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電祕境,高雄美濃竹仔門電廠,走過百年歲月與大自然共生共存的電廠,全臺最美麗的巴洛克式電廠建築,引用荖濃溪水源發電供應南部城市用電,尾水水圳為灌溉美濃平原農地重要的水源,從日治時期1909年便開始運作,直到2004及2009年因為設備老舊且備品取得困難,基於安全因素及發電成本太高而功成身退,改由臺電新建立的電廠取代,舊有的竹仔門電廠亦在2003年被列為國定古蹟,實際走訪竹仔門電廠,彷彿見證臺灣百年發展歷史

_DSC0199

竹門電廠,原稱「竹子門發電所」,是日本統治臺灣時期的「臺灣總督府電氣作業所」計畫興建的,明治40年(1907)開始計畫。 後因官制改革,該作業所改稱「臺灣總督府工事部電氣課」,並於明治41年(1908)4月開始興建該電廠。 次年(1909)12月,在再次官制改革後成立的「臺灣總督府土木部工務課」手中完成,明治43年(1910)1月舉行竣工典禮。 該座當時南臺灣最早的發電廠,其設置的目的,是為因應臺灣縱貫鐵路全線即將完工通車(明治41年(1908)4月全線通車),以開發地方產業及新市街建設時的用電需求,且供應日明治39年(1906)已計畫進行的「打狗開港計畫」所需之電力。

_DSC0196

竹仔門發電廠建是全省第一代水力發電廠,仿歐風巴洛克式建築廠房,電廠安置4臺法蘭西斯發電機(發電量各500仟瓦),為德國AGE公司製水輪機組,同列為古蹟。

_DSC0197

_DSC0198 

_DSC0254

_DSC0256

發電後的水流則引流入獅子頭水圳,用來灌溉美濃平原將近四千多甲的農地,大大嘉惠美濃、南隆地區的農民。生產的電力供應臺南、打狗和阿猴等南部重要城市,特別是支應打狗築港工程和竹寮取水站的電力需求,可謂奠定南臺灣現代化的重要基礎。

_DSC0257 

場前庭院中有三個石碑,為日治時期日人為紀念犧生的工程師而設立的。

_DSC0202

1910年的上利良造觸電殉職,1937年的山中三雄落水殉職,1927年的青柳義男感冒殉職。

_DSC0203

竹仔門電廠採仿歐洲巴洛克式造型,弧形山牆及成列的拱形窗戶,使廠區呈現一種柔性的美感,加上廠內的環境美得像 一座公園。

_DSC0207

_DSC0204

_DSC0208

_DSC0210

員工宿舍

_DSC0212

_DSC0211

高壓電塔

_DSC0213 

行政大樓

_DSC0214

後山步道

_DSC0215

_DSC0217

防空洞

_DSC0219

_DSC0220

_DSC0221

竹仔門電廠挖掘引道,穿越山嶺產生21.3公尺的落差,然後利用水的位能衝擊水輪發電機,轉動產生動能因而產生磁場,最後從線圈產生電能,當年甚至現在的每一度電力,都需要歷經這麼辛苦的過程轉換。

_DSC0222

_DSC0223

昔日竹仔門電廠的制水門,可控制進入壓力鋼管的水量。

_DSC0224

四條氣勢磅礡的壓力鋼管,長66.65公尺的壓力鋼管,高低差為21公尺。

_DSC0225

_DSC0226

_DSC0229 

_DSC0230

當年建造竹仔門電廠也非易事,透過臨時壩取水,經過引水隧道、溢洪道、沉砂池等好幾道程序才能進入壓力鋼管發電。

_DSC0231 

後花園

_DSC0218

_DSC0249

排水口

_DSC0250

_DSC0251

流入竹子門溝

_DSC0232

_DSC0233

_DSC0234

_DSC0235

_DSC0236

_DSC0244

_DSC0245

_DSC0240

_DSC0246

_DSC0247

危險警告牌

_DSC0248

地址:高雄市美濃區獅山裏竹門20號 
電話: 07 685 0579 (最好事先電話洽詢)
週一~週五:09:00~12:00,13:30~16:00 
週六、週日:洽值班人員進入參觀

交通路線

  1. 開車:國道10號下旗山交流道,往美濃、六龜方向前進,至美濃後循中興路、中華路,即將進入六龜區境時即抵達目的地。
  2. 公車:搭乘高雄客運(http://www.ksbus.com.tw/,8025、8038)高雄往六龜方向,於竹子門站下車。


檢視較大的地圖 

竹子門發電廠鄰近臺28線,往六龜方向在春節期間,路旁處處可見波斯菊花田,有時間可順道前去賞花,但花期還是要依當時天氣以及栽種情況而定。

DSC_0108

DSC_0074

DSC_0102

DSC_0106

DSC_0109 

DSC_0085

DSC_0087

DSC_0090

DSC_0092

DSC_0095

DSC_0096

DSC_0097

DSC_0073

 

>>>高雄景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