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6日

李R,親述自己在香港看病、住院及理賠的過程和感受。

2017年9月20日

公立醫院熬了9天,沒查出病因

2017年9月20日,我感覺喉嚨不舒服,吞口水很痛。半夜時,開始發燒,有些難忍,我決定去家附近的公立醫院去看急診。夜深的時候,路上的街燈有些慘白,周圍看不到什麼人。

到醫院跟護士說了情況,量體溫,37度多,低燒。排隊等了3個多小時,終於等到看醫生。醫生說:需留院觀察。於是,我就住進了急診科的住院部。

第二天,醫院安排我做了檢查,如驗血、體溫、血壓等,但查不出病因,說是扁桃體發炎,開始打抗生素。一連打了4天,燒不退,一直處於低燒狀態。

在醫院既痛苦又無聊,喉嚨一直不舒服,每天對著單調的白牆發獃。與另外7個人住一個大房間,都是七八十歲的老頭老太太,病情嚴重。我這麼年輕,病症最輕微,為什麼要跟他們住一起?誰料想,真有兩個老人先「走了」。原本在眼前的人,眼睜睜看著他們去了另一個世界。生與死,就在眼前發生了,我心裡無限恐懼。

我問醫生:能不能給我換個小一點的房間,沒這麼多人住在一起的?醫生說:這是政府公立醫院,還有那麼多人排隊等著進來呢,哪裡有什麼小房間可以換?我說:「那我辦理出院,可以嗎?我去私家醫院住。」護士說:不可以辦出院,因為有發燒,怕有什麼傳染病,不退燒就不能出院。

一直不見好轉,到了第5天,醫生安排我轉到耳鼻喉科。耳鼻喉科醫生給我安排了甲狀腺B超,B超上看到一個結節,並不突出。醫生的診斷還是扁桃體炎。醫生給我換了一種抗生素葯,2天後,退燒了。又觀察了2天,我吞口水終於沒有痛的感覺了。

於是,第9天,我出院了。出院時,護士讓我1個星期後再來複診,5個月後再來B超。

2017年11月1日

私家名診所2小時,看出了我病因

剛進11月,我又感覺喉嚨不舒服。自出公立醫院後,我就一直懷疑吞口水與以前不一樣,但怎麼不一樣,又說不清楚。有了上次的經歷,不想再去公立醫院了。

2年前,我購買過一份香港友邦公司(AIA)的「CEO全球(除美版)高端醫療險」,自己一直都身體健康,沒想過要使用過這份保險,這次應該能派上用場了。

我在友邦公司的「網路醫生」名單裏查找耳鼻喉科的醫生。所謂的「網路醫生」名單,是友邦公司在香港所認可的醫生名單,如果找這個名單內的醫生治療,可以更快得到賠付。我比較了一下,選擇了位於中環的許醫生。打電話到許醫生的診所,跟護士預約了一個時間。

至今還清楚地記得那天所有的事情。

由於身體不舒服,我穿得很隨便,不像候診區裏的其他人。護士問:「你有沒有保險?」在香港,到私家診所就醫,這是常規的問話。我回答:「有,AIA的。」護士說:「我們不接待一般保險的客戶的。」我說:「我是高端醫療保險。」護士問:「是CEO嗎?」我說:「是的。」護士馬上親切地說:「那麻煩你出示一下你的身份證,先登記吧。」

我尋思,原來友邦公司的CEO高端醫療險這麼出名,護士隨口就說出來了。令我有點驚訝的是:「CEO」看醫生時,竟然成為了一種身份標誌。

後來我才知道,許醫生是耳鼻喉方面的專家。他的診所所在的寫字樓裏都是很「高大上」的一些名醫。經常光顧的都是一些有錢的外國人、中環的金領和高管們。

許醫生耐心聽完癥狀描述,安排了3個檢查:甲狀腺B超、囊腫穿刺、抽血。香港的私家醫療服務,分得很細。專科醫生只是看診,各項檢查要在專門做化驗和檢查的醫療中心去做。許醫生給我安排的這3項檢查,在他辦公室對面的一幢大廈裏。

3天後,3項檢查的結果出來,直接送到許醫生診所。我按時去見醫生。許醫生詳細解釋了化驗報告:B超,看到左右兩邊各有一個結節,左邊結節裏還有一個小囊腫,而不是公立醫院醫生所說的只看到的一個結節,公立醫院也根本沒發現小囊腫!

我萬萬沒有想到,同樣是B超檢查,這樣一個原本是客觀的通過器械的檢查,公立醫院與私家診所的結果,居然會有差異!在公立醫院的B超檢查,大概是5分鐘;在私家診所的B超檢查,大概是15分鐘。這10分鐘的差距,可能就決定了對一個疾病的診斷的差距!

許醫生說:從穿刺的結果,看不出囊腫是良性還是惡性,各有50%的可能性;B超可以看出結節周邊的血流不一樣,不能排除是惡性。綜合評估,他建議我做手術切除。

當聽到這個囊腫有可能是惡性時,我一下子就懵了!一點小小的喉嚨不適,一個之前的醫生說的「扁桃體發炎」,居然是惡性腫瘤,是癌症!雖經常聽到有人說癌症,但我從沒想過,癌症現在距我如此之近。一下子忍不住,我坐在那裡大哭起來。我還這麼年輕!我未來還有很多打算!我真沒有什麼別的什麼毛病啊!

50多歲的許醫生非常溫柔地、慢慢地、細細地跟我說:「你不要擔心,應該沒事的。」旁邊的護士輕輕地撫摸著我的手臂說:「李小姐,不要擔心,醫生說沒事的,沒事的。」我哭著反覆問:「如果是惡性的,我該怎麼辦?我該怎麼辦?」許醫生不得不耐心地反覆給我解釋。那20多分鐘,我一直哭,他們一直安慰我。那麼多年的看病經歷,這是我第一次感受醫生、護士的溫情與溫度。

等我稍微平靜下來,許醫生跟我說:如果做手術,有幾個醫院可以選擇:養和醫院,港怡醫院等;他在這幾個醫院都做手術。香港的醫療體系與內地不一樣:私家醫生平時在自己的醫療中心或診所看門診,若需要手術,就去與他合作的醫院做手術,或者他也可以轉介患者到醫院由其他醫生做手術;每個醫生,一般都與幾個醫院合作。

許醫生問我去哪個醫院方便。我住在港島,選擇去養和醫院比較近。許醫生跟我說了兩種手術方案:第一種,在脖子上做,優點是癒合較快,缺點是可能會留下疤痕;第二種,經下脣做,優點是不會有看得見的疤痕,缺點是癒合的時間要略微長一些。

離開診所時,我一直還深陷入於痛苦與糾結中不能自拔:是良性還是惡性?到底是不是癌症?要不要手術?手術不成功會不會死?應該選擇哪種手術方案?出了診所的大樓,望見明晃晃的太陽,讓我暈眩。香港並不寬闊的街道邊,花壇裏一株灌木小樹,正被風吹歪了,在那裡搖搖晃晃,就如此時的我。平常的人與事,原來都是如此的脆弱。

2017年11月21日

MEDIX與養和醫院

怎麼辦?怎麼辦?我可以問誰?我一邊慌亂,一邊又告訴自己:不能慌亂。雖然我相信許醫生,但還是想得到更多一點的確定,哪怕再多一個醫生的意見,心理才踏實。我突然想到了購買「CEO」時瞭解到的一個附加服務:MEDIX。MEDIX在香港與友邦保險合作,所有購買了CEO的人,都可免費享有MEDIX的服務:諮詢他們,尋求第二醫療意見。

我上了MEDIX的官網(medix-global.com),找到撥打MEDIX的電話(+852-3896 0500),說明瞭情況。接電話的人非常耐心地聽了我的癥狀描述以及過去2個月的看病經歷,讓我把檢查報告發到一個指定郵箱,說他們會有專業的醫療團隊來一起看報告並給出意見的。

3天後,MEDIX的醫生給我回電話了。他們所說的,與許醫生給我的意見一樣,也是建議做手術。這個醫生也給我解釋了兩種手術方式的異同。有了MEDIX的醫生的再次確認,心理踏實了,我決定儘快做手術。

除了自己的病,我又有些新的害怕:香港私家醫院的收費,是出了名的貴!花費太高超出負擔能力怎麼辦?友邦公司針對CEO高端醫療險的客戶,有一個專門的熱線電話(852-2232 8870),24小時有人接聽。可以諮詢要怎麼預約醫生,甚至可以讓他們幫忙預約醫生與醫院,還可以問怎麼理賠等問題。一般人,即便不是客戶,也能撥打,去了解這個產品。我打電話過去說明自己情況。幾個小時後友邦公司回復了我,問我要約哪個醫院,想在哪個醫院手術。

2017年11月21日,我住進養和醫院。手術很順利,大概20多分鐘。切除了囊腫以後,立刻送去做病理切片,半小時左右,結果出來,顯示是良性,可以保留甲狀腺,不用進一步切除。醫生就縫合好了傷口。全過程大概兩個多小時。

謝天謝地,囊腫是良性的!我的甲狀腺也保留了,不需要長期服用甲狀腺藥物。

我買的CEO全球(除美)版的,是可以入住私家病房的。但當天,養和醫院的私家病房滿了,我住了半私家病房。所謂私家病房和半私家病房,區別在於:半私家病房每人有自己獨立的房間,2個人共用一個洗手間;私家病房有自己獨立的房間,獨立的洗手間。私家病房的費用會比半私家病房的高些。

住進醫院的第一天,MEDIX居然派人給我送來了果籃和鮮花。

第二天,醫生就說,可以出院了。出院一個星期之後,我去中環許醫生的診所複診。許醫生說恢復很好。

2017年11月21日

友邦+MEDIX:普通人可享受頂級醫療

出院以後,我向友邦公司申請了理賠。在養和醫院2天1夜的住院和手術,共花費11萬多港幣,公司全部理賠。手術前在許醫生那裡的問診、檢查,以及術後的幾次複診,每次醫生開的葯和給我用於貼傷口的美容帖,也全部賠付。當然,這中間扣除了我所選擇的「墊底費」。我購買的CEO是選擇的有16000港幣(2000美金)墊底費(相當於國內的「免賠額」或者「起賠額」)的版本。有墊底費,保費會便宜很多。

通常醫療險的理賠,最快的是2個工作日可以完成;慢一點的,可能涉及到調查是否有過往病史,時間就長一點。我的醫療險,由於生效只有2年,屬於較快進入理賠的,友邦公司對我的過往病史進行過調查,約10天左右,我就收到了理賠支票。

【這是友邦的理賠支票】

距離手術到現在,大概8個月,我的傷口恢復很好。我依然還在貼著美容帖,但撕下美容帖之後,基本上看不出來脖子是做過手術的。

【醫院和醫生開的美容貼】

【撕下美容貼以後,是這個樣子】

這場病,我去過公立醫院,也去過私家醫院,對兩種就醫體驗有強烈的對比:

公立醫院:治療免費,但病人太多,排隊等候太久。第一次看急診,也等候3小時。之後在院內的檢查,都要排隊等。住院9天,沒有能檢查出問題。B超檢查時,醫生不會像私家醫生那樣仔細看。當時只是做了B超和驗血,沒有安排穿刺檢查。個人感覺是,公立醫院不只診斷沒那麼準確,更重要的是耽誤了時間。耽誤了治療時間,可能性命攸關。

私家醫院:費用很高,病人較少,服務一流。不管是在許醫生的診所,還是在養和醫院,都能感覺到自己是一個被醫護人員耐心、細緻照料的患者。醫生具有強烈的服務意識。讓病人感覺到被關心,很溫暖,很感動。面對自己未知的疾病,不再那麼害怕、恐懼。

以前在內地的時候,經常看新聞上說,孫儷、李小璐,生孩子看病都去諸如北京和睦家之類的高端私人醫院,感覺那是明星們有錢人才可以享有的待遇。沒想到,在香港,我每年只花約1萬港幣,購買了這份「CEO」,就享受了明星般的待遇!

2018年07月26日

高端醫療險的幾點心得分享

險些從鬼門關晃過一趟,歸來非常唏噓。慶幸自己2年前購買了這份保險,因為它,我前後享受到了一系列的安心:

1、在友邦的醫生名單上找到了耳鼻喉科的專業程度很高的知名醫生——許醫生。專業的診斷確定了我的病因,沒有耽誤治療。

2、與MEDIX的專業團隊溝通,獲得了更多的信息,內心踏實。不管是在看病過程中,還是手術前後,有任何問題隨時就撥打給MEDIX,找人解答。出院以後,連續5個星期,MEDIX的醫生都給我打電話跟進,問我恢復得怎麼樣,有沒有什麼不舒服。專業人士在給予支持和指導的感覺,讓人倍感放心!這是家人、朋友給不了的。

3、友邦公司CEO專線可以為病人預約醫院與醫生,安排住院。自己完全不用操心,完全不用考慮要不要託付別人的問題。

4、出院後,順利理賠。我的所有開支(包括一直使用至今的「美容帖」),除去「墊底費」,全部報銷。除此之外,住院2天,還有每天100美金的「住院津貼」。也就是除了報銷掉開支,還領到了額外的誤工費。

人在生病時,最需要的和最擔心的,其實就三點:其一,錢。我是否有足夠的資金來支付高昂的醫療費用?其二,信息。我怎樣找到最專業最對症的醫生?其三,怎麼辦。怎麼才能順利去看病治療?

友邦CEO+MEDIX,簡單概括起來,其實就是:免費看病+安全感+便利。

如果說,疾病是一個啟示,它提醒你要改變你的生活方式與心態。那麼,我應該感謝這場疾病。

如果我的這次求醫經歷的分享,能夠給更多的朋友一些有用的信息,讓他們在面臨疾病時也有更多的選擇與資源,讓他們知道最頂級的醫療資源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那麼,我就覺得這是我最大的福報了。

感悟

經歷過生死危機,才明白生命的價值與活著的尊嚴需要用現實途徑取得。

其他參考文章:

《香港的高端醫療險,服務高端價格親民》

蒲公英

財富管理及保障經理

香港保險一哥的持牌直屬代理人

以專業人才引進入港

已居港工作生活十多年

入籍永久

熟悉香港的金融法律和社會文化

家中持中港兩地的多份保單

以親身經驗和教訓

一起為您和家人築起安全的堡壘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