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習慣性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是一場以愛爲名的兇殘鞭打

“慾望”、“慾望被覆蓋”以及“慾望被強姦”

文/孫雪崗


——宇宙中的黑洞 吞噬一切靠近它的物質 連光也逃不過

家長習慣性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是一場以愛爲名的兇殘鞭打

我這裏所使用的慾望,更接近英文裏的desire,是一種由主體發出的、希望可以被客體滿足的渴望或期待。

當慾望不能被滿足的時候,主體就會處在一種焦灼的狀態中。並且,會體驗到一種巨大的空洞感。

於是,滿足慾望就成了,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追逐物質享受、進行創造的基本動機。簡單的說,就是我們活下去的一個基本的驅動力。

當慾望不能被滿足的時候,主體就會迫不及待的去尋找一個客體,去填補內心的空洞。

比如,買車、買房、買手錶、買包包等等。買奢侈品和裝飾品,其本質,基本上買的是對慾望的滿足。但慾望,是永遠不能真正被滿足的。空洞是永遠不能被填滿的。

家長習慣性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是一場以愛爲名的兇殘鞭打

01

慾望的滿足方式


有兩種滿足方式。


  • 不斷地追逐


例如,不斷的買買,不斷地去追求成功、更高的社會地位、做更大的事業等等。

要麼用現實中的物質去填滿它,要麼用心理的等價物去填滿它。這種方式,基本上是靠外在的具體物質或者內在心理的等價物去滿足,我們可以稱爲:一個物的具體的滿足。


  • 緊緊抓住一個人,跟TA在心理上融合


這種模式,主要是見於母子關係,有時候也會在成年人中間出現,常見於戀人和夫妻等親密關係中。

這種融合,常常是母親通過覆蓋孩子的慾望來完成的。簡單的說,就是母親佔據了孩子的慾望。


比如,孩子還小的時候,在嬰幼兒期,可能還不太會說話,他偶然表現出對於畫畫的興趣——

他可能會好奇畫筆,於是爬過去觀察畫筆,用手抓取,填到嘴裏嚐嚐。然後不知道怎麼的筆帽被碰掉了,他拿着筆到處亂畫。

這時候,媽媽恰好看到了,有可能很巧合的,他的塗鴉有一點像某些東西的圖案,比如,像一條魚,有身子有眼睛。媽媽就會很興奮,會說:我的兒子真是個天才!將來一定會成爲梵高、畢加索!

接着,她逢人就會誇讚自己的兒子喜歡畫畫,有繪畫的天賦,還不會爬的時候就會畫畫了!他兩個月的時候,自己拿着畫筆畫了一條魚,活靈活現,有眼睛有尾巴,還有魚鱗。許多小孩子學好幾年都不一定能畫的這麼好!


這樣,在家庭中一個神話就被創造了。

於是,在這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會誤認爲,自己是被上帝選中的。他的媽媽也會給他買許多繪畫的工具,上繪畫的輔導班等等。

母親就是這樣,一步步將孩子的慾望覆蓋、佔據己有,這樣孩子在繪畫的事業上取得的每一步的成就,就都是自己的成就,都是對自己自戀的滿足。

這種時候,孩子已經不是一個獨立的主體,而是用來滿足慾望的客體。


02

不能消化情緒的媽媽們

有不同的排解方式


如果,媽媽內心有很多不能消化的情緒,通常也有幾種解決的方式。


  • 軀體化


就是情緒不能被體驗,於是它就被轉化爲一種身體的感受,發展成爲一種身體的疾病。

現在醫院處理的絕大多數慢性病,往往都有心理因素。這樣的人,平時對自己的感受都比較隔離,他們往往不太能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 往外走,把情緒的張力外化、人際化


在生活中,總會有這樣的人,大家都不太喜歡他。一般都會比較躲着他,不太想跟他有任何私人關係。

我相信,幾乎每個單位裏,都會有一兩個這樣的人,就是會成爲被大家排斥、疏離的那一個。

這樣的人,在家庭中,往往也會搞的一地雞毛。比如,夫妻之間總是吵架、打架、惡語相向,對孩子暴力等。這些人際上的衝突,都是源於,他沒有能力在內心中形成一個心理的衝突。

內心的衝突常常是:我想要這樣,但又有一個聲音說——你不能這樣!或者我想要這樣,但我又很猶豫,拖着不想幹。

這樣的內心掙扎,往往會讓我們覺得很痛苦、難以忍受,有的時候希望找個人聊聊希望能緩解一下。心理諮詢中很多的來訪者,就是這類在承受着內心衝突痛苦的人。

但我們前面描述的這類人,他沒有能力承受一個痛苦,甚至都很難形成一個痛苦的感覺。他們稍微有一點痛苦的感受,就會被非常快的投射出去,轉變成一個人際關係的衝突。

家長習慣性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是一場以愛爲名的兇殘鞭打

03

孩子會在無形中

承受媽媽排解的情緒


有一類媽媽,她們同樣不太能承受痛苦,但她們也不太能承受一個糟糕的人際關係,她們不太願意看到自己的關係,是一地雞毛的。

所以,這樣的人,往往會有一個看似正常的人際關係,比如,跟老公關係平平穩穩,跟公婆也沒紅過臉,同事關係雖然疏遠,但也算說的過去。

這樣的媽媽,不能把內在的痛苦轉化爲人際的衝突,她該怎麼辦呢?準確的說,是一些尚未成型的痛苦的感覺。

那麼,她怎麼去處理她的痛苦?她會通過強姦孩子的慾望,來釋放自己的不舒服的感覺。

怎麼理解“強姦孩子的慾望”?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景?


想象一下,你做了一個泥塑。你滿心歡喜的拿給媽媽看。

媽媽會說什麼呢?

她會問:“啊,寶貝這是你做的嗎?真棒!你做的是什麼啊?”

你可能說:“我做的是張飛見劉備。我想表現他們兄弟之間的情誼,那種久別重逢的激動之情。”

媽媽會說什麼呢?

“啊,真不錯!寶貝,你的想法很棒。但其實,關羽和劉備的關係更爲大家所熟知。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是一件多麼義氣的舉動!你不如做關羽見劉備,這樣,你的主題極容易被大家理解,又能表達'義氣'這個主題,因爲關羽是義氣的象徵。你的主題更容易被大家接受,而你的立意也更豐富了。豈不是很好?”

於是你的泥塑《關羽見劉備》被放在家裏最顯著的地方。


媽媽強姦了你的慾望,既能處理自己的一些不能容納的情緒,又滿足了自戀。她感到心滿意足,生活很美好。

而你總覺得哪裏不對,似乎又說不出到底哪裏不對。

家長習慣性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是一場以愛爲名的兇殘鞭打

04

看見人際互動的本質

是爲了成爲更好的自我


上面我花了一點時間,對“慾望”、“慾望被覆蓋”以及“慾望被強姦”的現象做了一些分析說明,並不是爲了將矛頭指向對媽媽的批判。

而是希望,遇到類似情況的人,能看清這種人際互動的本質。從而可能會產生一個改變這種處境的慾望。

這樣,一個新的屬於自己的慾望,就有可能於此誕生。

如果這篇文章被你看了之後,成爲你回去跟父母糾纏的武器,我將會很失望,因爲,這完全違背了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


-END-

作者:孫雪崗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百誠釋心專職心理諮詢師,個人體驗超過300個小時,個體諮詢累計2000+小時,帶領動力團體600+小時。


如果,您有婚姻、親密關係、親子教育、個人成長、自我探索、職場心態等方面的心理困惑,歡迎參加由百誠釋心舉辦的“自我探索”心理公益沙龍——【自我探索 | 釋心匯心理公益沙龍】(時間爲2019年04月14日(週日)9:00-10:30,本次活動僅限16人,每人只需19.9元!)。

您可以在這裏,向我們的諮詢師提出問題。這次沙龍不僅僅可以爲您答疑解惑,還可以爲您的困惑指明方向,讓您實現自我的成長。

點擊下方“瞭解更多”,即可瞭解沙龍詳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