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民”的觀念是早期道教中對信道者的特殊稱呼,種民觀念在道經中主要存在於兩處,一是在《太平經》中,一是在六朝時期的道經中。

  何謂“種民”?從字面意思看,“種民”應當是民的一種分類,屬於民的一種稱呼。

  對信道者的特殊稱呼(資料圖)

  《太平經》關於“民”的說法有很多,如人民、萬民、兆民、生民、國民、凡民等,這些關於民的稱呼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都屬於被統治者,處在社會的低層,是普通的民衆階層。

  而“種民”卻與一般的民衆不同,它不是特指人的社會身份和階層,而是指具有道教特色的人們追求的一種人生境界,是道教信衆修煉的一個目標。

  種民是一個泛化的概念,它使用了“民”字,表明其具有廣泛性,並且與民衆有關係,是一般人經過修煉能夠達到的境界。

  種民也分爲多種不同層次,“種民智識,尚有差降,未同浹一,猶須師君。君聖師明,教化不死,積煉成聖,故號種民。”意思是,種民的智力和知識,有一定差別,不完全相同,還有賴於師君。

  在聖君明師的教化下,才得以長生,積煉成聖,所以稱爲種民。

  《太平經》從“智識”上對種民進行了層次劃分,聖人是種民的最高層次,賢人次之,而長生長壽之人則是最基本的。

  從“積煉成聖”而稱爲種民的思路進行分析,可以看出,“聖”是種民的品格,也是追求的目標。

  其外在表現是長生長壽,而內在屬性則是“積善”(資料圖)

  無論種民有多少層次,都有其共性,有構成種民羣體的基本條件。種民必備的條件有兩個,其外在表現是長生長壽,而內在屬性則是“積善”。

  具有善性是種民的本質,只有積善者才能成爲種民。《太平經》認爲,人性本有天地自然之性與神性,因此有人性本善之價值趨向,

  亦是《太平經》肯定人之所以爲人的基本價值,從此種超驗而形上之天賦發端,人秉此天賦,順和陰陽五行、天地之道即可“得救”然而若不愛惜此天賦本性而違逆天地之道,即是”罪人”,是無法被拯救的。

  在紛繁複雜的世道中,只有積善者才能成爲種民。善與惡是兩種對立的社會現象,也是兩種不同的人性。“興善止惡”是《太平經》的基本善惡觀。

  《太平經》把兵、病、水、火視爲社會的“大惡”,認爲三皇五帝以後,戰爭、瘟疫、水災、旱災,頻繁出現,都由於衆民心身不正,破壞五德,縱任六情,肆意逞兇施暴,相互侵逼欺凌,以至陰陽失序,災禍接連不斷,無數惡行橫行無忌,導致社會一片混亂。

  惡行對社會危害極大,不“止惡”則社會就不得安寧,國家就沒有出路。如何“止惡”呢!主要靠“善”,只有善的力量,才能消惡止惡。“大惡”的出現和影響程度,要視人們的“善”性而定。

  “災有重輕,罪福厚薄,年地既異,推移不同,中人之中,依期自至。中之上下,可上可下,上下進退,升降無定”。

  因此,要避禍免災,就必須“除兇民,度善人。善人爲種民,兇民爲混齏”。這裏把“兇民”與“善人”相對應,指出“善人爲種民”,進一步揭示了種民的根本特徵。離開了善性,人就會成爲“兇民”,變成“混齏”。

  就這一點,可以說種民就是善民,善是種民的基本屬性,無善則不能稱其爲種民。

  修善積德(資料圖)

  雖說種民是人生的較高境界,但普通人只要“積善”到一定程度是可以成爲種民的。

  不僅如此,神、人等級地位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修善積德,是能夠逐級上升的。

  “奴婢順從君主,學善能賢,免爲善人良民,良民善人學不止成賢人,賢人學不止成聖人,聖人學不止成道人,道人學不止成仙人,仙人學不止成真人,真人學不止成大神人,大神人學不止成委氣神人”。

  可見,學善修善能改變人、提升人,造就理想人格。因此,聖王德君應“舉善者爲種民,學者爲仙官。設科立典,獎善杜惡,防遏罪根”。

  總之,種民是具有聖賢的品質,長壽的身體,積善行善的心性,遵奉神仙信仰的人。《太平經》希望人人都能成爲種民,提倡人們要“長爲種民”、“永爲種民”。

  種民理論的核心是教導人們積善行善,做有益於社會的人。

  這一理論反映了廣大羣衆要求社會安定的願意,對促進社會的和諧具有一定意義。

  (編輯:西銘)

  聲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