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信用分其實是支付寶體系中的一塊而已,他主要是馬雲搞來服務淘寶和阿里巴巴的。這是最初生態鏈裡面的一部分,而我們的個人徵信主要是和銀行??以及用人單位,包括現在的實名電話卡所綁定的。其實有信用卡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如果你把信用卡綁定在支付寶裡面,那個他的那個芝麻分升的很快的。你要是用信用卡消費的話,他那個額度也是提升的很快的,這其實在無形之中就說明瞭一點銀行放的信用卡對我們個人徵信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說電話卡也會影響徵信呢,現在各大網路運營商都要求進行實名認證的。這無形之中減少了網路犯罪,同時也減少了銀行風險。為什麼這麼說呢?跟大家說個真實我的事兒吧,我老媽在一個溫室花卉工作,工頭讓他們每人辦個卡,工資直接發卡里。結果老媽去銀行開卡,人家問她預留手機號碼是多少?沒辦法只能去開個手機卡。老鐵們,這下就明白了了吧。

總結,真正影響個人徵信的還是說銀行和手機卡。


芝麻信用和其他七家待批複牌照的個人徵信公司一起,迄今為止不接入央行徵信中心,並且未來的接入看起來也遙遙無期——估計有望接入信聯倒是真的,關於此事,可以對標理解銀聯和網聯的關係。

一方面,不接入是不是很嚴重的問題?貌似倒不是,既然未來接入的信聯的可能性比較大,那麼芝麻將是未來幾家裡展業速度最快,數據質量也相對更有價值一些的公司,所以溝通和討價還價的空間估計也大些。而且未來如果真的有多家獨立第三方純徵信機構出現的話,對普通用戶倒確實應該是件好事,對中國社會的信用體系建設也是件很好的事。

但為什麼不讓這些個人徵信公司領牌照?為什麼不讓他們接入央行徵信中心。在我個人看來,最大的問題可能還是國內對於徵信外延的過度擴張,我相信在央行的嚴格監管下,各家徵信公司的數據採集數據使用都是非常合理的。但這不影響在不少應用場景裏,用戶產生的認知誤解,而且越是to C的應用場景裏,用戶越容易產生認知誤解。

這裡面最大的問題就是對徵信數據採集範圍的誤解。要知道所有的非信貸數據,本質上都不應該在徵信機構的採集範圍裏,在國外,血型膚色保險單,這都屬於個人隱私,更不用說社交信息了,但在國內,由於有人創造出了大數據徵信的概念,把本來應該嚴格的量化的清晰的徵信數據納入大數據的範疇,這完全是對個人隱私的侵犯,對徵信行業的發展也不利。


馬雲的支付寶螞蟻花唄發布「用戶服務合同變更公告」,宣佈「螞蟻花唄」正式更名為「花唄」,新合同於2017年6月30日正式上線,並於當日生效。

在該合同中,除了螞蟻花唄更名為花唄外,更讓人熱議的是4.4.7 條款顯示:「為建立信用體系,您同意並授權服務商向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等徵信機構、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等行業自律組織或其他合法有權機構發送您的信息(包括不良記錄信息)並無需另行通知您」。

簡單解釋下就是若在規定時間未還清貸款,則產生不良信用記錄,花唄有權將該不良信息共享給徵信、監管等機構並不會通知你。

這是6月29日晚網友向花唄客服求證的截圖。

第三方網友截圖

第三方網友截圖

從截圖看,閃電周轉公眾號用戶留言馬爸爸這次玩的確實大。此次花唄不但有可能會上徵信,而且會同步以前的借款記錄,如果確實這樣,不知是否會像下圖一樣每條借款、逾期記錄都會出現在個人信用報告上。

6月30日中午花唄官方回應,目前暫時還未上央行徵信,但並未正面回答是否上徵信及相應時間。急用錢怎麼辦?有很多朋友在微信上尋找平臺,例如金貓錢袋,安全又可靠,芝麻分500就可以獲得五十萬的額度,不過有一定風險,請大家慎重!

大家怎麼看待這件事呢,如果花唄上徵信還會繼續支持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