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爾泰曾認為,世界歷史到他那時候為止,「只有四個時代值得重視」,其中路易十四時代是「四個時代中最接近盡善盡美之境的時代」。雖然這個說法有失偏頗,但是不可否認,路易十四時代是法國封建社會時期「最後的輝煌」。 當時的法蘭西在各個方面都已經走到了同時代的歐洲的前列:「太陽王」路易十四內修政治、外擴領土、加強君主集權、建立宮廷秩序,使整個法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都經歷了一次徹底的洗禮。法式風尚不僅成為法國光榮的標誌,還將這種影響擴展到整個西歐,改變了整個歐洲的精神文化風貌。那麼法國的宮廷禮儀之風是如何「刮起來」的?路易十四親政後,就以「朕即國家」的絕對王權統御整個法國。為鞏固這種統治方式,他需要人民發自內心的認同,而不是言不由衷的無奈折服,這就需要從思想入手,反覆對臣民進行洗腦,培養他們對於王權至上的認同感。因此,一整套完整且嚴謹的凡爾賽宮廷的權力秩序規範應運而生。路易十四用王室生活中的每一個微小的細節都向臣民展示著國王的絕對權威,從而使得其下每一階級都不由自主的去遵循這套秩序的劃分,自覺的用所處階級的規範來約束自己的行為。日復一日,人人都會以按規範扮演好自身所處階級的角色為最高榮譽。這其中,宮廷生活的代表性不言而喻,法國宮廷的禮儀規範也是出名的嚴格。每一個出入宮廷的人都對自己應處的位置有著清醒的認知,不敢擅自僭越,但也不會忽視自己應該享有的權力。路易十四本人無疑是其中的「領頭者」。杜蘭在《世界文明史》中寫道:「當他在晚宴上看見一位沒有頭銜的女士座位排在一位公爵夫人之上而大為不高興,他認為這是一種對於禮儀規範乃至權力秩序的褻瀆」。不過,對於貴族們來說,餐桌上的排位只是榮譽高低與否的一種體現,隨侍國王才是獲得榮譽的根本。路易十四顯然很享受這種奉承,這是眾人對他權力中心和至高無上地位的一種肯定。這位國王高興的後果就是再接再厲,設計出了一套繁瑣的起床儀式和就寢儀式,將宮廷禮儀進一步規範化。這就意味著,路易十四時代的法國,作為一名大貴族或者朝中重臣,實在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至少筆者是這麼認為的)。因為首先,這意味著失去了睡懶覺的資格。因為所有巴黎上層階級人士都要比路易十四起得早,打扮一新後,趕到他的寢室外,「充滿喜悅」地等待他醒來,「瞻仰」他沐浴著陽光的、如太陽神般「挺拔」的身姿。而路易十四什麼時候醒,就要看他的心情。差距太大,竟然沒有人對此產生不滿,可見路易十四洗腦之徹底。在權貴們看來,能夠在國王寢宮外等待服侍國王,是極大的榮耀。根據聖莫里斯侯爵的回憶:「這個世界上沒有比國王更耀眼的光芒了。當我昨天到達的時候,三個房間里都已經擠滿了擁有著才能的人(貴族大臣),這樣的擁擠程度能讓你無法相信進入國王的寢宮將會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等國王起床,也不是隨隨便便來一個人就可以的,身份不高貴、權力不大的人根本就沒這個資格。在路易十四醒來後,禱告的間隙,第一批覲見者(有皇室血統的親王、皇家高級武官和高級執事)就可以去「圍觀了」—— 寢宮總管向國王的雙手上滴上酒精,侍衛長獻上聖水缸,國王在胸口劃十字,再去會議廳由一位神父協助國王做彌撒。一刻鐘後,第一批「圍觀者」就可以退回國王寢宮了。彌撒完成,路易十四才算起床了。穿上睡衣,在壁爐旁坐下,刮鬍子,這個緩衝的時間被稱為「小起床」。小起床後,第二批覲見者(國王的內外科醫生、秘書、朗讀教士、藏衣室總管等,他們都擁有爵位)就可以去國王辦公室面見國王,運氣好的話,還可以圍觀國王在馬桶上的「英姿」。到現在為止,除了皇室成員外,只有宮內官員被領到國王身邊覲見。下面,該輪到有身份的貴族和大臣了。國王也要開始「大起床」儀式了。覲見者根據身份高低排好隊(當然排在後面的要努力伸長脖子以期能看到國王),等國王吃完早餐,開始穿衣服的時候,便可以上前侍奉了。《凡爾賽宮的生活》一書中是這樣描述的:「國王脫下睡衣,這時有人捧出襯衣,如果王太子在眼前的話,就由王太子伺候著穿上。如果王太子不在,這個工作便由勃艮第公爵、貝利公爵或者奧爾良公爵來承擔。」總而言之,這個榮耀的工作需要由屋內身份最高者享有。不僅早上需要起得早,等得久,做得多,晚上也得在「圍觀」國王喂狗、禱告、穿睡袍後,經國王點頭,離開他的卧室,並且站在壁爐架的角落旁。接下來的 「小就寢禮」只有被授予特權的人才能夠看到。這個簡短的儀式倒不會持續很久,但是並不意味著這些「特權者」就可以回家睡覺了。他們需要在國王睡著以後才能離開。在這一整天的儀式中,路易十四是當之無愧的主角。他將自己的寢宮當做展示皇權威嚴的舞台,在上面盡情的發揮他的表演天分。而貴族大臣們,毫無疑問,他們只是觀摩者,小心翼翼的遵守著觀看錶演所需要遵守的嚴苛規定:是否擁有覲見國王的資格、何時覲見、在宮中何處覲見,是否可以落座,落座的是扶手椅、椅子抑或是凳子。他們需要通過不斷的奉承和討好,來獲得路易十四的青睞。相反,路易十四在這場表演中很是隨心所欲。他可以因為一位臣子的舉止合乎心意而表示出信賴,和他分享自己的特殊喜好;也可以因為另一位貴族的冒犯而冷淡疏遠他,剝奪他參與就寢禮的權利,徹底忽視他。這一切,就如一把懸在貴族大臣頭上的利劍,讓他們戰戰兢兢的體會著國王至高無上的神聖威嚴。這種宮廷禮儀,讓所有的參與者日復一日的切身感受到權力秩序的嚴格和穩定。國王站在國家的頂端,他是法國所有臣民的神,掌握著他們的生死榮辱。從此沒有「領主」和「領主的領主」,只有「卧榻之側無他人」的「天賦皇權」。

一切禮儀行為都體現著等級秩序。路易十四時代的宮廷禮儀之風的盛行可以說是對這句話的最好詮釋。從本質上來看,宮廷禮儀正是路易十四為了彰顯「天家氣度」「皇權」的重要媒介。對於路易十四來講,「一個完美無缺的朝臣應該懂得禮儀規範並且要像學習教理一樣學習它。」因此正是利用這一點,將禮儀變成了馭下的工具,也成為了貴族討好王室的途徑。

路易十四自己恪守宮規,因此對於所有在宮廷的廷臣以及貴婦都十分嚴格。比如說規定著裝規範,在凡爾賽宮貴婦們必須穿規定規格的宮裝,曾經就有貴婦在看錶演時沒有穿宮裝而被趕了出去。住在凡爾賽宮的廷臣,必須牢記各種禮儀制度,大到出門著裝,小到站立行走,該走在什麼位置、用什麼姿態,男士的手杖該如何使用。失禮就意味著失去前程。正是在這樣高強度的規定下,貴族們對於這些宮廷禮儀愈加註意,倍加推崇,漸漸成為了一種標準與尺度,也成為一種風氣。看起來搞搞表面文章的禮儀,其運轉核心就是等級與特權,最終指向絕對的王權。等級越高,特權越多,一旦這種體系和氛圍建立起來,自然趨之若鶩。

以服裝為例,女性的法式宮裝有四大基本要素:鯨骨短袖胸衣、漏肩、長裙、獨立拖尾,很快不僅在法國內部甚至在西歐國家也開始風行,禮儀成為了貴族的標誌之一,而貴族則需要悉心遵守這些宮規來保持的自己的地位,建立與路易十四「親密關係」,悉心維持自己的貴族風度。


路易十四的事迹想必大家也都比較熟悉,回答中也已經有人不遺餘力地介紹了路易十四時代的輝煌,但論到彼時法國的宮廷禮儀之風是如何「刮起來」的,還應該多考慮一個因素,正是那個時候法國皇帝的「世界觀」,更準確地說,當時遠東中國傳回來的零星信息以及後來兩國之間的「外交」使得雙方的宮廷文化都有直接的發展。

路易十四時代派往中國的「國王數學師」白晉等人大家肯定不陌生,那就來看看路易十四前後時代。在17世紀前半葉,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和法國巴黎成為了中國貨物的集散地(笛卡爾曾對阿姆斯特丹的繁榮發表過感慨),幾乎所有歐洲北方的王侯宗師成員都對中國流傳到歐洲的奇珍異寶有所了解。比如,1605年尼德蘭總督,奧蘭治親王夫人就從荷蘭置辦了一件中國工藝品,並將其作為禮物送給了當時的法國太子,瑪麗女王的兒子,未來的路易十三王,路易十四的爹;路易十三本人在自己的成長日記中也多次提到去出售中國古玩的商店遊玩;著名的紅衣大主教黎塞留更是中國古玩的大收藏家,他的家裡藏有大小几百件來自中國的玩意兒,如瓷器,漆器等。

再來看看雍正這位可愛的皇帝,以上兩幅畫在中西圖像交流史中很有名氣,畫中的雍正儼然一副時髦的西方人打扮,而藝術史學家巫鴻澤認為雍正之所以能夠如此時髦地認可宮廷畫家把自己描繪成一位多面手(雍正還「cosplay」了許多其他的角色),甚至近乎戲子,是和當時歐洲宮廷流行的化裝舞會有密切聯繫的。雍正之所以制定了大量的扮裝肖像和18世紀西方宮廷文化有直接的聯繫,特別是在康熙朝與法國這樣的歐陸第一強國加強了政治文化交流之後,法國國王和中國皇帝之間的書信和禮尚往來對於宮廷文化發展有直接推動作用(路易十四時期,中國人沈福宗曾有機會遠度歐洲,並與這位太陽王見過面,成為當時法國的熱門事件)。在兩國君王互相饋贈的禮物中,書籍和繪畫又承載著反映各國流行文化的職能。路易十四的長孫,勃艮第公爵曾訂製中國風服飾韋德就是參加化裝舞會,著也說明了當時法國宮廷對於中國風的推崇,反過來,又與遙遠遠東雍正在宮廷里的扮裝行樂遙相呼應。

雖然沒有直接回答題主的問題,但是個人覺得,在我們面對歷史時,同樣也要考慮另一時代背景下的人們的世界觀,某種風尚的流行很可能是對遙不可及的幻想,是對某種夢幻的追尋,中國風不是唯一的原因卻也應是動因之一。


謝邀!那時候法國太有錢了,為了防止貴族篡位路易十四造了凡爾賽宮,讓那些貴族們全部住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天天舉辦各種舞會宴會弄各種花樣讓他們沒有時間考慮權力的問題,天天跟著皇帝一起吃喝玩樂宮廷風自然愈演愈烈啦。話說路易十四,那可是個人才,很多現代時尚元素都是從路易十四開始的,蕾絲邊啊緊身褲啊什麼的,高跟鞋也是路易十四發明的,因為他自己太矮了。他給那個造皮包的賜了個貴族名字就是著名的路易威登。他把娛樂節目發揚到無比極致,比如跳個舞,要把簡單的舞步變得花里胡哨。那時法國宮廷音樂有很多裝飾音都是作曲家為了討好他,這股風氣瀰漫整個歐洲,那幾乎是巴洛克時期紛繁複雜裝飾音的巔峰,拜路易十四所賜,音樂都花里胡哨的。那個作曲家不為宮廷寫作以後再也沒寫過有裝飾音……


感謝重視高度,先處理正事再告訴您!對了,歷史教材都有啊!您不學習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