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就有這種感覺,身邊人對說明書不重視,沒有閱讀說明書的習慣。

舉例1,汽車論壇裏問如何使用兒童鎖,如何使用天窗,如何使用空調的……,其實說明書裏都寫明瞭的。舉例2,宜家的東西說明書夠簡單的了

同事買傢具回來,寧願耗費時間亂裝,最後電話求助,也不願意先看下說明書。

舉例3,新買一個電子產品,也把說明嵋扔一邊,寧願有些功能不用甚至閑置,也不願意看說明書。……生活中,我們更願意張口,而不願意主動查,或者是願意稀里糊塗的活著,也不願意花點功夫弄明白身邊的事和物。


懶惰和過於自信是禍首。現代人不喜歡動腦筋分析和記憶,總覺得自己可以做好一切。有時候寧願問別人也不願意動手去查找解決問題的途徑,這其實都是懶惰惹得禍。過於自信的人不屑於看說明書,因為他們自認為自己可以掌控的很好不需要指導。

謝邀,我之前也是這樣喜歡問別人的人,後來我發現自己動手查詢和解決問題成就感更高,然後我就開始獨立自主解決問題了


有一些聰明人不需要看說明書。不過這也是建立在大量的學習實踐基礎之上的。換句話說,這一類人之前看過太多的說明書(其實上學時的教材也算是說明書)。還有一些是因為說明書太過詳盡,用不到那麼多功能,就不必一開始都看了,太浪費資源。需要什麼功能現查就行。比如字典也算是說明書的一種吧,你一上來就把字典都看了麼。。。另外那些不看說明書的,十之八九都是蠢貨了。這種人估計從小就沒看懂理解過任何規則,也不把任何規則放眼裡。應該和小時候的生活環境和所所受到的教育有關。

謝邀

根據個人經歷來看,可能是因為現在的人都越來越浮躁了吧!

我自己願意看說明書的時期是在小學,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得到了一個MP3。那是我第一次接觸這一類電子產品,內心激動不已,要知道對於出生在農村的90後來說,小學那個時候能擁有一個MP3是一件多麼值得自豪的事情。

我小心翼翼的打開包裝盒,對照著說明書一步一步的學習怎麼使用它;哪個是開關鍵,哪個是音量鍵,哪個是暫停鍵,那小心仔細的樣子生怕自己太過粗魯不小心把它按壞了。除了小說外,我還從來沒有這麼認真的讀過什麼東西,恨不能把說明書裡面說到的注意事項全部背下來,事實上我也這麼幹了-_-#

已經記不清這個MP3是什麼時候壞了的,只是後來在使用第二個MP3時,已經不會再這麼認真的去看說明書了。

我想,除了大家越來越浮躁的同時,大家在使用這些東西時也積攢了一定的經驗,再遇到類似的產品時就不願意去看說明書了,實在遇到什麼問題不能解決時,說明書可能也不知道被我們扔到了哪個角落;而隨著網路的發展,度娘、搜狗搜索這一系列的搜索查找工具的出現,更加讓人們覺得說明書可有可無了。

如果僅考慮題中所述「寧願稀里糊塗也不看說明書」的前提的話,可能是

1、想要自己慢慢摸索,感覺有樂趣。

2、習慣性通過向或人提問的方式獲取信息。3、感覺自己只需要使用自己已經掌握的一部分功能就足夠了,沒有興趣也自以為沒有時間去掌握新功能。4、習慣性思維懶惰。這個就比較致命了。

我覺得對這種做法沒什麼好評價的,怎麼評價也都是不太負責任的。大概人各有自己的選擇吧。

我以前因為類似的事情嘲笑過我的老媽,反過來被她說教:「不要見個什麼事都要發表一下看法」。當時不服氣,後來想想確實有道理。大多數事沒什麼好評價的,收穫最大的只是評價人的心裡滿足而已。可這又有什麼意義呢。以及,感謝邀請。

謝邀。有的人比較習慣開口問,有的人比較習慣動手查。我不覺得這有什麼好去評價的。

我個人比較喜歡自己動手查。

大到填志願,小到查字,我都喜歡自己動手查,畢竟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更想知道什麼。雖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不想開口問。

我認識的和我交往的人羣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習慣開口問的,而且習慣問我。

然後我就以學弟學妹的雞湯派送員和同學的小幫手的身份駐紮在各種聊天軟體裏。

還是蠻刺激的。我並不覺得開口問會帶來麻煩,更何況開口問也並不是就比看說明書來得輕鬆。看說明書可以看不懂,開口問也可以聽不懂。很多人不看說明書,就和很多人不看書的序言一樣,沒什麼好評論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