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國慶長假最後的時光,一條消息悄悄在朋友圈傳開:運營83年的東京築地市場,正式結束營業!

這是個佔地23萬平方米的市場,全世界最著名的魚市、「東京的廚房「,每天為2500萬人提供食材...據說,每天世界上捕獲的魚,5條中就有1條在這裡交易。

儘管大部分魚商都反對搬遷,不久前還舉行了示威抗議,但依然無法改變它被關閉的命運...

以下,是我在8個月前為築地寫的文章,今天,傷感的舊文重發...

大概,也只有日本人,才會把臭烘烘的海鮮批發市場,稱為:仙境。

大概,也只有日本人,才會為海鮮批發市場拍一部長達110分鐘的電影:《築地仙境》

很難想像,在寸土寸金的東京市中心,居然有一座佔地面積23萬平方米的海鮮批發市場。

很難想像,在80多年的時間裡,這個批發市場沒被強拆,也沒在某個深夜忽然失火…

築地市場,世界第一魚市。

分為場內市場和場外市場,場內市場進行海產品批發、大宗物流、以及全球聞名的金槍魚競拍

場外市場,主要是招待遊客的零售商家。

場內市場是戰場,商家與商家、人類與食材、顧客與店家,都在為資源、時間、利潤進行著默不作聲的搏鬥。

無論是行色匆匆的送貨員,不苟言笑的店主,甚至一條條直挺挺躺著的金槍魚,都在告訴你:時間緊迫,競爭殘酷。(引自《食帖》雜誌《築地市場的前世今生》|作者:李淼)

場外市場,則一片祥和,店家笑眯眯的推銷海鮮,不時遞給你一塊魚乾嘗嘗,還有那一份份令人垂涎欲滴的海鮮飯、鰻魚飯、拉麵、壽司…

都在吸引著每一個國際喫貨。(引自《食帖》雜誌《築地市場的前世今生》|作者:李淼)

這裡的魚販,可不是一般的魚販,他們都是水產專家。

比如說,一個賣星鰻的魚販,能從50條星鰻中準確抓出最健康的那條,這可是海洋動物學家也做不到的事情。

這裡的魚販都貪大求全,每個攤位都有自己的專業:活魚、海膽、貝類、金槍魚…

別看這些攤位不大,大多都經營多年,歷經數代傳承。

東京米其林餐廳的大廚都有長年合作的魚販,對於一個頂級大廚來說,能否找到合拍的魚販,是影響自己職業生涯的大事。

米其林餐廳的大廚會將廚藝傳給兒子、孫子,與此同時,他所合作的魚販也已經傳承三代,第三代對第三代,代代相傳的家族生意。

只有朋友關係,魚販才會在凌晨一點給大廚電話:今天進了一批好魚,要不要給你留點?

耐人尋味的是,即便是東京最好的廚師,即便是被稱為「壽司之神」的小野二郎,也絕不會瞧不起魚販。

平等相待,惺惺相惜,禮敬有加。

小野二郎說:他們都是值得尊敬的職人。

職人,是對擁有精湛技藝勞動者的尊稱。

今年91歲高齡的小野二郎,是世界上年齡最大的米其林三星餐廳主廚,被稱為「日本第一壽司職人」。

他對職人的理解是:我每天重複同樣的工作,幾十年下來,儘管駕輕就熟,但還希望今天能精進一點,希望能夠抵達巔峯,但巔峯在哪兒呢?也許永遠都沒有抵達的那一天。

所謂「職人」,可以是任何崗位上的任何人。只要具備「每天精進一點」的精神,就可能成為職人。

比如,有一個名叫新津春子的姑娘,她爸是日本人,媽是中國人,春子17歲時舉家從中國遷往日本。

因為不懂日語,她只能從事保潔工作,一干就是21年。

春子努力提高專業能力,對80多種清潔劑使用方法倒背如流,能快速分析污漬產生的原因和成分...

2016年,清潔工新津春子,被評為日本「國寶級職人」。

我曾經看過一個2013年的數據,全世界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3146家,德國837家,荷蘭222家,法國196家,中國16家…

日本長壽企業的數量,是德國的4倍,荷蘭的14倍,法國的16倍,中國的197倍...最長的一間,已有1400年歷史...

這些長壽企業的背後,正是有一羣矢志不渝的職人,和堅持「每天精進一點」的職人精神支撐著。

在築地,很多人一輩子只幹一件事情,我想,如果他能活兩輩子的話,大概也只幹一件事情。

老子幹完,兒子接著幹,孫子接著琢磨,今天精進一點點,明天再精進一點...

在築地市場工作,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晚上11點開工,工作到第二天早上8點,又冷又潮濕,繁雜瑣碎…但這裡保有著日本的傳統工作倫理:全力以赴,再辛苦也要全力以赴。

紀錄片《築地仙境》,導演在築地市場跟拍兩年,2016年在日本公映,豆瓣7.8分,導演採訪了漁民、批發商、中盤商、廚師、製冰師、顧客…

坦率的說,這並不是一部輕鬆的紀錄片。太多專業辭彙,不太有趣,氣氛嚴肅,片中的魚販個個吊炸天的樣子…

有網友評論道:難以置信,日本魚販都這麼驕傲。

按理說,你在北京四環有套房子可以驕傲,你個臭魚販有啥可驕傲的?

但築地魚販覺得自己有驕傲的資本:一條魚在狂風巨浪中長大,漁民冒著生命危險捕撈,物流商,批發商,中盤商…每個人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辜負這麼多人的千辛萬苦。

這樣一份「偉大」的工作不值得驕傲嗎?

在日語裏,有一個詞叫:一生懸命。

在中文裡是「拼盡全力」的意思,當你面對一個準備「一生懸命」的職人,他是一個魚販,還是一個米其林大廚,抑或是清潔工,很重要嗎?

是的,「築地市場」消失了...

但驕傲的職人不會消失,他們將繼續奮鬥,繼續磨練技藝,繼續每天精進一點,繼續一生懸命。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