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印發《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指出,從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優化城鎮化佈局形態等共6個大方面共22個項促進新型城鎮化進程。

  在此前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已陸續取消落戶限制的基礎上,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其中,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羣體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方面,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

  積極推動已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積極推進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落戶,允許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

  事實上,2019年以來,搶人大幕便不斷拉開。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發佈報告顯示,截至日前,在2019年發佈各種人才引進與落戶等政策的城市已經超過50個,從力度與數量看,刷新歷史紀錄。特別是二三線城市,發佈人才落戶,補貼購房等政策井噴。

  除落戶外,推進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確保有意願的未落戶常住人口全部持有居住證,鼓勵各地區逐步擴大居住證附加的公共服務和便利項目。2019年底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達到基本辦學條件“20條底線”要求,在隨遷子女較多城市加大教育資源供給,實現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完善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的政策。

  同時,全面推進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提高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線上結算率,推進遠程醫療和社區醫院高質量發展。推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擴面,指導各地區全面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

  另外,持續深化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擴大公租房和住房公積金制度向常住人口覆蓋範圍。打通各地區各部門數據壁壘,提高公共服務供給便利性。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將改進城市人口統計工作,逐年統計發佈各城市的行政區常住人口及戶籍人口、行政區城鎮戶籍人口、城區戶籍人口數據,開展各城市的行政區城鎮常住人口、城區常住人口統計前期工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