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看到有人說了英國的一個隱形富豪家族——格羅夫納家族

說他們家的第七代「威斯敏斯特公爵——休?格羅夫

」是30歲以下全世界最有錢的人,擁有124億美金,英國0.22%的土地,以及半個倫墩。倫墩最有名的兩個富人區全是他們家的,連英國女王都是他們家的「租客」。

而且他們家已經有錢了342年,如果不出意外,還會繼續這樣有錢下去……

於是,我就打算來寫寫下面這幾個家族。從古至今,中國的望族世家從未消失,而且比起格羅夫納家族,有過之而無不及。

康氏家族

這個家族,從先祖到子孫後世400多年興盛不衰

他們整個家族12代子孫都是富豪官吏

康氏家族第一代在朱元璋時期還是個在洛河邊開小飯館的生意人。

到第6代康紹敬這裡,康家作為商戶介入鹽運業,正式開始大踏步發家。

到了清朝,雖然皇帝換了,但康氏家族的發展並沒有停。第14代康應魁這裡又拿下了全國的棉花、布匹供應特權。還以家臨洛水、黃河之利,靠漕運在山東、河南、陝西、江浙一帶經商。可謂「富甲三省,船行六河」,擁有土地達18萬畝

當時民間都稱康家為「頭枕涇陽、西安,腳踏臨沂、濟南;馬跑千里不喫別家草,人行千里全是康家田」

後來又到民國,康家仍是首屈一指的望族。

從小小的「康家店」到佔地240多畝,有33個院落、53座樓房、73孔窯洞及房舍1300多間人區域「康百萬莊園」。康氏家族成為綿延明、清、民國數百年的富貴大族。

康家重視啟蒙教育,從來都是不惜重金請名師執教,並且傳訓「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要留好樣於子孫」。

康家另一條家訓就是「忠厚留有餘」。

在康氏莊園中還有一塊「留餘匾」,上面寫:「留有餘,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留有餘,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餘,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餘,不盡之福以還子孫。」「臨事讓人一步,自有餘地;臨財放寬一分,自有餘味。」

從明清到民國,一直沒有人娶小老婆,只有在老婆離世後才會續弦。康氏家族經商之外,還做公益,修黃河大堤、建學校、賑災民,深受民間社會的尊重。

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是中國古代頂級門閥士族,素有「華夏首望」之譽稱。

琅琊王氏始祖可追溯到秦朝大將王翦、王賁、王離爺孫三代,發展於曹魏西晉,確立於東晉初年並達到最盛時期,史稱「王與馬,共天下」。

有說琅琊王氏在南朝之後就開始走向衰落。但據《二十四史》中記載,從東漢至明清1700多年間,琅琊王氏共培養出了以王吉、王導、王羲之、王元姬等人為代表的92位宰相600多位文人名仕。據說還出了36個皇后36個駙馬。可謂「長盛不衰」。

另外彈冠相慶、臥冰求鯉、琳琅滿目、情有獨鍾、東牀快婿、入木三分等典故都來自這個家族。

他們的家訓就六個字:言宜慢,心宜善。

聞喜裴氏

這絕對是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社會裡獨一無二的望世家族

裴氏家族「自秦漢以來,歷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極,五代以後,餘芳猶存。在上下二千年間,豪傑俊邁,名卿賢相,摩肩接踵,輝耀前史,茂鬱如林,代有偉人,彪炳史冊。

其家族人物之盛、德業文章之隆,在中外歷史上堪稱獨無僅有。

來,一起看一組閃瞎眼的數據!

裴氏家族正史立傳與載列者,600餘人;名垂後世者,不下千餘人;七品以上官員,多達3000餘人

據《裴氏世譜》統計,裴氏家族在歷史上曾先後出過宰相59人大將軍59人中書侍郎14人尚書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與皇室聯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駙馬21人公主20人等。真正的「將相接武,公侯一門」!

不僅如此,在我國的傳統戲劇中,表現裴家的戲劇就有好幾個,像《遊西湖》、《李惠娘》、《裴恆遇仙記》、《白蛇傳》等,演的都是與裴家有關的事。名劇《白蛇傳》裏的法海,就是唐晚期政治家、書法家裴休的兒子。這裡要說明一下,原著裏法海可是「眉清目秀」的,而且歷史上的法海一直都是很正面的人物。

牛氣了兩千多年,這絕對是一種獨特的歷史存在了!所以大家就都要研究他們了。

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為裴氏家族的強盛總結了三條,聯姻、世襲與自強不息

裴氏家族歷史上共出過駙馬、皇后、太子妃、王妃、公主、蔭襲95人,公侯將相數以千計。由聯姻、世襲所結成的封建裙帶關係,這無疑是促成裴氏人物顯露頭角的優越條件,但這並不足以支撐兩千多年。

起決定作用的原因還是他們重視教育,自強不息

重教守訓,崇文尚武,德業並舉,廉潔自律」是裴氏家風的主要特徵。

裴氏曾有家規,子孫考不中秀才者,不準進入宗祠大門。謹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知義」。

裴柏村至今仍保留著重視教育的傳統,幾乎家家門樓上都有「耕讀傳家」的大字,一代代批量培養優秀人才。

榮氏家族

榮氏家族是清末崛起的望族,幾乎從清末民初開始就是中國的首富家族

榮家第一代,榮宗敬、榮德生,是解放前著名的「麵粉大王」、「棉紡大王」。

最開始,榮宗敬、榮德生只是在錢莊做學徒。後來,兄弟倆和父親一起合力開了一個小錢莊。由於他們做生意從不投機倒把,錢莊的生意蒸蒸日上。

再後來,榮德生南下廣東,發現從外國進口物資中,麵粉的量是最大的,尤其在兵荒馬亂的年代,銷路非常好。而當時國內只有四家麵粉廠。

榮德生和哥哥榮敬宗一合計,決定開始做麵粉

從1914年至1922年8年間,榮家的麵粉產業發展迅速,其產量佔到當時全國麵粉總產量的29%。這種高速度不僅在中國絕無僅有,在世界產業史上也非常罕見。到抗戰前,榮家的麵粉廠已飆升到14家,另外還衍生出了9家紡織廠

有人說當時的榮家衣食上坐擁半個中國。

榮家第二代,有榮毅仁。嗯……這個人不用我多說什麼了吧。我也多說不了什麼,感興趣的大家可以自己百度一下。

榮家第三代,出了榮智健。同輩的兄弟姐妹大都是貿易實業界人士,產業遍佈全世界,其中以金融、工礦企業、進出口貿易為主。

張氏家族

這絕對是全世界厲害的隱形富豪!

曾經的臺灣省領導人馬英九的父親曾說過「這個神祕的家族從來不拋頭露面,也從不參與政治,但他們足可以影響到30多個政府首腦的決策。」

為什麼這麼厲害?因為他們手上掌握的資源是醫療

據末代港督彭定康說,張氏家族曾援助全球16個國家的基礎建設,如機場、鐵路、醫院。

幕後控股香港大學瑪麗醫院、英國惠靈頓醫院;操縱買斷美國最大連鎖醫院HCA公司;聯合剛果國際工程公司投資開發維德角共和國國家隧道工程;目前世界上天然藥材市場幾乎全部有他們家族在幕後操縱的身影

這個神祕家族建立的「醫學帝國」影響著除了中國、日本、德國的全部海外市場

早在2013年,香港一家長期追蹤記錄張氏家族企業的著名財經媒體及香港文匯報,聯合國際權威資產評估機構透露:真正的世界首富當是中國 「隱形富豪」張建華。據說,其資產保守估計超過2000億美元,無形資產超過100萬億美元,摺合人民幣逾萬億元!

張氏家族是所有隱形富豪家族中起步最晚的。

張建華的父親張韜素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先後治癒了人民解放軍將領馮志湘、霍大儒、蔣翰卿等人的重症皮膚病銀屑病、重症類風濕關節炎關節畸形以及瀕臨死亡的胃癌、肝癌等生死大症。另外他對普通百姓也是不問貴賤,一心赴救,被稱為當代「唐僧」。

後來,張氏家族又出了一個更加神奇的人物——張正天。他簡直就像金庸筆下的大俠,瀟灑至極。時而有總統陪同,時而與乞丐為伍。

據說他研製出了被稱為「醫學核彈」的「超級中藥」,是人類有史以來防治疾病最有力的神級武器。

是不是感覺像在看漫威的電影?

目前,張氏家族在海外已經註冊了27家國際性集團公司,並聯合13個國家和地區的醫院、醫學院校、科研院所、慈善機構、基金會、醫療保障社會團體、社會愛心人士等共同聯合組建醫學科研、醫療發展聯盟集團和醫療救助組織。

據說他們的家訓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我們常說「富不過三代」,事實證明,並非如此。

只不過真正能讓一個家族持續富有下去,並不是富可敵國的家產,而是那些能讓你守住這些家業,不使其敗落的家訓

不管你如何有錢,生而為人,首先學會做人。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有兩夏子,一個有情、有趣、有用、有品的公眾號,每天讓你意想不到。(ID:y2xz6666)

?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