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朋友前幾天跟我聊天時說,她小的時候和媽媽更加親近,有什麼小祕密也都只告訴媽媽,爸爸在她面前就像是一個“隱形人”,更別說跟爸爸親近了。但是,長大以後遇到事情最先想到的卻是爸爸,最先聯繫的也是爸爸。前不久她還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以前她往家裏打電話的時候,爸爸都說不了幾句話,就把電話給媽媽。現在反過來了,媽媽接到電話,聊不了幾句,就說“你跟你爸聊”。朋友說,不止是我,我的弟弟,我身邊的朋友,也有這種感受。爲什麼孩子小的時候喜歡媽媽,長大後更喜歡爸爸?原因有些扎心。

  媽媽和孩子聊天最常聊生活,而爸爸和孩子聊天聊人生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能和媽媽津津有味地聊家長裏短、生活瑣碎,這些都是爸爸所不擅長的。所以,孩子更喜歡事無鉅細地跟媽媽聊天。可是等到孩子長大以後,就不願意像小時候那樣,跟媽媽聊所有的生活細節,反而喜歡聊人生。這時候更加有格局、很理性、不嘮叨的爸爸,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給孩子指引,更容易和孩子交心,長大後的孩子也不自覺地多和爸爸親近,遇到事情也更願意跟爸爸說。

  媽媽應該主動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人生理想

  如果媽媽希望孩子能像小的時候那樣多和自己交心,就要學會轉變和孩子交流的思路,別隻聊孩子過得好不好、吃得好不好、錢夠不夠花等等,這些話題孩子很容易應付過去。朋友就說,現在她和媽媽聊天,她媽媽問的多是她那邊的天氣好不好,囑咐她別凍着自己,錢不夠要說....朋友說,每次我跟我媽聊天,都找回了我以前的狀態,那時候衣食住行都需要媽媽的安排,現在我已經成人了,再和媽媽聊這些,覺得很容易陷入尷尬,不知道說什麼。所以,媽媽應該多瞭解孩子的精神世界,還有他的理想。這樣更能瞭解孩子,也和孩子變得親近。

  當孩子長大以後,會不可避免的和父母越走越遠,因爲孩子的成長很快,而家長卻容易把孩子一直當成記憶中的小孩子看。所以,開始變得不再瞭解孩子,孩子也不像以前那樣和父母親近。長大後的孩子多和爸爸親近,也是因爲他們能從爸爸身上看到自己作爲一個成人的狀態,而非小孩子。媽媽們也別灰心,只要打心眼裏承認孩子的變化,瞭解孩子的狀況,就能和孩子變得親近。

  ----------------------

  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性格發展、家庭教育、雙商開發,都能在這裏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定期給您奉上實用教育小貼士,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融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