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基”遇來襲,大灣區規劃綱正式出臺! 財經 第1張

近日,舉世矚目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出臺,世界第四大灣區橫空出世。大灣區的建設不僅是國家經濟穩定增長的戰略佈局,更是內地成為全球經濟中心的跳板,其基礎建設的佈局將給整個基建市場帶來萬億機遇。

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規律來看,經濟增速趨於穩定的時候,越是基建崛起的時機,一方面,基建投資能夠拉動經濟需求;另一方面,基礎設施的改善有助於經濟的長期發展,要致富先修路可不止是一句口號而已。而我國當前的L型經濟增速和長期轉型需求,對於基礎建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故此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綱要的第五章“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規劃綱要來看,四大基建方向將首先受益。

一、萬億項目落地,上百基建項目動工籌備

在整個綱要規劃中,重點提及了四個加速建設的方向和重點建設的項目,項目總建設的週期橫跨到2035年,建設總資金累計超過萬億總額。

其中綱要明確點名的有5個機場:香港機場第三跑道(總投資約1415億港元,在建)、澳門機場改擴建(待審批),廣州、深圳機場改擴建(代建),廣州新機場(前期研究);

萬億“基”遇來襲,大灣區規劃綱正式出臺! 財經 第2張

8條鐵路:贛州至深圳(在建)、廣州至汕尾(已批複)、深圳至茂名(在建)、岑溪至羅定(在建)、廣州經茂名(前期研究)、湛江至海安鐵路(前期研究)、柳州至肇慶鐵路(前期研究)、廣州至清遠鐵路(前期研究);

2條高速及2條過江通道:瀋海高速(G15)、京港澳高速(G4)(擴容改造);深中通道、虎門二橋過江通道;

萬億“基”遇來襲,大灣區規劃綱正式出臺! 財經 第3張

4個口岸建設:蓮塘/香園圍口岸、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橫琴口岸(探索澳門蓮花口岸搬遷)、廣深港高速鐵路西九龍站等新口岸項目(規劃)。

除卻上述重點提出的基建項目外,還有整體覆蓋香港、澳門以及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珠三角9市的上百個互聯互通項目。這些項目的建設會大大減少目前交通樞紐的阻礙,一旦建成將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大灣區規模建設,其整體經濟發展能力將擴大數倍不止!

根據統計局數據顯示,大灣區九市包含7000萬人口,其2017年經濟總量超10萬億,相當於一個俄羅斯,通過大灣區基建的規劃之後,經濟還將呈現幾何增長,其強勁的造血能力也完全有能力消滯和建成這個世界上最發達的交通系統,可以預想到大灣區的基建項目將在未來20年裡都不缺訂單。

二、哪些企業可能受益

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綱要基建內容,包含機場、鐵路、高速和港口航運四個方向的上百個基建項目,每個方向的千億“基”遇,亦是建築企業的福音。而近水樓臺先得月,舊年10月,內地建築在珠海成立中建灣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今年1月,內地鐵建在香港組建了海外投資平臺內地鐵建國際投資集團,都是為了搶佔市場先機。

萬億“基”遇來襲,大灣區規劃綱正式出臺! 財經 第4張

當然在搶抓機遇方面,本土企業顯然具有明顯優勢,央企諸如中建四局、中交四航局、中交廣航局、中鐵廣州工程局,地方龍頭諸如粵水電、廣東長大、廣東冠粵、招商蛇口、深振業、華發股份、珠海港、深赤灣A、中遠海特、粵高速A等,都將是這場萬億基建盛宴的座上賓,若是能夠中標或者收穫訂單,將不可否的成為市場追捧的對象。

粵港澳大灣區的基建盛宴即將開啟,萬億需求誰能分得大蛋糕?哪些企業能夠乘風而起?這些答案將在未來20年的建設中顯現,而粵港澳大灣區的建成,將開啟我國新一輪經濟的上漲週期,大家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