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眾所周知,與前作相似,歌與唱依然是WA2貫穿始終的要素。作為三人命運接合契機的老歌《WHITE ALBUM》和Closing Chapter三女線慣例處刑曲《Answer》都是本作重要的符號,而《屆かない戀》甚至就是等同於WA2本身的一個標籤。Leaf社有重視作品音樂的傳統,社長下川直哉又是作曲者出身,以「歌」奠定基調的WA2自然更不可能例外。

為了避免敘述不清或是結論過分拓展,本文所述歌曲,限於WHITE ALBUM 2遊戲PC版中出現的與劇情相關的Vocal曲目,其餘配樂暫不在本文探討之列。

以上定義的歌曲大約有14首,包括從WA繼承的《WHITE ALBUM》、《SOUND OF DESTINY》、《POWDER SNOW》,和改編自上原玲奈專輯《Jewelry Songs》中Tr.12的《After All ~綴る想い~》。這些曲目的作詞基本都由須谷尚子執筆,作曲和編曲則包括石川真也、衣笠道雄、松岡純也等人,都是Leaf御用音樂團隊成員。下川社長則自己操刀了Coda三個結局對應的三首曲目的作曲。加上《POWDER SNOW》也是下川作曲,對系列音樂的重視程度似乎可見一斑。

流傳方面,OST除了~introductory~和~closing~兩張專輯以外,同在2012年還至少出版了~setsuna~(米澤圓翻唱專輯)和~answer~(上原玲奈/津田朱里)兩張。2013年TV動畫播出,部分相關曲目重新進行了編曲。2016年的C91上又發行了~kazusa~(生天目仁美翻唱專輯),讓和紗唱出了屬於自己的《屆かない戀》和《closing》。

二、結構性

WA2的歌曲固然旋律動人、歌詞凄婉,令人胃疼不已;但如果僅僅是這樣,則並不值得專門為之成文論述。畢竟即便是標誌性的「屆不到」,也還算不上是ACG領域最廣為人知的一類曲目。如前所述,無論是90年代的歌手業界,還是在那十數年後的輕音樂同好會,白色相簿系列始終離不開音樂這一要素。但比起前作,WA2在音樂的應用上更進一步之處,在於將歌曲以結構化的形式嵌入作品。不難發現,依照遊戲的篇章順序,這些歌曲有如下分布。

圖中箭頭所示方向為遊戲進程和路線分支,可見隨著遊戲推進,每一個章節的結局、每一條路線的收束,都有曲目與之對應。這樣的安排,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不能忽略IC和CC(含Coda)分兩期發行的歷史因素。以現在的遊戲體驗,IC結束後可以直接進入CC,不會有空白;但在CC尚未發行的一年多時間裡,IC是需要一個收束來賦予完整性的,而《Twinkle Snow》作為第一首ED承擔起了這個使命。IC故事結尾的畫面是春雪二人在雪地靜靜佇立,《Twinkle Snow》對應的經典畫面則是春冬二人在雪中相擁互訴心跡。兩相對照,這首ED完善了IC的遊戲體驗,令其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一部獨立作品出現。

其次,曲目結構深化了玩家對作品的印象,強化了作品的敘事結構。經典台詞有不少,要由每一句台詞喚醒具體情節的記憶相對較難,由歌曲則相對簡單。正如《After All》的前奏帶來冬夜的熟練街與夕照里的第二音樂室,抑或《Answer》的每一次響起都是一次花式虐菜,曲目與場景牢牢綁定,玩家無法不隨之回到那個CG畫面。而Coda篇每條路線的盡頭特定的歌曲,鮮明地分割開那些被我們稱為True Ending或Normal Ending的結局,把12~14次選擇導向三段不同命運的故事結構以音樂的形式固定下來。誠然,不可能是由歌曲的框架決定故事的結構,這有違創作的邏輯;借用TV版WA每一話以「頁」計數的比喻,歌曲的結構性不是用來裝載每一頁故事的「相簿」,卻是把每一頁相片釘上牆的圖釘。Leaf社既然投入了相當的精力為諸多路線分別創作音樂,也就必定期望它們與作品的質量相輔相成,與其敘事一起滲入玩家的心中。

三、敘事感:以IC和CC為例

前一節的內容是對WA2歌曲的整體考量,觀其概貌,不及其餘;以下的章節則嘗試細究單獨的曲目。筆者在音樂方面並無研究,編曲方面的分析有心無力,只粗淺地談談歌詞。

竊以為WA2歌曲的一大特點,即是其較強的敘事感,容易從其中體會到其「為了WA2而創作」的獨佔性。在IC和CC的諸曲目中,這一特點尤為明顯。對主題曲《屆かない戀》的分析,珠玉在前,筆者不再妄為續貂。第一節所述沿用自WA的歌曲,這裡亦不單獨分析,試論其餘。

戀してた君といた 夏は終わり

與最愛的你/共度的夏季/已迎來結束

雖然只對原來的歌詞做了小改動,但《After All ~綴る想い~》與IC特典小說《驀然雪化,且靜候,飛雪再臨之時》的劇情卻十分契合,以至於TV動畫直接將上面這句詞做成了一幀畫面。由夏到冬的季節變換,二人再也回不去、再也藏不住的情感,化為和紗在那個冬季做出遠走高飛的決定前甜蜜痛苦的回憶。當然,最經典的還是其鋼琴前奏,每一次響起都是一次胃疼時刻,「明明是我先來的」場景猶如自動播放。

変わらずに 話を聞いてくれる?

你是否還會一如既往般 傾聽我的訴說?

這也許是《Twinkle Snow》最為寂寞的一句詞了。說到敘事感,其歌詞以「如泣如訴」形容,正是極為恰當。彼時的和紗,面對的是「有了戀人」的春希,儘管還在痛苦中逃避,卻也開始正視自己的感情,「這份強烈的心意/我開始明白它真正的意義」。在遠走維也納的前夜,找到了戀愛的感覺,只是次日以後,又何以言表?此時和紗的答案,與Coda相比,還要微妙地更進取一些:「比起今日/那更加耀眼的我/真想展現給你(今日よりもっと輝いた私を あなたに見せたい)」。對於冬馬黨來說,與不俱戴天類似,和紗遠走背後的堅強與進取,也許是IC結局中唯一的曙光。

君には二度とふれ合えない/合わない

與你卻不能/不會再次相談

《幸せな記憶》的詞分兩段,細究其口吻,應當是分別出自雪菜和春希的心聲。雪菜的嘆息,是如何「才能將這份記憶完全忘卻」;春希的心境,則如同亡命,「這份回憶追著我四處逃竄」。對於春雪二人,三年前「不可或缺的幸福回憶」如今化作死結與夢魘,無法再次坦誠相對,更不可能相互觸碰。有意思的是,「不能」與「不會」分別出現在兩個段落中,是否與Coda的演唱會選項如出一轍?雪菜之「不能」,春希之「不會」,正是CC篇開端的情景。

今も別れた理由の 答を探している

依舊不變地追尋/這分別的理由與答案優しい噓 あなたが最後にくれた大切な私の寶物だよ溫柔的謊言是你/最後給了我的/也是我珍重的寶物

《Answer》與《優しい噓》不妨對照來品味。

從《Answer》奏響的時機來看,歌曲的標題偏向於指春希對春雪兩人的關係給出的「答案」。但是歌詞則基本是雪菜的自述[注],其間滿溢的苦澀與綿延的困惑。春希以選擇他人的方式離開三人之間的死局,雪菜雖然或遊刃有餘狀或徹底慘敗狀,到底都是放了手。只是,春希的抽身,等於是放下或者忘卻么?在番外篇《台風一過の小春日和》中,已經是春希戀人的小春在酒席微醺間,只是聽到編輯部討論春希的歐洲之行可能要給和紗做專訪,當即失態:

「讓春希前輩……去見冬馬嗎……?」

「讓春希前輩在歐洲……在這麼危險的地方,絕對不行!」

「不要,不要……春希前輩,不要去啊……不要讓他去啊……嗚,嗚……嗚嗚……」

對於春希是否能放下往事的問題,小春內心尚且洞若觀火,以雪菜心思之細膩,又怎能不體察到春希的答案並非答案?「用溫柔的謊言笑著點頭/而我也會/這樣一直欺騙自己下去」。春希在糾纏不清的關係中移情別戀,想留給「嫉妒卻又羨慕」的雪菜一個長痛不如短痛的溫柔謊言。然而這溫柔的謊言既是雙方心知肚明,又如何能夠化長痛為短痛,「信じている」和「忘れない」都將是曠日持久的刻骨相思。CC篇無論是三女哪一方的結局,始終橫亘著名為小木曾雪菜的淡淡愁霧。——甚至,即使是雪菜線,陰霾也揮之不去。

[注]春希在《Answer》中其實也是出現了的。「夢境中的我卻/回過頭轉過身」,人稱代詞是「僕」,不應是雪菜語氣。儘管春希的自稱似乎以「俺」更為常見,這裡姑且就認為是一段對唱也無不可。)

今愛する 心は永遠となる

如今愛你的心情變成了永恆

《愛する心》有著迥異於IC與CC篇其餘歌曲的,暖色調的旋律和意境。津田朱里的音色也比上原玲奈更適合演唱這首曲子。歌詞的敘事起於春雪初識(「曾以為你是那麼的無趣」),訖於二人重圓(「如今終於瀰漫在心頭的幸福」),可以視作跨越兩個篇章的一次收束。

它無疑是CC篇的蜜糖。即便是冬馬黨,在經歷三次對雪菜的處刑之後,進入雪菜線無疑也是感到欣慰的(並不是因為這是通往斯特拉斯堡的車票)。依舊是雪菜的獨白,眷戀變成深愛,深愛變成了唯一,又成為了永恆,三段的漸進感人至深。

然而它也無疑是精心偽裝的陷阱。「互相扶持著也互相傷害著」固然是春雪三年來的經歷,但「儘管分別的日子遲早有一天會到來」又是什麼不祥之兆?「(即使是不能忘記和紗)這樣的我,果然還是最喜歡雪菜你了」,由於無法選擇音樂會而去新年參拜歸來的春希對雪菜的告白,最終也會成為禍根,讓無數雪菜黨在曲終以後猝不及防。也許,「不斷地輾轉,終於抵達的未來/那會是一樣的畫面,我深深地相信」,最後一段副歌,是雪菜在Coda中捍衛自己TE的決心,是給落入陷阱的玩家留的一份念想罷?

四、角色曲:以Coda為例

劇終時分,曲風也起了變化。雖然依舊是獨白性質,但敘事感減弱,形象感增強,更傾向於角色曲。這類曲目有四首,雪菜與和紗各占其半。對應於不同的結局,曲子反映的角色特質也略有區別。

《時の魔法》:信念

這首春雪的婚禮讚歌,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北原作詞,我作曲,只為了小木曾而寫的歌」。Coda中春冬之間發生的故事,足夠讓春希被分手千百回。一路走到雪菜的TE,並非僅僅因為雪菜即便在Gal界也難逢敵手的包容力,畢竟她的具體人格中也有著嫉妒、腹黑的陰暗面。因此包容不是根源,WA2唯一一個勉強算是團圓式的結局來自於雪菜混合了憧憬與信任的信念。

雪菜堅信,如枯木復甦、冬櫻綻放,春雪的感情必定能度過最後最大的考驗。「從零開始once again」的憧憬,來自於春雪的互信。據考證,雪菜TE的兩個關鍵選項便是春希的兩次推心置腹,「見過和紗了+平安夜」以及「老實說出和紗的事情」。作為冬馬黨,第一次Coda全憑直覺踩著以上選項進入雪菜TE的我非常信服。戀人間唯有互信方不可動搖,這一點丸戶的選項設置恰如其分。可以說,雪菜TE的結束曲,正是雪菜自身信念的具現。

《あなたを想いたい》:守望

這首曲子實際上是Leaf社另一部作品《Routes》的ED,WA2中雪菜於浮氣線尾聲,在演唱會上所唱,與角色的契合度意外的高。考慮到尾聲的時間節點正是不俱戴天劇情結束以後,這首歌完全可以作為特殊的ED來研究。

雖然春希同樣是回到雪菜身邊,但兩線的局面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說雪菜TE之後不過是加固一下感情的鐵壁,浮氣和不俱戴天則是修復千瘡百孔的城牆。對比兩首歌詞的意象,《時の魔法》是光芒、是櫻花,《あなたを想いたい》則是冷雨、是流星。也許,本有的信念在這個結局中甚至也被擊碎,留下來的是雪菜持久的守望(「大切に見守る想い」)。守望一度精神崩潰的春希,守望一度不再被家人認同的婚約,守望二人的未來。對冬馬黨而言,這首曲子的感染力與《時の魔法》不可同日而語,幾乎有使人變節的力量。

《心はいつもあなたのそばに》:成全

這也許是WA2所有歌曲中筆者最不忍卒聽的一首,尤其是和紗自己翻唱自我處刑的版本。與上一首不同,本曲對應的浮氣線結局在不俱戴天劇情之前。因此,相比於不俱戴天中和紗最終成長性的堅強,此時的和紗充其量是強作歡顏的堅強,「笑著說出「我沒事」」。不希望春希在自己身邊就此淪喪了人格,不希望「重要的寶物在自己手裡變得破破爛爛」,主動踏出了推開春希的一步,成全他回歸社會回歸雪菜的起點,也成全自己他日成長為春雪二人遙不可及的存在。這樣的特質在霞之丘詩羽和英梨梨的身上也有各自的體現,也許是丸戶的一種執念吧。

只是,心始終是留下了。

《Closing》:決斷

號稱戰歌,並非沒有道理。那個「最膽小」的傢伙,那個曾經輕易放棄的和紗,只有做出傷害他人的決斷,才能真正得到五年前失去的事物。和紗作為一個非常不坦率的角色,《Closing》的歌詞可以說非常不和紗,但又真切地就是她本人。猶豫的退卻、痛楚的掙扎和決絕的反撲,錯綜複雜的心境在這首曲中層層演進,伴隨著WA2唯一激昂的旋律,成為冬馬黨最終迎來的流淚的幸福。

五、結語

從以上幾個方面闡述以後,筆者依然深感有許多未盡之處,心中所想,未必能盡發於筆端。其實,即便沒有以上這些論調,一樣無礙于欣賞WA2的歌曲。在打動玩家心靈方面,音樂的效果是不下於文本的,這點丸戶本人倒是在《路人女主》中借安藝倫也之口多次提及。如果本文能讓更多人仔細品味這些歌曲,筆者的初衷也就達到了。至於行文中間或論及情節與角色,異議在所難免;若有明顯的疏漏,歡迎不吝賜教。

2018.11.22深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