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毫無疑問是倚天屠龍記中的一流人物,武功遠在其他人之上,全書也許只有張無忌等寥寥數人能與之相提並論。不過可惜的是,金庸並沒有讓這位震古爍今的武林奇人過多出手,縱觀全書,張三丰只動過三次手,一次是百歲壽辰在武當山上制住鶴筆翁,一次是救常遇春時幹掉幾個蒙古兵,再一次是被剛相偷襲後一掌將其擊斃。

  不過,這簡單的幾次出手實在很難滿足我們的胃口,因爲這幾次出手沒有一次是面對面正兒八經的拆招對決。其實,根據原著中的描寫,張三丰百歲之後本有三次機會和一流對手進行正式的、面對面的巔峯對決,可惜的是,最終由於各種原因都沒有打成。

  第一次機會正是他100歲的第一天,江湖各大門派打着祝壽的幌子來武當派打聽謝遜的下落。當時雙方言語不和,說僵了,空智一掌拍到桌子上,把桌子打碎,竟直接和張三丰叫陣,想和這位江湖第一人較量一番。不過,空智也沒膽子和張三丰一對一單挑,而是想和空聞,空性師兄弟三人聯手對付張三丰。

  以空智的暴躁個性和當時的情境,他這次叫陣絕不是說着玩的,而是真想打。書中寫得很清楚,當時衆人都等着張三丰迎戰,甚至都在猜測張三丰以百歲高齡,對付少林三大神僧,體力能不能應付得了。

  當然,這場仗還是沒打成。因爲武當七俠不會允許師父百歲壽辰還和人動手,所以俞蓮舟發話,把這個矛盾攬到自己師兄弟身上。當時衆人都非常失望。也許,失望的不僅是在場的武林人士,還有我們讀者吧。眼看着張三丰就要登場獻技了,可惜被孝順的徒弟們破壞了。

  這場對決如果發生的話,絕對是江湖上的巔峯之戰。空聞等三人雖然武功遠不及張三丰,但絕對是書中一流的高手,三個人加起來的戰鬥力,未必在張三丰之下。

  第二次機會還是在武當山,當時趙敏帶着衆高手去武當山尋釁,面對已經被剛相所傷的張三丰,阿三出場,直接向他發起挑戰。如果說上次面對少林三僧,張三丰還有不出手的理由的話,那麼這次,因爲直接涉及到武當派的存亡,他是必須出手的了。

  可惜啊可惜,這場比試我們還是沒能看到,因爲張無忌“不合時宜”地出場了,代太師父迎戰敵人,而且像光明頂之戰一樣,再次自己解決全部問題,直接讓張三丰當了觀衆,當然,還當了教練。

  這場比試是張三丰最有可能出手的一次,因爲當時張三丰已經應戰了,而且已經來到阿三面前,準備發招。書中還刻意描寫了張三丰的心理活動,當他看到阿三一身剛猛的外功,以及極其彪悍的氣勢,心裏想的是:此人不簡單,不知道我的太極拳能不能應付得了。看,阿三表現出來的氣場和功力,連張三丰都覺得沒有十足把握戰勝他。而且阿三還指力對指力,破了空性的龍爪手,取了他的首級,可見,此人絕對是倚天屠龍記中的一流人物,而這場比試,也絕對是巔峯一戰。

  只可惜,還是沒打成。

  第三次機會出現在少林寺。當時張無忌,楊逍和殷天正剛剛闖了少林三渡的金剛伏魔圈,可惜沒有成功,救不得金毛獅王謝遜。此時彭瑩玉向張無忌獻策,讓他找張三丰聯合破陣,張無忌其實想過這個辦法,但覺得這樣會傷武當少林兩派的和氣。而後殷天正笑道,張真人肯來,定可馬到成功。說完就掛了。

  可見,張無忌是考慮過讓太師父來幫自己闖陣的,而且他當時說過,他們二人聯手,絕對可破金剛伏魔圈。真是說到我們心坎裏去了——如果二張聯手,那將是什麼樣的一種局面啊?倚天屠龍記中,武功最高的兩人,也就是這二張了。如果金庸能給我們安排一場這兩人的聯合出手之戰,那對我們讀者來說真是饕餮盛宴了。

  只可惜,我們想多了。第一,張無忌最終否決了自己的這個想法,第二,即便真去找,張三丰也未必肯來。所以,這場二張和三渡的全書最巔峯一戰,永遠是個泡影了。只可想象,無法真實呈現。

  其實也不怪我們想多,誰讓金庸在書中明確提出這個設想呢?他既然提了,我們怎能不心馳神怡,盼着這一戰成真?

  其實,這三場沒發生的對決,金庸本就沒打算讓它們發生,張三丰本就是小說裏高高在上,不可質疑的人設,讓這樣的人物下凡和俗人動手,怎麼寫都不會讓讀者滿意,還不如讓他永遠仙下去,永遠活在讀者的想象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