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王先生家住雨花台区天隆坊,他所住的单元楼有两部电梯,可其中一部坏了,王先生为此反映过多次,但一直也没有修好的迹象,这一拖就是13个月。



4月26日,王先生将此事反映给了江苏新闻广播《苇泱在线》栏目。王先生说,天隆坊是经济适用房小区,已经交付了近20年,他所住的单元共有18层,坏掉的电梯也曾有维保单位来看过,说是钢丝绳断股。小区里物业告诉住户,这一情况需要动用维修基金,但动用前需要业主提交申请并签字同意。业主们对此没有意见,到今年,已经发起过两次动用维修基金的签字了,可提交上去之后就是不见有人来修。从去年5月起到本月22日,王先生多次拨打12345反映这一情况,每次都能得到答复,但每次回复后都不见动静。



4月26日的直播中,栏目组现场联系了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物管办的唐女士。她表示,自己知道这件事情,前不久还和王先生沟通过,现在主要问题在於单元楼里有几户业主没有缴纳过维修基金,导致每次申请材料送到南京市房管部门之后都会被退回来。唐女士说,自己也是刚接手这项工作不久,目前这一情况已经上报给领导。


但在2016年修订的《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中规定,“电梯故障”属于“危及房屋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的紧急情况”可以提出应急维修资金使用申请,相关部门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事后将使用的资金总额和业主分摊情况进行公示。



条例规定得很明确,那为什么还是拖了13个月呢?唐女士说,自己也是刚接手这个工作不久,材料屡次被退回之后才了解到时因为有人没有交维修基金导致的,目前街道负责人已经在联系协调此事,将会先行维修。


随后,栏目组又联系了天隆坊小区的南京德研物业公司,负责维修基金工作的陈先生表示,公司方面由于人员调整,确实耽误了申请的进度。去年,公司曾经设想根据《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中“维修基金绿色通道”的相关条款,采取征求少数业主意见的方式解决此事,也找到了少数业主进行签名,但考虑到少数业主意见毕竟不能代表全体业主,所以他们推翻了这一方案。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出现了王先生记忆中的“已经发起过两次签名”。


陈先生说,本月,德研物业公司根据《南京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已经向上申报电梯维修项目,目前,他们已将每一户业主分摊多少维修基金计算完毕,下周将向该楼栋全体业主征询意见。


此事,《苇泱在线》将继续关注。


    苇 泱 的 话:

13个月的等待,2次业主签名,却迟迟不见“维修基金”的靴子落地,问题出在哪儿呢?

听我问完以下几个为什么,或许答案各位心里就有了:

1、为什么申请第一次被退回的时候,铁心桥街道物管科不能多问一句为什么?调查清楚原因,不应该是降低再次被打回机率的关键吗?这样的糊里糊涂,才有了业主的“雾里看花”!

2、为什么明知维修基金有应急使用的规定,偏要等到两次被打回之后,才想起来可以走这条路?南墙撞一次就够了,撞了两次,才想起来用吗?

3、就算是因为物业进行了人员调整,拖延了办事效率,为什么听众一再向街道反映,街道却想不起来提醒物业提高下效率,改进下服务呢?省市两级《物管条例》中规定的“监管责任”又被放在哪里了呢?


群众利益无小事,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到让群众满意。




江苏新闻广播

《苇泱在线》节目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