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維坦按:作爲一個“替人操刀、替人拿命”的“陰門職業”,我國古代的劊子手據說是有很多的規則和忌諱。比如一生只能殺99人,比如行刑之前必須要喝特定調製、能夠“化解怨氣”的烈酒,比如行刑場上不得與犯人有任何言語、眼神、肢體上的交流,比如必須在午時三刻(陽氣最重)的時候行刑,有些還會在行刑後讓人拍打自己的屁股,這叫“打煞”,是爲消除晦氣。

  電影《鬼子來了》劇照

  東西方對於劊子手的要求,有一點是完全相同的,即務必“一步到位”,萬萬不能給將死之人徒增痛苦,這或許是留給一個即將被奪去生命的人最後一絲關照了。

  文/Karl Smallwood

  譯/Ina Chen

  校對/兔子的凌波微步

  原文/www.todayifoundout.com/index.php/2019/02/exactly-one-become-executioner-middle-ages/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Ina Chen在利維坦發佈

  文章僅爲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

  圖源:Air Freshener

  從古至今的各種職業中,很少有像中世紀劊子手這樣爭議不斷的工作了。通常劊子手被誤解爲享受着支配死亡與酷刑,而事實上在此期間,絕大多數劊子手對待自己的任務都報有着絕對的尊敬精神。除了試圖最大限度地減少那些將被執行死刑的人的痛苦之外,敬業,沒有差勁拙劣的執行記錄也代表了劊子手的名聲。

  那麼,除去好萊塢一般戲劇性的情節,在中世紀成爲劊子手的都是什麼樣的人?他們是如何開始這樣一份工作的?

  在繼續這個話題之前,我們需要意識到的一點是在那個年代,劊子手的職責和個人生活狀況在各個地區間都有很大的差異。比如說在18世紀奧斯曼帝國時期,可能囚犯會用各種各樣的形式挑戰劊子手,以盼僥倖逃脫死刑。在這種情況下,除了作爲赤手執掌囚犯生死外,劊子手還得擔任保鏢以及園丁的職責。

  那麼他們是怎麼成爲劊子手的呢?其實歐洲中世紀很多劊子手自己本身就是前罪犯。畢竟劊子手這個任務當然不受歡迎,所以在“招聘”時要麼需要強迫某人進入這個行業,要麼只能讓本來就會被執行死刑的人來完成這項任務。

  衆所周知,北歐國家喜歡這種新穎的招聘方法。不過他們還會多加一個小細節:他們會給劊子手做記號,比如砍掉一隻或兩隻耳朵從而使他們的識別度更加高。爲了使他們的新職業更加突兀,這種如同標籤化劊子手的形式非常常見。例如大家可以參考雨果·馬蒂森(Hugo Matthiessen)的《Boddel og Galgefugl》:

  “在1470年,一個可憐的小偷站在瑞典小鎮阿爾博加的絞刑臺腳下等待被執行死刑。 參加這場奇觀的公衆對罪人表示同情,當他爲了挽救自己一命,提出要成爲鎮上的劊子手時,得到了公衆同意。於是最後他就被赦免了,不過他的身上被熱鐵永久性地標記爲‘小偷與劊子手’。”

  1591年5月18日,劊子手弗蘭茲·施密特(Franz Schmidt)對罪犯漢斯·弗爾切爾(Hans Fr?schel)執行死刑。這一繪畫出現在當時法庭記錄的邊緣。圖源:wiki

  另一方面,在德國,正如作者喬爾·哈靈頓(Joel Harrington)在他的書《忠實的劊子手:16世紀動盪中的生與死,榮譽與恥辱》(The Faithful Executioner: Life and Death, Honor and Shame in the Turbulent Sixteenth Century)中所指出的那樣,17世紀以前在整個德國,“某位特定的人成爲劊子手是常態”。而在此之前的許多世紀裏,將劊子手的任務強加給受害者最年長的一位男性親戚是司空見慣的事。

  總而言之,不難理解爲什麼大多數人都像躲瘟疫一樣躲開這個職業。首先,由於特殊的工作性質,大家都認爲在劊子手死去後一定會被詛咒。不過在某些地區例如法國,劊子手的工作被視爲以官方名義解除其所犯下的罪行或是孽障。

  當然公衆仍然固執地認爲劊子手的工作是骯髒的。於是劊子手幾乎被社會完全排斥在外。對於那些免去死刑成爲劊子手的人來說,人們好像自然而然的認爲這個罪犯在某種隱喻上已經“死去”了。

  圖源:wiki

  例如,在整個中世紀歐洲,劊子手經常被迫居住在城外。更有甚者,他們可能會住在如果公共廁所或妓院附近。 劊子手經常被剝奪其所服務城市的公民身份(因此他們幾乎沒有公民權利),並且之後也無法找到其他工作,甚至無法進入教堂,酒吧,浴室等等 - 基本上大多數公共機構的使用權都受到嚴格的控制。

  因此,儘管劊子手的存在對社會文明至關重要,但被迫與社會分開的事實又顯得格外矛盾。

  事實上,歐洲的一些地方甚至制定了專門針對劊子手的法律,以及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限制。例如,巴伐利亞的梅明根鎮(Memmingen)於1528年頒佈了一項法令,禁止公衆與劊子手一起用餐。

  這些法律使得劊子手基本上除去家人外並沒有任何人可以交往和交流,要麼就是一些黑社會的罪犯們,他們並不是很在乎劊子手“乾不乾淨”。除此之外,劊子手的兒女和配偶也是在社會上遭到鄙夷的。種種這些原因造成了劊子手們各自孩子間的聯姻,不難理解這幾個世紀中未間斷的劊子手家族。

  除去各種個樣形式的詛咒——比如對劊子手這輩子的詛咒或是下輩子下地獄等等的語言酷刑,這項通過殺戮維持生計的工作其實並不能餵飽他們。一般來說劊子手們都會做一些其他同樣沒有人想做的工作。比如處理屍體(動物或人類),清理污水池,從病人或妓女那裏徵稅等等。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很神奇的一點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劊子手又可能會是一個很棒的醫生或外科醫生。畢竟除了執行死刑外,劊子手還經常被要求折磨囚犯。同時劊子手之間通常又會有一些“學術”上的交流,慢慢地時間長了,有豐富經驗的劊子手便可以精通人體解剖學,所以有時候也會被要求治療各種各樣的疾病。

  一位著名的17世紀德國劊子手弗蘭茨·施密特(Frantz Schmidt)在他的日記中指出,在他近50年的職業生涯中,他治療過15000人,而被執行死刑或是用各種方式折磨致殘的數量只有394人。這意味着他大多數時間的職責是醫生,儘管當時的社會認爲他是劊子手。

  如同很多其他家族劊子手一樣,施密特在父親的影響下成年後不得不也成爲一名劊子手,不過他的故事還算有一個不錯的結局。

  圖源:Oliver P?tzsch

  施密特在他的日常生活得到來自公衆的支持,但由於他可怕的職業屬性,大家非常吝嗇自己表面上的尊重。 施密特晚年時進行了一場與紐倫堡當局的會談,並且向費迪南德二世(Emperor Ferdinand II)本人求助,目的是恢復他的家庭榮譽。

  除去施密特本人的求助,一些城市議員或是其他著名人士也紛紛站出來讚揚施密特的性格與其盡責的奉獻精神。最後這位70歲的老劊子手被授予了紐倫堡公民身份,抹去其姓氏,他的後代從此不用再因爲祖輩是劊子手而遭人唾棄。

  當然對於施密特而言,專業性是非常有必要的。當時在德國,有一條法律規定任何用劍來執行死刑的劊子手(該死刑方式一般用於比較重量級的囚犯)如果三劍內沒有成功斬首的話,劊子手本人也需要一起陪葬。

  即使沒有這樣的法律,劊子手的工作也極其危險,因爲劊子手也有可能被囚犯的親屬報復,或是如果劊子手在執行時候造成囚犯不必要的痛苦,顯示出任何形式的不專業,目擊執行的觀衆甚至都會殺害他。這並非聞所未聞, 觀衆當場殺死劊子手進行報復的事情發生過,而且事後通常就不了了之。

  施密特本人在他的日記中談到過這種工作源源不斷的危險。圍觀的人們完全有可能在執行時變成暴徒。比如有一次在他執行鞭刑的時候,囚犯最終被人羣用石頭砸死。

  《對羅伯特·特雷西利安的行刑》,作者:讓·弗裏薩特(Jean Froissart),14世紀,圖源:wiki

  施密特從小收到父親工作的“薰陶”,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從父親那裏汲取知識,小的時候就協助執行。當他剛剛開始這份工作之前,先在各種動物身上做過實驗——只是確保他不會搞砸,畢竟狂暴的人羣並不會在意這是不是他新工作上任的第一天。

  雖然作爲一名劊子手並不是一個理想的工作,但並非一切都是負面的。 如果他們很聰明的話,有進取心的劊子手實際上可以獲得相當體面的生活。 例如,有的劊子手會與一些不喜歡自己工作的人“交換”,他們可能來自任何國家,這樣一來他們就會搬到其他的地方做一些不同的工作。

  劊子手經常被囚犯或其家屬賄賂,他們一般希望劊子手確保死刑儘可能迅速和無痛,或是提供一些讓囚犯“舒適”的東西。 例如悄悄給囚犯灌些酒,使執行更加輕鬆一些。

  除此之外,在整個中世紀歐洲,另外一個作爲劊子手的好處是,囚犯在死亡時佩戴的任何財產都將授予執行者。

  此外,德國的劊子手經常被委託處理妓女或是病人之間的糾紛,或者類似的工作。有時候他們會強行收取額外的報酬,畢竟沒有其他人願意做這些事。

  劊子手還會處理被委託的動物屍體,在某些地區他們有權包攬整個城市中所有的動物屍體,這可能意味着他們會得到動物值錢的皮毛或是牙齒。

  對於某些法國的劊子手來說,更大的好處是“極端特權”(droit de havage)。 簡而言之,劊子手經常會肆無忌憚的對自己購買的食物和飲品規定稅率,基本上就是想喫白食,完全實現自由購物。

  最後,還沒有計算劊子手正兒八經通過執行所得的工資。雖然很難精確的計算每砍一次頭或是吊死一個人他們會拿到多少的報酬,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相對於他們普遍偏低的社會地位,這些報酬絕對綽綽有餘。

  根據1276年在德國一個小鎮上的舊法,劊子手每次執行可以獲得相當於5先令的收入。 這大約相當於一個經驗豐富的商人在當時約25天內可以賺取的金額。 同樣,據統計,在大約兩個世紀後的15世紀,在英格蘭的劊子手每次執行可以獲得10先令的費用,大約是商人一天內賺取數額的16倍。

  誠然,如果我們回到前面提到的施密特案例,在他工作的近50年裏,爲了餵飽自己他只殺死了大約400人,或鞭刑差不多數量的囚犯,算下來他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是時薪還是不錯的。

  最後還有一點,我們似乎還沒有討論爲什麼劊子手執行時候不帶面具來隱藏自己的身份。劊子手在中世紀一般都是一個地區一個,這些城鎮的面積非常小,所以無論如何人們都會知道誰是這個地區的劊子手,所以刻意隱藏身份並沒有什麼意義。

  “利維坦”(微信號liweitan2014),神經基礎研究、腦科學、哲學……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反清新,反心靈雞湯,反一般二逼文藝,反基礎,反本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