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戶史明的善意

本文一共有兩部分組成,其一就是下文所述的內容,其二就是上面鏈接裡面遊戲《WA2-丸戶史明的善意》的文本內容。(詳見評論區)遊戲是我抽空做的一部同人作品,比較短,主要故事就是選擇了「去音樂會」之後的內容,希望大家去玩玩試試。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場音樂會。

在時間軸被標記在了那個18歲的夏天,在那個終結了高考的夏天我至少學到了兩樣東西,馬格納斯還能1級學buff(DOTA2),和TMD丸戶史明這個老賊。多年後的今天,我覺得前者根本就是廢話,並且覺得後者依舊沒有過時。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樣,在查到「去音樂會」這個選項竟然永遠無法被點亮的時候,實實在在體會到了反被遊戲玩的無奈並暗暗問候了一下老賊。應該是那個時候,我的心裡就有了一場音樂會。

雖然我也承認,只有無法去聽的音樂會,才能讓人多出一層傷感和釋然。但是現在我仍然企圖用我僅有的知識,完成這場音樂會。與其算作我對作品感到遺憾的彌補,更不如說是自己想得到,那個飄雪的夏天,半夜偷摸玩著《白色相簿2》的男孩的原諒。

《白色相簿2》的遊戲、小說、音樂、插畫、梗以及白學家們的各種引經據典,對於它們的狂熱已經淡去。但是從那時起的,一直存在的,那種渾然天成維持與人相處的討好姿態卻一次次一次次被這個灰色的選項所警示。

我不止一次和別人企圖安利這款遊戲,也許是我的共情能力有限,始終無法以動人的劇情,精美的CG,優秀的配音或者「脫宅神作」的稱號讓他人提起興趣。運氣不好的時候,還會收穫一些「這也算遊戲」的質問。但無意提到的「18R」,他們的臉馬上就展開一種「我懂的」的深意,好像在此時,他已經吃透了這個遊戲,和我成為了把酒言歡的宅友,我只能補出他所期待的尬笑,隨後愉快地結束這次失敗的安利。

為了討得別人的一點點認可的回應,我慢慢學會了在安利的時候加上這一點,不過安利的成功率也沒什麼改變。

也許就和斯蒂芬金說得那樣,要讓素昧平生的人在意你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原本就不容易。

凡是了解的人都知道,18R在一般情況下所產生的理解,只會削弱這部作品那獨特的感覺(雖然的確是賣點),並一度成為我安利給女性朋友的最大障礙。

一想到心中的音樂會,我真是辜負了自己當初的熱愛。

「這是一部好遊戲,希望你也試一試」早知道這樣說就好了。回顧自己對一些galgame、動畫的安利,恬不知恥,為了那點可憐的認同感,努力地找出可以引起對方興趣的地方,而忘記了作品本身給我們帶來的那種感動。誰才是真正的「惡意」呢?是說出不過就是個"PPT"的別人,又或者其實就是我自己。

我做了一次小小的嘗試《WA2-丸戶史明的善意》,來放棄自己對於《白色相簿2》的安利,算是自己對「惡意」的妥協吧。

我覺得吧,就算雪萊、千晶、麻里、小春教主角做人(4黨成員淡定),人應該可以有一次成為自己的機會的,不再那個是社會關係的總和,而是在內心深處的,坐在貴賓席上的,與自己所愛之物一同的,聽著音樂會的,帶著些許不安、悔恨與憧憬的,那種人。就算現實就如同丸戶史明筆下那樣,這個選項永遠都是灰色的,也不能放棄這樣的想法。事實上我是無法點亮這個選項了,不過在遊戲里還可以有最後的倔強。希望大家可以得到別人的善意,並一直保有這份善意,如果沒有也不要難過啊!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場像這樣的音樂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