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正演到轉折處,

下著小雨,李武雄在立法院出入處苦等林進益委員,與妹仔躲在黃色雨衣下,

有個小姐出來,試探性地問需要幫忙嗎?

 

螢幕畫面突然消失,

絕色影城的工作人員推開前門,要觀眾等候兩分鐘,

「實在非常抱歉喔!因為影片出了一點問題」她說

 

嘩然,應當是愛好文藝支持國片的觀眾開始騷動,

不爽   很不爽  非常不爽,兩分鐘內大家的不滿逐漸沸騰,

失去理性的臨界之際,螢幕畫面終於恢復:

林進益委員的辦公室  與政壇要人的合照  李武雄卑微的笑容  對話開始……

 

一個中間排的女生大聲發問:

到底怎麼了?他怎麼找到委員的?發生了什麼事?他怎麼找到委員的?

(影片繼續中)

影城工作人員大聲從前門回答:

就是這樣接,中間沒有發生什麼事,這段就是直接接前面那裏。

(影片還是繼續中)

 

接下來是奇怪的沉默氣氛,觀眾們為了銜接劇情選擇吞下憤怒;

李武雄面臨一場鬧劇開端前,我們便先他一腳踩了進去。

 

 

導演處理這個議題的企圖很明顯,親情不會是最終訴求,

父女重逢的戲碼就算上演,最終也沒有奔向彼此來個緊緊擁抱,

導演說,他很清楚他想拍的東西不是濃烈感人的親情電影:

父女相依為命、骯髒的住所、瑣碎的日常、搏命的工作,

令觀眾又感動又可憐地哭了,但也僅僅是 哭了。

  

  

  

 

比起從媒體或政治觀點來談這部電影,

吸引我注意的,其實是片中某些段落的線索,

這些細小的安排,支撐起這部電影的基礎信仰,堆疊出社會的現實脈絡,

對比武雄父女之渺小,殘酷中帶著希望,荒謬中自有堅定……

 

 

          敬神陣頭灑糖果時,妹仔拽在手上裝糖果的,是武雄的帽子

 

          屋頂上的早晨,小小水盆上兩雙腳交替踩著衣服

 

          李武雄深潛下水前,與妹仔小手的輕輕一握

 

          窗口捕來的蟹,配上米粉便是晚餐

 

          武雄野狼上的三寶:幫浦、繩索,還有妹仔……

 

 

就算是最簡單的故事,中間也不可能什麼都沒發生

那些純粹的時刻、平凡的細節、難以啟齒的理由,便是故事的全部,

你必須在自我的既視中讓出一步,用同感之眼看不同處境的人物,

武雄的憤怒才會變成你的,妹仔的兩年不語也才會令你哽咽。

 

我還是不完全相信電影可以改變人們,

但導演的天真意圖,成功地配合了有利的拍攝手法與技術,

或許已經動搖了某些人的心地,在既有觀點下承認了個體故事說話的餘地,

相對而言,社會邏輯運算下所得出的正義,卻可能存在著跳天橋都要抗議的巨大不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