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末深挖了一個持續風口的機會——氫燃料電池,有盯盤的朋友應該知道,這一熱點個股的強勁走勢,但真正的龍頭還沒出來!

  消息來源:

  1、“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被納入《報告》,有望帶動相關領域投資情緒。

  2、據中汽協數據,當前我國燃料電池汽車銷量規模較小,尚未到放量階段,結構上以商用車爲主。燃料電池尚處於政策大力扶植階段,補貼暫未退坡。

  3、產業鏈維度,我國加氫站建設成本高,發展進度滯後於氫燃料電池車,壓縮機、儲氫設備和加氫設備等環節受制於進口,關注核心設備國產化企業。

  4、燃料電池產業鏈分爲:

  上游(氫氣的製取、儲存、運輸和加註環節);

  中游(電堆:膜電極、端板、雙極板等,輔助系統:空壓機、增溼器等);

  下游(燃料電池汽車、固定式電站、便攜式設備)。

  近年,氫燃料產業鏈上下游公司技術不斷進步,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進程加速。

  5、報告首次增加“推動加氫設施建設”表述,氫能源的地位進一步提高,未來產業發展或將產業政策幫助下加速發展。

  利好邏輯:

  1、當前燃料電池汽車銷量規模較小燃料電池與動力鋰電池存在一定互補,並無市場衝突。燃料電池能量密度更高、續航里程更長,更適用於駕駛里程長的商用車。

  2、燃料電池尚處於產業政策大力扶植的階段,補貼暫未退坡。燃料電池汽車補貼力度保持不變。

  3、從產業鏈角度而言,加氫站建設成本高,發展進度滯後於氫燃料電池車,核心設備國產化帶來的投資機會巨大。

  4、《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藍皮書》描出氫能發展路線,gj開始重視氫燃料電池的發展。燃料電池相關上游金屬材料公司受益產業政策。(鋰鈷鎂等)

  5、車用燃料電池在整個產業鏈條中,我國已掌握大部分零部件的核心技術,目前我國企業較爲擅長的環節包括:系統集成、質子交換膜、催化劑、儲氫瓶。價值量較高的環節有:系統集成、電堆、膜電極、儲氫瓶和氫氣供應

  6、優質國產供應鏈企業:

  車企:上汽、濰柴、宇通等在燃料電池車領域佈局深入。

  電堆核心部件:東嶽集團質子交換膜技術成熟,美錦能源參股的鴻基在膜電極領域較爲領先,貴研鉑業具備生產催化劑能力。

  隨着燃料電池車性能的提升,對氫氣需求的增長顯著。

  加氫站設備企業:厚普股份;具備制氫能力的鴻達興業、濱化股份

  關鍵判斷:

  本輪燃料電池板塊行情,核心邏輯是產業鏈有實質性起步

  1、產業生態改善,燃料電池規模化與國產化開啓,成本下降,基礎設施加速完善;

  2、政策面向好,高度重視,地方政府自主推動,大量地方頒燃料電池規劃或者投資項目;

  3、企業利潤逐漸釋放,目前國內燃料電池汽車開啓有補貼的商業化運營,補貼到2020年不退坡,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步釋放燃料電池業務利潤;

  4、科技創新,氫燃料電池技術滿足產業化要求,未來或可引領能源變革,科技創新。

  5、燃料電池概念,是一個有萬億市場預期的優質產業,積極關注有佈局、有業績、有空間的上市公司。

  這一題材市場空間巨大,在2019股市緊抓科技的背景下,之前炒作的並非真正龍頭,前期多炒作小盤概念,接下來長波段的機會在真正的龍頭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