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vishaiyou.jpg 

串流无法给你的好音乐 (下)

终于来到完结篇.

最后一Part, 还是回到自己比较不遗憾的状态. (但话说之前遗憾中的其中3张已经弄到实体版本不遗憾了.) 

下列3张都是3大串流没有, 而我庆幸还有实体的优质作品.  


8. 范晓萱 / 还有别的办法吗 

2004年的作品. 

在悲哀与甜美之中反复交叉的专辑, 也多少透露了范晓萱在完成这些作品时情绪的摆动.

看似无望的专辑名称, 更是直捣人心, 纵使我们都已经知道这不会是一张商业上取得成功的作品.

"台湾流行音乐200" 并没有这张. 或许像这样如此情绪主导的晦暗作品, 加上整体趋向小品, 在范晓萱其他更具重量的专辑中, 会不经意被渺小化. 不过, 却也因为如此更让我印象深刻. 

回头看专辑 Credits, 基本上也仍是范晓萱 & Friends 的成品, 熟悉的名字仍是周俊伟, 还有ASOS. Mavis Fan hai you bie de ban fama.png

仿佛总结了某个阶段, 情绪较为灰暗的范晓萱, 也是一张听了会不自觉陷入其中的危险作品.

如果你有些什么是被深埋的, 或是你就是需要一张专辑的时间让自己不再隐藏, 这张<还有别的办法吗>是如此必备. 

就分享专辑最后一首歌, 小S的曲, 杨明学作词的<鬼娃娃>.

 


赏味期限.jpg 

9. 黄小桢 / 赏味期限

1998年友善的狗发行. 

KKBox 乍似有这张, 但对不起, 只有1首歌. 

当然你也可以在 " No Budget" 一窥部分作品的原貌. 

一首只有副歌的 "15秒练习曲", 重复了8遍, 始终没有成为KTV 热门, 但却让我认识了黄小桢, 而那时我还不过是个中二生. 

然后再来一曲 <赏味期限>, 静静地唱著那把伞和Sogo的爱情故事, 竟然会撕心得比任何那些张牙舞抓的歌曲来得更可怕. 

ze huang.jpg 

和之前范晓萱那张一样, 一切从简. 语言更是无所谓, 专辑一半是英语, 而且咬字精确度其实相当高, 不枉费多年在美国的语言能力. 

这股1998年的从简, 却也让当时的陈绮贞, 张悬等人所喜好. 原来中文流行音乐也可以长这样.

一样没有入选台湾流行音乐100大专辑, 甚至连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的推荐名单都没有她. 

可是这张专辑的影响力, 其实是不自觉地超乎想像. 

黄小桢是异数. 发行过的专辑非常非常少, 但却又一直能让人持续感受她从未消失, 而且其音乐当中的独立色彩在那个年代可谓代表, 纵然那时根本不流行这一套标签.


633596767728402293.jpg 

10. 拜金小姐 / 同名专辑 

又回到了2004年.

但这次不再抑郁. 而是幽默抵死, 甚至让陈珊妮 X 李端娴 X 可乐王的拜金小姐直接抱走金曲奖最佳组合. "台湾流行音乐200" 列入第62位. 

单单看歌名就已经神采飞扬. 是的, 仅仅如此就已经够让人兴奋了: 波丽露露, 小鸟探戈, 哥哥妹妹百货公司, 哈拉全年无休, 黑妞马子... 没有可乐王文字上天马写实 (就是在写实中天马行空的拼贴之本人自创词)

听歌, 更是神清气爽, 尤其在2004年代. 电音算是基底, 然后营造很多煞有其事的超有 Hook 的旋律和编制. 玩翻通俗元素, 在 Vocals, 歌词, 旋律, 编制错乱的结合后, 一种档次混搭的结果, 犹如拜金小姐之名, 是一种高贵与贫乏交织的特殊品种, 极其有趣.

尤其相较近代风格作品常常太自溺, 自以为是方向却反而更没有头绪, 少了一种"玩"之神采, 现在回头听这张拜金小姐, 你就会多么目瞪口呆, 11年前怎么会那么神. 


一张明明可以雅俗共赏的专辑, 在2004年终究只能被奖项肯定.  尤其当年独立性的音乐创作还被莫名贴著"另类"标签.

如果拜金小姐出现在2010年后早已见怪不怪的时代, 其实在大众的回响绝对会比2004年来得更大. 可是, 这也成就了属于我们这些当时及时跟随拜金者的一种"自以为是"的独门收藏记忆. 而串流没有这件事, 更加深这种说来其实也有点小病态的优越感.

拜金精神啊.

Scanned at 8-11-2015 21-05 PM (4).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