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各位朋友有注意到這一期的商業週刊,一定會發現這期的封面主題是:政府帶頭漲 通膨發威 房價失控飆高

壹週刊封面

不曉得各位朋友有沒有發現,臺灣政府在房市上不斷矛盾的政策? 臺灣政府在2011年6月為了過高的房價而推出奢侈稅,當時的臺灣民眾以為過高的房價將會獲得舒解,在高興沒多久後,政府又推出了讓人"看似"有幫助的房市政策,例如安心成家等貸款的綜合貸款上限為720萬,現在還有某間銀行推出了40年的房屋貸款,這些政策看似在幫助買不起房子的一般受薪階層,但其實卻帶給一般民眾巨大的傷害。

在自由經濟市場下(意指沒有任何政府政策幹預的市場),任何東西都會因為市場的競爭,而越來越便宜、越來越好,例如3C產品,傳統工業,傢具等等,而一但有了政府的幹預之後,這一切都會變了調,就像學費、醫療、房市一樣,這樣說各位朋友或許無法理解,以下將針對學費,醫療,房市來為大家簡明扼要解釋一下:

學費: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大學畢業學生有四成以上都揹負著學貸求學?在政府與大銀行互相搭配得利的情況下,學貸開始風行,學費太貴?沒關係,現在有助學貸款!只要分期付款,不用擔心念不起大學,所以學費才會越來越貴,反正到了最後大家都可以透過學貸唸的起,出社會之後再慢慢還就好了!但是教學品質有變的更好嗎?絕大部份並沒有,反而更差,為什麼呢?如果大家把學校想像成眾多且提供同一商品而互相競爭的公司,每間公司如果現在沒有政府的政策幫助,勢必要提供更好的商品(老師),更好的服務(教育品質),更低的收費(學費),來吸引客戶(學生),這就是自由市場,因為沒有靠山(學貸幫助),所以該倒的公司(學校)就該自行倒閉,這樣一來學校的品質難道不會變得更好?學費還會越來越貴嗎?

醫療:醫療一直是非常有利可圖的一塊市場,有了基本全民健康保險,我們都不用再害怕需要支付更多醫療費用,這是好事一件,卻也是壞事一件,好的是確實幫一般民眾省下了不少醫療費用,但壞事卻是一籮筐,醫院少收的費用勢必要向衛生署申請這些基本醫療的補償,長久下來,醫療體系不需要因為競爭而提供更好的醫療設備與品質,它們要做的就是大量吸收病患上門,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化的進行看診,然後不斷爭取醫療點數來申請賺錢,這樣惡性循環下的醫療環境,健保局註定破產,而臺灣人民會有更好的醫療品質與更好的藥喫嗎?臺灣的護士會有更棒的工作環境嗎?

房市:政府從2000年半導體泡沫以來,轉向不斷在房屋市場吹泡泡,就像學貸一樣,以政府做背書推出的房屋貸款越來越多、金額越來越高,而且貸款年限越來越久,這對民眾是好事一樁嗎?乍聽之下或許是這樣沒錯,但是隻要仔細分析一下,便會知道這對一般民眾是天大的壞事,而對投資客而言則會是天大的好事!怎麼說呢?貸款金額越來越高(可以炒的空間變大),年限越來越長(每個月要還的貸款金額變少),代表著投資客的成本越來越低,會炒房的投資客將大舉入場,不會炒房的一般民眾將眼睜睜的期待政府能夠再次出手相救,幫忙救救可憐的小老百姓,但政府會幫我們嗎?或許我們該問問自己,我們是否決定好要改變自己的頭腦了?

如果每個人都購買自己能負擔的東西,不隨便使用這些金融衍生商品(信用卡,貸款等)進行消費,我們的生活品質一定會變得更好,而不是淪落到現在必須不斷對銀行低聲下氣的窘境。

Truney這次翻譯的影片,同時也獻給每一位為生活努力打拼的朋友,願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足美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