清晰的描繪,但是卻更容易得罪人;在宋教仁遇刺的時候,邵飄萍仗義執言,敢於通過媒體發出吶喊,讓市民瞭解真相。

  第二由於清王朝的統治太過腐朽,所以在不久就爆發了全國範圍起義活動,並且順利的收復了南方的很多地區。在這種情況下爲了讓這種做法被全國更多人民知道,所以在收復區當中專門籌建的報紙,並且由邵飄萍擔任主筆。在這期間,他對於一些起義活動給南方一些省份帶來的變化,都有非常深刻的認識,在全國範圍內極大宣傳了革命思想,所以那些維護清王朝統治的官員對於他是格外痛恨,但是卻也沒有任何的辦法,很多當時的大臣對他非常痛恨。

  最後在大清滅亡之後,各個軍閥陷入了混戰當中,在這個時候邵飄萍對於這一事件的報道也是比較多的,很多時候他都把一些軍閥的做法直接寫下來,然後刊印成文章發表在報紙專欄當中,非常受到大家的喜歡。邵飄萍還在北大成立新聞研究會,蔡元培是他的導師,宣傳進步思想,支持五四運動;《京報》副刊後,他動員社會力量,將報刊等形式多樣化,又籠絡了魯迅、錢玄同、張季鸞等一批人才,爲新思想吶喊,揭露社會黑暗。

  郭鬆齡兵敗被張作霖殺害後,邵飄萍把此事件公佈於世,於是得罪了東北王張作霖;張作霖雖然軍事實力比較雄厚,爲了更好地佔山爲王,割據一方,卻在私下裏和日本人合作,出賣了很多的利益,甚至還暗殺了很多其他的軍閥。邵飄萍在看到這樣的現象之後,對於這些事情也是做了非常實際的報道,並且希望通過這樣的辦法來引起民衆對於團結起來,共同對抗外敵的想法。

  但是張作霖卻不想自己做的這些事情被更多人知道,這樣會對自己的名聲非常不好,所以不久之後,他就派軍隊將邵飄萍抓起來;但沒有經過嚴格審訊的基礎之上,就將他押到刑場執行了槍決;一代新聞全才,邵飄萍竟然這樣被殺,慘遭厄運,真是令人寒心!

  從上面的故事當中我們可以看出,邵飄萍對於新聞事業的確是非常熱愛的,他知道作爲一個記者,最基本的責任就是將事實的真相揭露給廣大的百姓,讓他們知道並且喚醒人們心中對於重新建立一個國家的願望。就是因爲這個原因,他寫的文章非常受到一些有權勢人的忌諱,所以纔有了這樣的下場,不過他卻對得起記者這個響亮的稱呼,他被後世人稱爲“鐵肩辣手,快筆如刀”,“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之稱

  在新中國成立前夕,1949年4月,毛偉人親自批准邵飄萍爲“革命烈士”;他的名字在我國百年新聞史上閃爍着耀眼的光芒,他用鮮血鑄就了一個新聞記者應有的精神,他與林白水一起被稱爲“萍水相逢”,是近代記者的典範代表。

  關於革命烈士邵飄萍,大家需要更多瞭解哪些方面呢?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