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9日12時訊(記者 董進)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今(9)日從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獲悉,目前全市公租房累計竣工備案49.1萬套,去年新增竣工備案6萬套,其中市級3.4萬套、市級園區1萬套、區縣1.6萬套。

  去年五個市級項目推出接受申請

  按照《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重慶市主城區統籌實施住房保障工作方案的通知》,2018―2020年,每年提供2萬套,共6萬套公租房面向符合條件的保障對象分配;在滿足保障需求後,每年提供0.5萬套,共1.5萬套公租房用作棚戶區改造、土地房屋徵收、D級危房搬遷過渡等安置房。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獲悉,目前全市累計竣工備案49.1萬套,去年全年新增竣工備案6萬套,其中市級3.4萬套、市級園區1萬套、區縣1.6萬套。龍洲南苑、碚都佳園、縉雲新居、幸福華庭、空港佳園等5個市級項目6.4萬套新推出接受社會申請。江南水岸、龍洲南苑2個項目首批房屋交付入住。

  據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公租房的分配實行嚴格准入退出,堅持陽光分配。在細化落實市級公租房申請審覈和簽約入住“市級統籌指導安排、屬地落實抓具體”機制的同時,優化辦理流程,簡化申請材料,加強部門之間數據共享,實現便捷申請、嚴格審覈、信息公開、陽光分配,無分配不公有效投訴。分配入住實現新突破,市級公租房分配8萬套,新簽約4.74萬戶、續租1.8萬戶、輪候換租0.6萬戶。

  今年將積極推進智慧公租房建設

  今年市住房城鄉建委將持續完善公租房保障體系,不斷健全公租房保障長效機制,深化運營管理、申請審覈、精準保障、優化利用等改革,提升房源有效供給和使用效率,積極推進智慧公租房建設,持續規範後期管理和社區治理。

  4月2日,南岸區江南水岸公租房一組團,租戶開始“刷臉”進入小區,這是全市首個投用的公租房小區人臉識別門禁系統。作爲推進智慧公租房建設的一環,人臉識別系統收集的數據,在對承租人進出和房屋是否閒置等情況進行分析的同時,還能對公租房小區內孤老人員、精神殘疾或需要監護居住的人員等進行特殊照顧。預計到今年底,人臉識別系統將覆蓋整個江南水岸公租房,涉及6-8萬居民。

  同時根據主城區公租房房源供需情況,還結合主城區各區產業發展規劃和徵地拆遷安置需要,積極對接屬地政府和園區安置需求,在滿足公租房保障需求後,提供0.5萬套公租房用作棚戶區改造、土地房屋徵收、D級危房搬遷過渡等安置房。截至目前,已向九龍坡區提供金鳳佳園公租房項目0.12萬套房源用作土地房屋徵收安置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