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森辭職一事證明,特朗普政府高官辭職率高,更深層次原因是顧問體制與傳統的官僚體制總在對撞。

  美國國土安全部長辭職:總統提出不合理要求。 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文 |徐立凡

  沒有最多,只有更多。特朗普政府高官辭職人數,本已創下美國的歷史記錄。這個記錄日前又被打破。

  當地時間4月7日,特朗普在推特上宣佈,他已接受國土安全部長尼爾森的辭呈。尼爾森隨後也在推特上確認了此事。她沒有說明辭職原因,只是發表了一番官樣感慨。

  據統計,截至目前,特朗普2017年上任之初的內閣部長中已超過半數辭職或被解僱。

  其中,白宮幕僚長換了三任,國家安全顧問也換了三任,級別略低的白宮通訊主任更是換了五任。任職時間最短的是前國家安全事務顧問邁克爾·弗林,僅僅任職23天就被迫辭職。

  如今,尼爾森也加入了這個行列。尼爾森不是特朗普政府的內部批評者,而以特朗普移民政策的辯護者和執行者聞名。

  因此,尼爾森的去職故事就格外有趣了。從中不僅可以發現特朗普與政府高官的關係緊張程度,還可以發現特朗普政府的運行機制有哪些特點。

  一、都是邊境政策惹的禍

  在特朗普政府走馬燈式的人員變動中,尼爾森的國土安全部算是穩定的。她任職16個月,已算“長壽”。這大約與尼爾森能夠緊隨特朗普的步伐有關。

  美國媒體報道,最早在去年5月,因爲邊境壓力加大,特朗普在一次氣氛尷尬的內閣會議上曾經嚴厲批評尼爾森。

  3月18日,在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傑克莫頓禮堂發表演講的克爾斯滕 尼爾森。圖源:美聯社

  之後,尼爾森採取了一系列更強硬的邊境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項措施是,推動下屬的海關和邊境保護局與司法部聯手,對非法移民實施零容忍政策。

  過去,對於非法入境人員按民事案件處理,入境者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兒童不必與家長分開。零容忍政策將其改爲按刑事案件程序處理,兒童與家長被強行分離。這項新政因此也被譏諷爲“家庭分離政策”。

  “家庭分離政策”備受各界批評,媒體曝光的孤獨兒童鏡頭也足以讓特朗普臉上無光。迫於壓力,特朗普後來簽署總統令,不再把偷渡的父母和未成年子女分開。

  讓特朗普臉上無光的,不只是這件事。去年,特朗普曾吹噓說,由於實行了嚴厲的邊境政策,偷渡客已降至半個世紀以來的最低水平。

  結果到了10月份,大批來自危地馬拉、洪都拉斯等地的中美洲難民,湧入靠近美國邊境的墨西哥城市蒂華納。一些難民還爬上了邊境圍欄甚至跨越到了美國境內。

  特朗普對這一事件的解決態度是堅決造牆。與此同時,他動了撤換尼爾森的念頭。恰在這個時候,尼爾森的“恩師”、白宮幕僚長凱利年底去職。

  媒體曝光說,凱利曾多次稱特朗普是“白癡”。雖然沒有證據表明凱利的輕蔑牽扯到了尼爾森,但至少在特朗普跟前,少了一個可以替尼爾森說話的人。

  特朗普與凱利(右)在白宮辦公室。資料圖片/新京報網

  今年以來,尼爾森致力於推動與墨西哥一道加強邊境檢查的事。這一度讓她的位置安穩了不少。

  但今年1至3月,湧向邊境的人從5萬多人一度增長到了10萬人,加之國會對國家緊急狀態令的非議,讓特朗普壓力越來越大。

  鍋不能自己扛,尼爾森辭職至此已不可避免。

  二、與前同行相比尼爾森不算冤

  尼爾森的友人透露,直到上週五和特朗普開會時,尼爾森也沒有辭職打算。她是被辭職的。

  這麼亦步亦趨還被辭,看上去有點冤,其實和尼爾森的前同行相比很正常。

  算一下過去兩年多以來特朗普政府高官中被辭職的,哪一個不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班農對特朗普勝選出力最大,特朗普剛上臺時專門爲他設立了“白宮首席策略師”的職位,位同國師。但因爲“禁穆令”的負面效應,以及華爾街的要求,被特朗普一腳踢開;

  斯蒂芬·班農。 圖/新京報網

  提名蒂勒森作國務卿時,特朗普曾盛讚蒂勒森是“世界級選手”,但因爲在伊核問題上兩人意見不合,蒂勒森被迫去職。蒂勒森竟然是通過推特才知道自己被解僱了。

  他離職後曾透露,特朗普總是想做這個那個,蒂勒森不得不每每唱黑臉:“總統先生,我知道你想做什麼,但那是違法的。”

  這個消息一出來,特朗普立刻回擊,說蒂勒森“蠢得像石頭”、“懶得像地獄”。

  班農、蒂勒森都算有性格的人,難免與更有性格的特朗普衝撞。但即使是刻意低調的高官,也免不了辭職。高盛前聯合總裁加里·科恩成爲總統經濟顧問後較爲低調。

  原因是特朗普傾向於廢除金融監管中的嚴格條款,這對華爾街有利。作爲華爾街的代表之一,加里·科恩只能低調以防遭忌。

  他被稱作“白宮最無害的人”。但即使如此,也受不了特朗普的決策風格,只好掛冠而去。

  尼爾森辭職時,和特朗普還互留了面子,不錯了。

  三、深層原因是顧問體制與官僚體制對撞

  衆所周知,特朗普團隊高官辭職率高,與特朗普的性格有關。

  但尼爾森辭職一事證明,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顧問體制與傳統的官僚體制總在對撞。

  特朗普真正的決策機制不來自政府部門,而是他的顧問們。

  像尼爾森被辭職,就與特朗普身邊的年輕顧問斯蒂芬·米勒有關。斯蒂芬·米勒與班農一樣,都是“禁穆令”的強烈幕後推手。他對於移民問題一直持強硬立場,並且總是嘲笑特朗普的官員們不夠強硬。特朗普授權米勒負責所有移民問題的策劃。

  顧問體制讓官僚體制很難受。像尼爾森,自小布什時代就在國土安全部門工作,瞭解移民法律的邊界。

  特朗普的許多越界做法,讓尼爾森很難表態。比如爲了修牆下達國家緊急狀態令。

  在官員任命事項上,特朗普也更多會聽從顧問們的意見而不是部長們的意見。

  美國媒體對此的總結是,特朗普喜歡“直覺治理”,而官員們傳統上依靠的是專業治理。你非要在這種機制內當官,就是找罪受。

  所以民主黨人對尼爾森被辭職毫無同情。衆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主席湯普森說,尼爾森16個月的任期從一開始就是“災難”。參議院少數黨領袖查爾斯·舒默諷刺說:“即使是政府中最激進的聲音,對特朗普總統而言也根本不夠激進。”

  相較而言,還是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妮基·黑利看穿了一切。她辭職後特朗普要重用她,堅決不幹。

  世界那麼大,哪裏不能去看看?

  徐立凡(專欄作家)

  編輯:王言虎 校對:王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