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陳柏廷】

陸美較勁戲碼越演越烈,台灣也難置身事外。川普政府不只鐵了心要與北京硬幹,還打算把台灣推上陸美角力第一線。而不論大陸對「台灣牌」買不買帳,北京現階段恐怕有必要調整,只要兩國領導人會晤或保有良好私誼,就能化解美方全面敵視的外交思維,才能應對來勢洶洶的華盛頓。

前美軍太平洋司令布萊爾撰文表明,台灣方面須化被動為主動,不只要適時派出艦機巡弋,還應利用機會對大陸航艦遼寧號進行模擬攻擊,借此提升台軍戰備能力。

美軍前上將主動替台灣出招,雖不失為一件好事,但卻是典型的「坐著說話不腰疼」;布萊爾的建議,形同把台灣推上陸美角力第一線,讓台灣替華盛頓向北京出出氣。

面對大陸打壓,台軍確實須提升戰備能力,以應對突發狀況,但模擬攻擊遼寧艦的挑釁作法,只會觸發大陸報復台灣,對台灣來說並無太大益處,屆時美方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坦白說,從布萊爾建議或是白宮前幕僚葉望輝相關談話來看,更加證明華盛頓已把北京視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川普政府對「台灣牌」定位已然超過「談判籌碼」程度,更多是把台灣當成對抗大陸的絕佳擋箭牌。

另一方面,陸美這場較勁戲碼短期內很難落幕,北京當前得好好重新思考並調整對美外交策略。過去經常有種聲音,即認為只要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能坐下來談,雙方重大矛盾就能迎刃而解。

回顧過往這類「高層外交」在很大程度上助推兩國關係發展,這類做法當然有其重要性,但卻很難扭轉陸美爭鬥的態勢,而陸美貿易戰開打就是最好例子。 換言之,陸美台三方牽一髮動全身,台灣要維持的是不挑釁立場,而大陸則須通盤理清對美關係,不要「見樹不見林」,對川普也只能期待少點「不按牌理出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