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可以說是人如其名,果然如太陽一般將自己的政治抱負、藝術追求、審美趣味輻射到各個角落,將法國文化與風尚推廣到全歐洲乃至全世界。路易十四時法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他在位期間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舉措從後世的眼光來看,可以說影響深遠,不僅具有前瞻性並且還有創新性,正如伏爾泰曾經對他評價一樣,在他的身上總有一些「積極向上」的特質。

中世紀的法國雖然也學者西班牙還有葡萄牙拓展了海外殖民地,但是與這些歐洲大國相比較,仍然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路易十四在當上國王之後,很快便意識到擴張只是國曆強大的一方面,文化上的興盛並且主導潮流也會讓法國成為世界所仰望的中心。因此在政策上,他相比之前的國王,最重要的舉措就是大力的集中王權。首先先是拿貪污的重臣開刀,沒收了其全部財產充盈國庫,其次有大力的擴建凡爾賽宮,並且將整個皇家的宮廷生活都搬到凡爾賽宮,不僅建立起嚴格的禮儀制度,並且利用這些禮儀來向貴族表示親疏,牢牢地將他們控制到王權之下。並且讓貴族們紛紛離開自己的才采邑領地,打破了王權與地方的權利均衡,某種程度上使得貴族「不得不」留在國王的身邊等待恩寵並以此獲利。而禮儀的制定就是為了體現等級的區別。時間長了,馴化的貴族們逐漸習慣於王權對貴族而言的絕對高度。這之所以是一項創舉就在於,中世紀的封建歐洲與中國古代並不相同,國王與貴族更多的是契約約束的關係,王權真正能發揮作用的不過是在自己的領地上。雖然不乏一些雄才大略的君主,但是總體上王權比東方的皇權要弱小很多。

路易十四齣了是一個傑出的君主之外,也是一個時尚icon和文藝青年。他對藝術以及服飾方面的追求與設計不僅為了彰顯貴族的財富與品位,在質量上也是嚴格把關,到了十七世紀末,法國的蕾絲風靡全歐洲,對工藝的執著以及對手工業的扶植也是當下法國可以成為時尚之都的淵源。


太陽王路易十四在位期間,法國的君主專制權力達到一個高峰。路易十四生活的時代為17、18世紀。之所以路易十四被後來的人們所記住主要是因為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路易十四鎮壓了國內的叛亂,恢復並加強了法國的統治秩序,而他成為一個具有獨立君權的法國國王,這在整個歐洲歷史上都是不多見的;另一方面,法國在這一時期開始稱霸歐洲大陸,在三十年戰爭中表現出色,擊破了歐洲最大的權威——哈布斯堡王朝。

「朕即國家」

路易十四是法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比較長的國王之一。5歲的時候便繼承了王位,在位時間長達72年。從小便經歷國家內部的叛亂而顛沛流離,將國內的叛亂鎮壓之後,路易十四在親政後開始注意君主集權,將所有的國家大權均集於自己一人之手,其身邊的大臣對其幫助很大,宣揚「君權神授」,自己更是宣稱「朕即國家」,並自稱「太陽王」,路易十四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很快完成了對權力的掌控,實現了紅衣主教里塞留的戰略夢想,此外路易十四修建凡爾賽宮是一個智慧之舉,將貴族全部安置在這裡享樂、紙醉金迷,從而慢慢地把地方的權力收歸自己所有,自此之後的法國貴族便沒有了太大的實權,僅僅是作為尊貴的身份和地位而存在。

歐陸強國

在三十年戰爭中,法國實踐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國家利益至上,即使面對不同的宗教信仰的情況之下。這樣的一個原則為其在後面歐洲大陸稱霸提供了重要基礎,路易十四在位期間一方面幫助法國一步步走向霸主的地位,一方面窮兵黷武將積攢多年的國力揮霍一空,為法國大革命的爆發埋下了隱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