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自古便有

  把無私奉獻、

  恩澤和養育人民的

  大地比喻爲

  偉大的母親,

  把澆灌滋潤中華民族的

  黃河、長江比喻爲

  母親河。

  這是中華民族自古

  就在像“詩經”、

  “唐詩”、“宋詞”等

  詩性文化哺育中

  成長的偉大民族!

  這是中國人的智慧。

  母乳 200x300cm 油畫 2003年

  “以中國山水畫的意象

  方式關照自然,

  以油畫本體語言,

  賞玩對象的光、色、

  形體的節奏、韻律、

  和諧、秩序,

  透過意匠的組織,

  創形象爲象徵,

  以表述自我體悟的

  空間意象,

  是山水油畫的通達之路。”

  在山水油畫的

  踐行過程中

  “採用了逆光亮線

  組織山的形體。

  把中國山水畫勾劃

  山形的墨線反用,

  光的逆照形成光和色

  的亮線代替墨線。

  終於找到了線造型與

  光和色相結合的

  極好辦法。

  既能從容地承繼

  中國繪畫、特別是

  山水畫運線的魅力,

  又能將油畫的本體語言

  “光”和“色”

  以及由光和色產生的

  空間意薀體合無間地

  貫穿在山水油畫之中。

  從而從心靈體悟出發,

  組織亮線的長短、粗細、

  疏密、流轉的速度、

  節奏、韻律,

  使之趨向於詩和音樂。

  這是一種新的語彙。

  在踐行中還是一個

  並不滿足的過程,

  有待於進一步的提升、

  完善和成熟“

  “因此,

  給自己提出的課題

  “山水油畫”

  在中西繪畫由裏及表的

  結閤中很看重

  光和色的分量。

  這一選擇判斷還可以從

  中國美學大家

  宗白華先生的

  企盼中得到印證:

  “然而中國畫趨向

  抽象的筆墨、

  輕煙淡彩,虛靈如夢、

  洗淨浮華、超脫

  暄麗耀彩的色相,

  卻違背了

  ‘畫是眼睛的藝術’

  之原始意義。

  ‘色彩的音樂’

  在中國畫久已衰落。

  ……然而此外

  則頗多一味摹仿

  傳統的形式,

  外失自然真感,

  內乏性靈生氣,

  目無真景,手無筆法。

  即缺絢麗燦爛的光色,

  以與西畫爭勝,

  又遺失了古人

  雄渾流麗的筆墨能力。

  藝術本當與文化生命

  同向前進;

  中國畫此後的道路,

  不但須恢復我國傳統

  運筆線紋之美及其

  偉大的表現力,

  尤當傾心注目於

  彩色流韻的真景。

  創造濃麗清新的

  色相世界。

  更須在現實生活的

  體驗中表達出時代的

  精神節奏。”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