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只是設計著放便,實際上現在的Ryzen的4核,6核也兩個四核CCX拼出來,但是各自屏蔽1或者2個核心而已。如果從CCX角度來看,6核的Ryzen實際上一個CCX只有3個核工作,1個核屏蔽


因為晶元長這樣

你可以挖掉一塊嘛

多出來的空間你怎麼辦?

你看行不?

晶元寸土寸金,多出來的地方就是廢硅的說,如果你是按摩店,牙膏你會浪費這空間麼?而且浪費空間搞了個鬼,為啥不多加一個核心,性能更強消費者也喜歡

至於AMD Phenom X3那是當年噁心牙膏的戰略。當年這個玩意出來比牙膏的雙核核多,比它的四核便宜。你看後面還有這這麼玩的嗎?

偷偷觀察了幾天,受不了了,還排三行,cpu核之間不通信嗎?不訪問內存嗎?知乎現在....唉

最最最簡單的cpu拓撲形式cpu核要通過匯流排訪問,一般兩組公用一條匯流排。搞成三排你試試延遲炸不炸,成本炸不炸。同理只屏蔽一個也會導致上下兩排延遲不同步(影響數據交互),為了將就,會把匯流排延遲協調。如果不這麼搞上下的負載不均衡,你等著起飛吧。還不如下面也屏蔽一個使上下同步

當年的AMD Phenom拓撲結構要簡單得多

中間那一長條就是匯流排,四個核心直連匯流排你屏蔽掉一個(那個藍色)當然可以。說三核心可以橫著放的你當按摩店是笨笨啊。匯流排不要錢啊

為啥牙膏不行,你看看一代酷睿4的拓撲

膝蓋想都知道


其實,CPU,很多都是靠屏蔽來降級賣的………………將不良品屏蔽掉不良的核心,降一級變成低一級的產品銷售………………譬如ryzen兩個ccx 8個核心,那麼6核的2600就是屏蔽掉不良的兩個2700核心下來的………………intel其實也有一樣的操作………………這樣可以處理掉不良品,降低成本,同一條生產線就可以生產不同銷售級別的cpu,簡單來說,就是,這樣,比較,賺錢………………


這個問題分幾個方面:

1、空間利用率。其實所有的CPU你都可以看成是1個核心,整一個核心涵蓋了各種功能,而每種功能都是一顆專門的小晶元來負責,對於這種架構,提升製程的同時,為了保證最大限度的空間利用率,把主要晶元對稱設計,你想想,方形的CPU主體上最省空間的是不是就是小方塊,邊邊角角都能用起來?

2、架構需求。基於第一點出發,目前幾乎所有的微處理器,包括X86架構和ARM架構的處理器,全都是以對稱性來做架構設計的。例如AMD改進的CCX架構,這種對稱性的架構非常利於降低延遲、減少核心面積。

3、有回答說A8X是三核產品,的確這是個特例,而導致這個特例的原因是什麼呢?

是性能和發熱量的妥協。

A8X因為製程和頻率的雙重問題,導致發熱量非常大,很容易造成設備高溫降頻。同時,被動散熱的移動、平板設備,高溫下的續航能力也受到很嚴重的考驗。蘋果又想提升性能,又不想被說超雙核的冷飯,不得不採用奇怪的三核心架構。我沒有去找架構圖,我猜測應該使用的類似Ring Bus的核心組成方式,這無疑是一種設計上的妥協。

4、數據交換的需要。這個方面比較硬核,我也不敢瞎逼逼,就說一點我所瞭解的。為了平滑的達成更高的運算效率和需求,也為了拓展更新更優質的指令集(你可以理解為讓CPU更快處理某種特定數據的方法),最穩妥平滑的方法就是採用偶數個處理核心。這點可以參考為啥AMD的蘇媽敢說AM4介面可以用到2020年(供電類問題不考慮),而INTEL的主板針腳和定義基本上是一個製程變動一次,因為INTEL為了提升效率使用了Ring Bus架構,缺點就是隨著核心數的提升,要重新規劃核心的匯流排佈局,導致主板針腳需要重新設計,無法平滑升級。

那又有人會說了,INTEL也還是按照偶數核心來推進CPU的呀,沒錯,請參考第一點。

5、我個人推測的一些原因。偶數個核心或者說對稱性結構有個顯而易見的有點:發熱的可預測和均衡性。無論是2/4/6/8或者更多核心,只要按照對稱性排布,在負載均衡的情況下,CPU各個部分的發熱都是差不多的,這種均熱板一樣的結構利於製造散熱模塊(INTEL的牙膏散熱不提)。另外,對稱性也大大降低了電路蝕刻難度,顯著提高良品率。

以上。


數字電路設計生來喜歡偶數,尤其喜歡2的整數次冪。

奇數或者非典型偶數(比如6)一般都是做成典型偶數個然後屏蔽一部分搞來的。

直接做成原生的大於1的奇數個也不是不行,搞設計的不喜歡罷了。搞2N個核的時候,一邊放N個核,然後鏡像一下,中間填上interconnect,完活了;搞2N+1個核的時候,這個+1很不好弄啊……


這不是技術路線問題, 而是很現實的工程問題.

從 IP 核的設計到具體器件的佈局也是一個非常難的工程問題, 這個就看每個廠的設計能力. 哪怕 TSMC 7nm 一定成都上已經能夠超過現階段的 Intel 10nm, 但是就器件擺放的水平來看 Intel 超過 TSMC 是沒問題的.

Xeon Scalable 的官方顯微攝影和結構圖

Pixel Visual Core 的官方顯微攝影

Apple A12 自家的顯微攝影

商業宣傳圖

有奇數的時候.....

比如Athlon x3,Xbox360的CPU


/有個叫ivb-ex的東西,原生15核,內部環總,3條qpi,三個簇,一個5核,部分e5 v2和部分e7 v2用

ivb-ex的特點在於他是原生15核,這一點與所謂的x3軟屏蔽核心不同,只有資深玩家和伺服器工程師纔可能接觸得到

剩下的,其他答主已經答得很詳盡了


蘋果不配擁有姓名嗎....a8x就是3核心處理器,AMD過去也出過3核心的


為什麼是偶數核心其它答主已經解釋過了,不過確實有原生三核的CPU

蘋果的A8x,這也是我唯一知道的,除單核處理器外,原生奇數核心的處理器


很簡單的問題,你會浪費晶圓上的空間嗎?

如果是同樣大小的核心

CPU除了0、1、2之外一般是合數

奇數核比如3×3 3×5之類的

偶數核2 2×2 2×3 2×4 2×5之類的

另外一個原因

3核比2核理論上強50%

5核和4核理論上強25%

7核和6核理論上強16.6%

....

所以CPU奇數核一般只有3核

至於大小核心設計

奇數核SOC多的是,但是晶圓每個空間不能浪費,一般是鋪滿的

最後一個原因,大家都是用二進位的人,你來個奇數可能逼死強迫症


因為小奇數除了1全是質數啊,9和15隔壁正好是8和16這麼美的數

東西長得方一點有利於減少距離和增加連通性,二維「4連通」,三維「8聯通」,越方邊界效應越小,維度帶來的優勢越大。

怎麼方呢?質因數分解……


不瞭解具體的方面

只是個人認為,核心尺寸都一樣,放奇數個核心佔據的空間大部分也能再多放進去一個……成本已經那麼低了,多放一個就算當冗餘不也是變相提高良品率了?

比如下面這張圖,這麼一塊空間裏這麼放8個,還是7個、5個、3個、1個都無所謂啊ˉ\_(ツ)_/ˉ,而且佈局不變的話隨便摘掉一個核心對於整塊基板都是異形的,這種高速的地方,設計也一樣不方便啊ˉ\_(ツ)_/ˉ,少個核心的錢可能還不夠填這個設計板子的錢keng


單數也有啊,AMD就賣過三核心的CPU,那是四核cpu壞了一個核,屏蔽掉這個核當做三核心來賣。所以纔有所謂的開核


從零開始算的話,那就都是奇數。


AMD速龍X3這顆3核CPU瞭解一下?


最常見的Xbox360是三核的。。。


怎麼啦,三缸發動機還沒有鬧夠,又想要三缸CPU啦,寸土寸金的地方,當然要合理利用,4缸CPU是底線,6缸CPU才真正平順,8缸CPU才穩如老狗,至於10缸,12缸,那是有錢人的玩具。


其實這個問題提的不對,一開始cpu核心都是1個,是奇數,後來吧,發現一個不夠用,用兩個cpu吧,不太實用,就擠了一下,把cou擠到一起,說是一個,其實不能算是一個了,只不過顯示的不一樣。


via nano瞭解一下

現在沒人用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