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這個話題在雲朵媽心中盤旋了許久,因爲擔心過於沉重和傷感,一直沒有跟大家分享。清明時節,人們免不了帶孩子去祭祖掃墓,緬懷先人,我想這或許是開啓這個話題的好時機。

  這個話題對我的最初觸動源於去年的一次活動。

  每年10月3日西德廣播電視臺老鼠頻道(WDR Maus Sendung)都會舉辦兒童開放日活動。這一天,德國各地的孩子有機會打開各種工廠、實驗室、電視臺、醫院、市政廳、工藝品店等等的大門,近距離了解各行各業的故事。

  雲朵媽當時在媽媽羣裏收到這條活動信息,於是也順手查詢了我們市的活動安排。這不查還好,一查驚呆了!

  開放日名單裏除了有眼鏡工廠、醫院放射科、山羊農場、古董拍賣行、教堂管風琴室、催眠診所等相對“正常”的場所之外,還赫然出現了“殯儀館”的名字。

  就在我懷疑是否會有父母願意帶孩子去殯儀館一日遊時,我驚奇地發現幾十個參觀名額早已搶訂一空,可見有多火爆。

  隨後,我又查詢了其他城市的活動安排,結果發現不止殯儀館,連墓地也在開放日名單之列。

  我這才知道,組織孩子參觀殯儀館和墓地是德國人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的重要一課。和我們中國人忌諱談死亡相反,德國人很重視從小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幫助孩子理解和接受這個任何人都無法迴避的自然規律。

  因爲好奇活動的具體內容,雲朵媽在網上找到一次殯儀館開放日的詳細介紹。原來參觀殯儀館不僅沒有我想象中的恐怖,反而特別溫馨。

  殯儀館開放日的活動上會有一個特別的主角:一個剛剛“去世”的布娃娃Mia,孩子們通過參加Mia的“葬禮”,瞭解人死以後在殯儀館發生的事情,以及人們對死者和死亡的態度。

  已經“去世”的Mia被講解員R女士和幾個孩子一起從葬禮車的擔架上擡下來,推進殯儀館。

  接下來,R女士和孩子們一起正式問候Mia:“你好,Mia,你現在在XX殯儀館,接下來的幾天,我們會一起好好照顧你。”R女士跟孩子們解釋爲什麼要和死者講話,因爲這樣我們活着的人心裏會好過一點。

  接下來R女士邀請孩子們一起像照顧病人一樣照顧Mia:給她脫衣服、洗澡、梳理蓬亂的頭髮,還爲Mia換上一套她“生前”最喜歡的漂亮衣服。

  做完這些以後,大家一起去地下室的棺材倉庫爲Mia選擇一口小棺材。R女士把Mia小心地抱入棺材之中。

  之後大家一起給Mia舉辦葬禮,告別室的門上寫了Mia的名字。R女士說,真實葬禮上還會擺放死者的照片、各種鮮花,還會有音樂。

  人們還可以在這個時候把死者最重要,最親密的東西給他,比如一條死者媽媽在他出生時編織的小毯子。R女士鼓勵孩子們思考什麼是他們覺得最重要的東西。

  R女士還告訴孩子們,在告別室內還會有一場關於死者的最後慶祝。那時會有很多眼淚,同時也會有很多歡笑,因爲大家會說起很多關於死者的美好故事,還會有音樂。悲傷需要釋放,同時也需要治癒。

  而在另外一次墓地參觀的活動上,孩子們會瞭解到一個人去世以後會發生什麼?誰在葬禮上執行什麼任務?葬禮上會發生什麼?墓地挖掘機的用途是什麼?等等問題。

  看完這些,我不得不佩服德國人精心設計的死亡教育:

  通過現場的體驗和詳細的闡述,把孩子的關注點引導到具體的細節和流程上來,讓孩子獲得清晰完整的圖景。死亡雖然是一件讓人悲傷的事,但是如果我們知道死後會被當做重要的人好好對待,死亡也因此變得沒有那麼可怖了。

  我們作爲父母,有時候會覺得讓孩子瞭解死亡對他們來說太過殘忍,不想他們過早了解人生的陰暗面。

  但事實上,死亡對於孩子來說,是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孩子幾乎每天都會遇到:踩死昆蟲、寵物死亡、花的凋謝、親人去世,童話故事和電視新聞裏也會不時提到死亡。

  3歲以下的孩子不會了解死亡的含義,但從4、5歲開始,孩子會對死亡產生自然興趣。只有到小學時期,孩子纔會真正瞭解死亡,他們可能會說出不同的死因或他們自己的死亡觀念。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跟孩子談論死亡呢?

  毫無疑問,孩子需要清晰的解釋,他們有權知道發生了什麼。連嬰兒都能感受到父母的情緒,何況是兒童?如果父母一直採取迴避的方式,只會增加死亡的神祕感,引起孩子不恰當的想像,對死亡產生錯誤的認識。

  德國人認爲在孩子4-6歲時,是父母開始進行死亡教育的好時機。我上面提到的死亡教育類開放日活動的推薦年齡下限都是4-6歲。

  我們國內的父母可以利用季節變化、寵物死亡、年節祭祖、親人去世等機會,自然而然地跟孩子談論死亡的話題。

  以最難以面對的親人去世爲例:

  談論的時候要注意避免使用諸如“爺爺已經睡着了”、或者“他去了很遠的地方”這種模糊的語言,因爲這樣可能會產生誤解。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通常會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父母的話,這樣可能導致他們會擔心自己睡覺的時候是不是也會死亡?或者去遠方出差的爸爸是不是也會死亡?

  相反,我們應該正式地和孩子宣告死亡,並且真誠地和孩子談論自己的感受:“爺爺死了,媽媽很傷心。”

  用簡單明瞭的語言表述死亡:“死了意味着爺爺的心臟停止跳動了,他不再呼吸,如果你碰他,爺爺也不會動了。”用失去身體功能來表述通常會更有效地幫助年幼的孩子理解死亡。動物死亡、寵物死亡都可以以此解釋。

  根據孩子的反應,我們還可以告訴他更多我們自己的感受,比如: “我爲爺爺的死非常難過”,“我哭了”,“我到現在都仍然無法相信”或者“我很懷念他”,“我非常想念和爺爺在一起的日子”,因爲這也可能是孩子的感受,只是他無法準確說出。

  此外,生命教育類繪本也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死亡,理解生命存在的價值。雲朵媽這裏推薦《獾的禮物》、《爺爺變成了幽靈》、《一片葉子落下來》這三本繪本,它們分別從動物、人類、植物的角度闡述了生命的過程與意義。

  死亡不僅是我們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事情,也是我們每個人共同的終點,從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在向死而生。

  死亡教育在我們和我們的上一代都處於缺席狀態,這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雲朵媽一想到自己第一次有了死亡概念時的那種害怕和無助,至今都有種窒息感。

  如果我們再和我們的孩子忌諱談論死亡,讓他們再經歷一次我們的感受,這是可怕的。

  死亡教育的最大價值就在於幫助孩子將這一生命過程正常化,讓他們意識到死亡只是逝者生命的結束,不是愛的分離,這樣死亡也就不那麼可怕了。

  作者:雲朵媽媽,悠悠媽好友,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碩士,女兒雲朵一歲多,一家三口旅居德國。在德國上過父母學校,N個早教班,參加過N個親子活動。爲大家分享0-3歲最靠譜的科學餵養知識和陪玩方案。

  喜歡悠悠媽滿滿乾貨的原創文章,請關注微信公衆號【德國育兒研究】(ID: yoyomadeguo)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