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有不少詩人,雖然流傳下來的詩歌並不多,卻流傳千古,成爲佳話,像今天與詩友們分享的這一首詩,即是這樣。這首詩,最後還被收錄進了《全唐詩》,被無數人賞讀。

  這位詩人,名叫曹鄴,在唐代,他被封爲太守,赴任以後,到了地方。當地許多鄉紳、有錢人,聽說新太守來上任,紛紛商量,弄個酒席,請新太守來喫飯,順帶呢,表示他們的逢迎。

  可是呢,這新太守曹鄴,卻是位清廉公正的好官,他並沒有答應鄉紳們的請求,而是先悄悄微服私訪了一番,真實地查探了一下民情,他瞭解到,當地的百姓,日子並不好過,被官吏們壓榨剝削,生活十分窮苦。太守曹鄴很是憤怒,想要藉機敲打一下當地的鄉紳們。於是,在這些鄉紳又一次邀請他喫酒席時,他答應了。

  席間,當聽說太守曹鄴很喜歡寫詩詞,這些腦滿腸肥的鄉紳們,馬上詩興大發,個個都顯得自己很有才學。恰好此時院子內跑過幾只老鼠,不知道是誰提議的,大家竟紛紛以老鼠爲題,寫下了一些詩。

  鄉紳甲是這樣寫的:

  洋州老鼠真不小,鼠年說鼠最爲好;

  我學老鼠巧本領,雞鴨魚肉喫個飽。

  鄉紳乙是這樣寫的:

  十二屬相鼠爲首,鼠年說鼠最風流;

  五穀雜糧鼠愛喫,還有一着愛偷油。

  鄉紳丙是這樣寫的:

  萬物精靈鼠爲先,隨機應變賽狐仙;

  雖然自己不耕田,香米白麪喫不完。

  聽完這幾位鄉紳的無病呻吟之作,曹鄴十分憤怒,這些鄉紳,根本體會不到民情,考慮不到老百姓的悲慘,成天胡喫海喝,魚肉百姓,這讓曹鄴很是惱怒。於是,他馬上提起筆來,也寫下了一首同名的詩歌:

  《官倉鼠》

  曹鄴

  官倉老鼠大如鬥,

  見人開倉亦不走;

  健兒無糧百姓飢,

  誰遣朝朝入君口。

  這首《官倉鼠》,巧妙地借用老鼠這一喻體,諷刺抨擊了那些魚肉百姓的官吏和鄉紳們,當聽到曹鄴這首詩後,在場的鄉紳們,個個臉紅耳赤,低下了頭。後來,曹鄴果然雷厲風行,狠狠地打擊了那些貪官污吏,讓老百姓們過上了富足的生活,而他這首詩呢,也從此傳唱千古,流傳了下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