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飲中八仙杯和十二花神杯,是康熙瓷器中的名品、妙品,不僅工藝精湛,而且杯上面的紋飾內容豐富,並配有詩句,是中國先民給我們留下來的藝術瑰寶。

  一、康熙飲中八仙圖杯

  清康熙青花飲中八仙圖杯造型精巧,胎體輕薄,施釉清透滋潤,通體繪青花人物紋飾,臥足,底書“大清康熙年制”官窯款識。該種杯子十分珍稀珍貴。

  故宮博物院與景德鎮陶瓷考古新成果展展出的青花飲中八仙圖杯殘片(2014年故宮南大庫探溝出土)

  飲中八仙是指唐朝嗜酒好仙的八位學者名人,亦稱酒中八仙或醉八仙。《新唐書·李白傳》載: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爲"酒中八仙人"。

  飲中八仙圖杯第一杯: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清康熙飲中八仙圖杯,一套共8個杯子,每個杯子上繪一個八仙人物並題有杜甫著的《飲中八仙歌》詩句,生動有趣,即:

  一仙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二仙汝陽王: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三仙李適之: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四仙崔宗之: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五仙蘇晉: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六仙李白: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七仙張旭: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八仙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闊論驚四筵。

  飲中八仙圖杯第二杯: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清康熙飲中八仙圖杯造型、詩詞、繪畫三絕:造型精美,胎薄如紙,臥足巧妙;詩詞爲大詩人杜甫的《飲中八仙歌》名句,朗朗上口,妙趣橫生;繪畫生動傳神,精益求精,是官窯瓷畫中難得的上品。

  飲中八仙圖杯第六杯: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飲中八仙圖杯十分珍貴,目前還沒有發現整套8個全品的傳世,就是單隻拍賣出現的次數也較少,加上人物紋比花卉紋更難繪製,是當之無愧的杯中佳品。

  飲中八仙圖杯第八杯: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闊論驚四筵

  二、康熙五彩十二花神圖杯

  清康熙青花十二月花卉紋杯(12件)

  每杯高5.5cm 口徑6.6cm 足徑2.7cm

  故宮博物院

  公元1680年,也就是清朝康熙19年,發生了一件大事:

  臧應選奉旨進駐景德鎮,擔任督陶官,負責督造官窯瓷器,標誌着清代官窯從此正式開始生產。

  當時,劉源具體負責設計瓷器樣式。他多才多藝,承命主持設計各式御瓷,擅長燒製五彩、鬥彩製品,成就斐然。

  《清史稿》對此評曰:

  時江西景德鎮開御窯,源呈瓷樣數百種。參古今之式,運以新意,備儲巧妙。於彩繪人物、山水、花鳥,尤各極其勝。既成,其精美過於明代諸窯。

  在劉源設計的數百種瓷樣中,十二花神杯空前絕後。

  清康熙五彩十二月花卉紋杯(12件)

  每件高4.9cm 口徑6.7cm 足徑2.6cm

  故宮博物院

  杯子作酒杯用,每隻酒杯上畫一種時令花卉,再配一首詩。此創意令年輕的康熙龍顏大悅。

  《陶雅》記載:

  康熙十二月花卉酒杯,一杯一花,有青花、有五彩,質地甚薄,銖兩自輕。……若欲湊合十二月之花,誠戛戛乎其難。

  如今收藏有單隻花神杯的,應該不在少數。湊齊12只,而且是同一批出窯品,難於上青天。

  2016年匡時春拍,一套青花十二花神杯,據傳被劉益謙買走,成交價3335萬元。

  僅從觀賞角度,似乎五彩十二花神杯更好看。

  故宮館藏有一套——

  1月水仙

  春風弄日來清書,夜月凌波上大堤

  2月玉蘭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3月桃花

  風花新社燕,時節舊春濃

  4月牡丹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5月石榴花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6月荷花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7月蘭花

  廣殿輕髮香,高臺遠吹吟

  8月桂花

  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

  9月菊花

  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10月芙蓉

  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煙

  11月月季

  不隨千種盡,獨放一年紅

  12月梅花

  素豔雪凝樹,清香風滿枝

  十二月令花神杯的設計創意,打破了之前器物組合簡單的成對思路;而且是一花、一詩相配,風雅極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