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 泰勒

  萬衆矚目,停牌了一週的格力電器今天終於復牌!

  此前,格力電器公告,大股東格力集團(也就是珠海國資委)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格力集團持有的格力電器總股本15%的股票,本次轉讓完成後,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可能將發生變更。

  二級市場的反映究竟如何,接盤方是誰,引發大量關注。

  格力電器130萬手漲停

  今日開盤,,格力電器復牌逾130萬手大單封死漲停。股價報51.93元/股。市值超3000億。

  另外,家電板塊領漲。

  大股東400億"賣掉"格力電器!

  本次轉讓價格不低於提示性公告日(2019年4月9日)前30個交易日的每日加權平均價格的算術平均值,最終轉讓價格以公開徵集並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批覆的結果爲準。

  本次轉讓完成後,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可能將發生變更。格力集團後續將進一步研究制定公開徵集轉讓的具體方案,本次公開徵集轉讓尚需取得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等有權機構的批准,是否能取得批准及批准時間存在不確定性。

  誰是接盤方?現在還不清楚

  轉讓價格不低於提示性公告日(2019年4月9日)前30個交易日的每日加權平均價格的算術平均值。

  根據粗略計算,格力電器最近30個交易日的均價約爲45.75元,接盤方如果要拿下15%的股份,意味着要斥資約413億元。

  這無論是對董明珠及其管理團隊,還是對其他接盤者來說,這筆鉅款無疑都是一道難題,董明珠要想實現“蛇吞象”也絕非易事。

  據中國企業家報報道,格力電器董祕望靖東獨家迴應稱》,“這個事件跟上市公司沒有任何關係,我們也是接到集團的通知,公告稱集團正在向國資委遞交申請,但是具體什麼時間能夠批准、能否獲批,我們也都不清楚。”望靖東還稱,“一切以公告爲準,而該事件對格力電器的整體戰略規劃並不會產生影響”。

  而中證報則報道,富士康可能是接盤發之一。一名珠海國資人士透露,近來富士康科技集團在珠海進行了大規模投資,有可能成爲潛在的接盤方。

  今年3月18日,富士康宣佈富士康及其珠海項目團隊與珠海市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在珠海對系統IC晶圓廠的建設與設備採購等各種晶圓廠的運營事項進行支持。而在去年8月,珠海市政府與富士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半導體設計服務、半導體設備及芯片設計等方面開展合作。

  不過今日一早,富士康方面迴應稱,“不評論媒體及市場流言”。

  而另一個說法則是,格力電器有可能通過管理層和員工持股方式來接盤。

  一位格力電器內部人士表示,通過管理層和員工持股方式來接盤是有可能的,“員工持股要看公司能給員工什麼樣的金融工具支持,有些員工可能需要貸款來買股。”

  而市場上呼聲最高的是董明珠及代表格力經銷商體系的京海擔保組成的一致行動人或將是格力電器未來最大的股東。

  第二大股東是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該公司由格力電器主要經銷商作爲股東,持有格力電器股份比例爲8.91%。河北京海與董明珠往往被視爲一致行動人。

  不過前面也說了,400多億不是小數目,董明珠跟經銷商拿不拿得出,是個問題。

  需要指出的是,格力電器在4月8日晚的公告當中並未披露格力集團公開徵集15%上市公司股份受讓方的具體條件。不過有市場人士認爲,通常來說,公開徵集股份受讓方會設置嚴格而細緻的條件,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定向徵集受讓方。有鑑於格力電器靚眼的經營業績,因此不排除是省屬國資企業、抑或是央企接手格力電器的可能。

  今後格力股價怎麼走?

  中金:上調目標價至68.7元人民幣

  格力電器有廣大的中小股東羣體。最新數據顯示,有着50萬股東戶數。

  中金公司稱,格力控股股東擬轉讓公司股份,很可能導致格力變爲無實際控制人的公衆公司。

  若真如此,管理層有望通過受讓或者股權激勵方式持有更多股份,對股價的關注度會大幅提升,公司治理結構料改善,估值提升空間大。

  基於治理結構改善的預期,上調目標價16.5%至68.7元人民幣,維持“推薦”評級。按照今天的開盤價,也就是還有超30%的上漲空間。

  治理結構較差,一直是格力電器相比美的集團存在明顯估值折價的原因,當前格力電器PE估值比美的低40%。

  中信證券發文稱,格力集團15%股份的最終受讓方尚未明確,若受讓方爲管理層或者引入第三方戰投參與混改等,預計公司未來激勵體制、股東回報策略都將更加靈活,與管理層、公開市場股東利益綁定更加緊密。此外,市場化混改方案能夠解決格力集團與公司之間的長期治理問題,穩定公司管理層更替、經營預期,進而提高公司的市場化經營活力。

  光大、中信等券商還指出,此次轉讓若成功實施,格力有望向美的股東屬性多元化的股權結構看齊,有望解決長期困擾公司的治理結構和管理層股權激勵等問題,股東權益也有望得到更好保障。

  在治理問題上,一方面,本屆董事會候選人均爲公司高管以及渠道管理人員,已經是國資委對公司經營管理層面逐步放權的積極信號;另一方面,預計國資委會設置轉讓條件門檻,找到認可格力資產價值,認可管理層能力的優秀戰略/財務投資人。

  在激勵問題上,作爲國有控股企業,格力管理層股權激勵少;格力曾採取多項非股權激勵方式,如人才公寓項目、逆勢加薪1000元等,但由於激勵幅度有限而難以充分激發核心管理層的積極性。變爲公衆公司後,格力管理層有望通過受讓或者股權激勵方式持有更多股份,管理層利益和公開市場、中小股東都會更加一致,格力也預計更傾向於利用多餘現金進行回購、分紅等回報股東的行爲。

  董明珠何去何從?

  值得一提的是,格力電器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裁,1954年出生的董明珠今年已經65歲。格力電器第十屆董事會本應在去年5月31日屆滿,但換屆並沒有如期到來,而也一度引發了董明珠是否會連任格力電器董事長的猜測。直至今年1月16日,格力電器召開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董明珠成功連任格力電器第十一屆公司董事會董事成員。

  雖然董明珠得以連任,但是鑑於其畢竟今年已經65歲,所以何時會退休自然也引發關注。彼時,董明珠在股東大會上表示:“如果你真問我,可以說我現在就想退休,但企業的發展,必須要有延續性,上市公司好像沒有規定多少歲要強制退休,只要你想幹都行,但我心裏的想法是,誰真正能對未來格力電器的發展負責?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這個不是我說了算,而是他做出的(成績)才能算的。我們給平臺、給機會、創造條件讓他們上。要想好怎麼才能做好,把這個想清楚,才能敢於去接這個擔子,只要把企業做成自己的家,你就是未來的接班人。“

  隨着此番格力電器將要易主,董明珠的去留也再度引發關注。有觀點認爲,首先,如果本次格力集團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最終順利完成格力電器15%股票協議轉讓,那麼很可能格力電器將不再具有國資背景。其次,董明珠自2012年從前董事長朱江洪手上接棒格力電器至今,格力電器的變化有目共睹。因此即便格力電器本次實現易主,考慮到董明珠對於格力電器發展的重要性,相信新主應該也會大概率繼續聘任以董明珠爲代表的管理團隊,畢竟這有利於維持公司經營水平、產業鏈優勢和龍頭品牌力。

  而假設最終真的是由格力電器管理層接盤格力電器控制權,那麼董明珠的去留就更加沒有懸念。

  一位接近格力的業內資深人士表示,這是一箭三雕。

  首先,今後董明珠連不連任、格力電器如何經營,不必再由政府來決策,而由市場來決策,畢竟空調及家電是競爭激烈的行業;其次,珠海市政府可以回收一大筆錢,用於其它投資和發展項目;第三是引入戰略投資,完善格力電器的治理結構和科學決策機制,畢竟格力品牌是珠海市的寶貴資源”。

  另一方面,家電行業資深分析師劉步塵認爲,多年來格力集團與格力電器互相制肘,“格力集團既然管不了格力電器,不如弱化與格力電器之間的關係,賣一個好價錢。”

  770只基金持倉格力 400多隻重倉

  作爲家電行業龍頭的格力電器一直是基金經理的心頭好,扎堆持股和重倉格力的基金數量衆多,格力電器因此長期位居公募基金核心重倉股的前列位置。

  究竟有多少隻基金持有格力?根據公募基金2018年年報,截至去年底,持股明細中出現格力電器的公募基金數量達到了770只,這些基金既包括主動偏股基金、也有指數基金、以及二級債基。他們合計持倉格力電器達到42867萬股,佔格力電器總股份的7.13%,按照去年底收盤價,持倉市值達153億元,按最新收盤價估算,持倉市值超過200億元。

  在衆多持倉格力的基金中,有相當比例是重倉持有,即格力持股市值佔到了基金淨值比例的前十。從主動基金來看,易方達消費行業持倉格力規模最大,達到3440萬股,匯添富成長焦點、匯添富消費行業、嘉實價值精選、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匯添富藍籌穩健等基金持倉也在700萬股以上。從基金公司看,匯添富、嘉實、景順長城等公司重倉格力較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