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侃封神》第392期

文/斯文卿相

封神演義里有一件非常厲害的法寶,即連通天教主門下大弟子多寶道人都能打個大跟頭的翻天印,那麼,翻天印是怎麼來的?半截不周山煉成的;半截不周山又是怎麼來的?

遠古,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大戰,不小心打了敗仗,一時間惱羞成怒,一腦袋撞向撐起天地的不周山,本來大概是想自殺的,結果呢,腦袋太硬,共工沒事,不周山倒塌了半截,導致天傾西北,地陷東南,洪水因此泛濫,給人們帶來巨大的苦難,共工也因此成了傳說中邪惡的水神。

既然共工是邪惡的水神,歷代皇帝再怎麼迷信,不祭祀他也是情有可原的,誰樂意不疼的手指硬往門縫裡塞呢,既然不祭祀共工,認為共工是惡神,那麼,按照古代一人犯罪全家抄斬的傳統,應該連共工的老婆、孩子一同打入另冊才是,卻為什麼單獨把共工的兒子提出來,歷代皇帝都要祭祀,還一直從夏商延續到清末,共工的兒子是誰?他有何功德?歷代皇帝都祭祀他,改朝換代都不改變,皇帝們都圖個什麼?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得從共工怎麼當上水神說起了。

說實話,共工還真有,共工怒撞不周山,也不完全是傳說,有那麼一點現實的影子,不過,故事應該是這樣的。

神話中的共工其實是黃帝時期共工氏部族的首領,共工氏大約活動在黃河兩岸,如今河南、河北之間,《左傳》有「共工氏以水紀」的記載,意思是說,由於他們世代生活在水邊,所以熟悉水,喜歡水,就連氏族圖騰蛇,也跟水有關。神話傳說中說「共工操蛇」,而纏在他手臂上的這條蛇,就是他們氏族的圖騰。

一萬多年以前,由於地質改造的關係,全球爆發了大規模的洪水,到距今六千年前,更是達到了峰值,當時的海平面比現在要高兩到三米,導致華夏大地到了「浩浩洪水,懷山襄陵」的地步,洪水將平原地區淹沒,只留下少數山峰、高地、丘陵地帶,當時的洪水就能有這麼厲害,所以治水,打黃帝時期開始,就成了壓倒一切的重要任務,為此,黃帝專設水官,負責帶領大家治水,而第一代水官,就是神話傳說中,成為邪惡水神的共工。

當然,共工起初還是很好的,上任之後不負眾望,親臨一線,用堤壩去堵,這個辦法雖然被後世詬病,但在當時的條件下,還是很有效的,也正是在他的努力下,黃帝時期基本上沒有發生過大規模水患,人們生活還比較安定,共工也因此成了第一代治水英雄。

成了英雄怎麼辦?遠古時期的帝,採用的還是禪讓制。所謂禪讓,無非選擇當時聲望最高,功勞最大的人繼承帝位,而說起功勞,又有誰能比過治水英雄共工?所以,共工也滿以為自己能繼承黃帝的位子,然而臨了,大家卻選擇了顓頊。

共工這人雖然勤奮,但為人很偏激,很狂躁,顓頊繼承帝位後,他非常不滿,非常不滿怎麼辦?造反,非得跟你顓頊分個高下,顓頊是誰?神話傳說中的五方天帝之一,修為還在火神祝融之上,這等狠人,共工自然打不過,不小心戰敗,很快被打回老巢。打回老巢之後呢?

就跟神話傳說中一模一樣,惱羞成怒,利用治水熟悉山川地形之便,「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在上游決堤放水,讓中原一帶又成澤國。事情發生之後,他也因此成為與驩兜、三苗、鯀齊名的四罪,最終被顓頊抓起來殺掉。

共工雖死,可他決堤放水的事卻流傳下來,成了共工怒撞不周山的由來,從這個層面講,共工的確是罪人,所以將他抹黑成邪惡的水神是沒問題的,可他的兒子呢,難道改掉了父親的過失,立下天大的功勞?

共工的兒子叫句龍,共工治水期間,句龍曾是父親重要的助手,而且還幹了一件大事,而這件大事,就成了後世歷代帝王,都要,而且都必須要祭祀他的原因。洪水泛濫。有條件的都遷到高地躲避,沒條件的怎麼辦,只能因地制宜,句龍就叫大家挖土堆成土丘,到上面去避難,當時每一個土丘只能住25家,人們就將之稱為一社,社就因此成了最早的聚落,而這種聚落,以後發展成村、鎮、乃至城邦,當然,這都是後話,暫且不提。

句龍早夭,可他聚土成社的做法卻流傳下來,後人為了紀念他,便蓋一個房屋供奉他的神位,稱之為社神,也叫后土,《山海經》中有「共工生后土」的記載,說的就是這個故事,不過後來,卻把后土衍化成一個很了不起的女神,後人這麼隨意,也不知句龍會怎麼想。

社神簡稱社,代表土地,成天下土地神之祖,跟一個負責五穀的農神稷,合起來就成了社稷,所謂「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廣博,不可便教也;五穀眾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地;稷,五穀之長,故立稷而祭之也。」

夏立國以後,為了表示擁有天下土地,以及乞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特地立社稷壇祭祀,以後祭祀社稷就成了王朝的頭等大事,被歷代帝王繼承下來,新的王朝成立,就要把舊的社稷壇拆毀或遷走,自己起建新的社稷壇,每年都要隆重的祭祀,一直延續到清末。

共工的兒子就這樣被歷代帝王祭祀,並且延續了數千年,可要比他老子出息多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