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朋友最近很發愁,她去孩子學校聽課,發現其他小朋友都很積極踊躍的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只有她家孩子,始終坐在那裏低着頭,沒有回答過一次。她在一邊看得快急死了,明明很簡單的一個問題,他都不敢回答,這麼不自信,以後可咋辦?另一個朋友就告訴她,與其在這裏發愁,還不如找找自身的原因,家庭的環境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肯定是做家長的有些教育方式或行爲不對,才造成了孩子的不自信,不敢大膽的發表自己的想法,這對於孩子的發展也是很不利的。

  孩子受環境因素的影響本來就很大,特別是家庭因素,對於他們的性格養成非常的重要。不同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性格不同。有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樂觀活潑,而有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則是膽小懦弱。而孩子的不自信,自然也與家庭因素有着很大的關聯。有的家庭比較忙碌,很少陪伴孩子,孩子得不到足夠的安全感,也會變得不自信。所以,不自信的孩子,一般出自這樣的家庭,家長要及早重視。

  經常打擊孩子,不給他自信心

  有的家長就覺得對孩子不能誇,一誇就驕傲,一驕傲就會退步。所以對孩子實行完全打壓的策略,有壓力纔能有動力,才能更好的進步。就像彈簧一樣,你越是用力壓它,它就彈得越高。有些家長就認同這種方法,對於孩子幾乎從不鼓勵,就算鼓勵也只是一句半句的。但是,家長不知道,孩子正是非常需要這些鼓勵的。孩子懂得很少,可是一旦家長鼓勵他,他就會對自己增強信心,底氣也會變足。就會變得不那麼膽怯,就算是在陌生人面前,也會大膽的表現自己,而不是畏首畏尾,不敢發表自己的想法。所以家長要適當的鼓勵孩子,增強他的自信心。

  經常對孩子強調,自己家沒錢,比不上別人

  所謂人窮志短。有些家庭條件不是太好,家長就經常對孩子說,自己家沒錢,買不起貴的東西,也過不上很好的日子。把自己放在一個很卑微的位置,逼着別人略低一等。這樣的想法也會傳遞給自孩子。孩子也會不自覺地拿自己和別人對比,會覺得自己哪方面都不如別人,心裏慢慢地就會變得不自信。

  所以,就算家裏再窮,也不要一直和孩子強調這些。孩子本來是不懂的。結果家長一再強調,就會被孩子記在心裏,久而久之,對於這種卑微的認知也會漸漸加深,在外表現就是非常不自信。就算家裏不富裕,家長也應該展現給孩子一種積極的態度,讓孩子意識到人與人的平等,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不會自己看不起自己。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