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台南第一印象就是小吃,吃的確對台南人很重要,但是大家對台南小吃真有深入認識?何以台南小吃如此獨特?除了大家熟知的擔仔麵、蝦捲,還有什麼是隱身在巷弄中而且即將被人遺忘的?

我們收集的列表,經過再次深入搜尋又得到不少資訊(從182項,增添到202項),但也是偏向容易取得或是普遍可以吃到的。又針對它們的獨特性與歷史軼聞去蒐集資料,也發現一些還存在,但是製作者已經拒絕傳承的窘境......我們真要讓這些傳統美食消失不見嗎?

列表搜尋。傳統市場鄉野調查紅豆口味米糕栫,可以在傳統市場上偶而見到。前一陣子和自己的母親聊聊她曾經吃過的、懷念的味道,聊著聊著她忽然說出"椪舍龜"這個名詞,我聽都沒聽過,而且還有人在做!是台南獨有的糕點。她馬上又很積極的到店裡去訂了20個,藉此機會再嚐嚐懷念的古早味,而我也有幸可以品嚐到、並找到這即將絕跡的美味糕點。它就隱身在北區總爺老街巷弄內仍然堅持依著古法,大灶木屑、慢火蒸製。

是否,因為做工繁複,所以無人想傳承;又是否,人們飲食習慣改變,已經刻意要讓它們消失?我們一直怕趕不上國際腳步,力求快速簡便,卻反而讓食物味道的層次越來越少。我們引以為傲的美食經過商業化、企業化的包裝之後,故事性是否還可以繼續?不知道身為台南一份子的我們是否有發現,當觀光客越來越多,文化食的層次感卻正在漸漸的消失....。

我們的力量真的太小,很希望可以再尋回那一些美好,保留它、傳承它。真無法傳承,也應當為它留下一些記錄,好可以讓後代子孫有跡可尋,甚至再次重現光華。

米糕栫、九豬十六羊、榭榴包、摩呼必糕、沙西餅/柴梳餅…等等,這些都是民國50年以後出生的台南人自己都不太熟悉的食品,我們將它們找出來了。只是,列表上一定還有遺漏的品項,盼望,我們一起來將他們找到。歡迎大家提供任何細微的資訊,我們將努力的為它們記錄。

如何提供資訊?
1. 在臉書這裡留言
www.facebook.com/discoverphoenix
2. 在【列表搜尋。收集到的台南地方美食】討論文裡留言
http://discoverphoenix.pixnet.net/blog/post/81398771
列表搜尋。傳統市場鄉野調查上:大灶木屑、慢火蒸製 下:紅龜粿與椪舍龜



列表搜尋。傳統市場鄉野調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