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穆「才為人傑」,濟人於難,位及帥臣!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知道和了解一下李穆是何許人也?以及李穆有哪些功績足以讓後世銘記住他?為何李穆被後世稱之為「才為人傑」?李穆是我們今天的甘肅秦安縣人,是南北朝時期到隋朝時期的名臣、將領。

在永安三年的時候,宇文泰舉義旗起兵入函谷關,當時20歲的李穆便追隨於宇文泰,很受信任。宇文泰對李穆也是非常讚許不已,讓他隨侍身邊,出入臥室,當時沒有人能與李穆相比。在大同四年的時候,李穆跟隨宇文泰在邙山攻擊東魏的軍隊,宇文泰因馬中箭受驚而在陣前掉落馬下,宇文泰失去前進的道路,軍中也被擾亂,當宇文泰掉落地上將要被東魏的士兵追上時,當時宇文泰左右的人都散盡了,此時李穆下馬,急中生智用馬鞭敲打宇文泰的後背罵道:「下作的軍士!你的主公在哪裡,你要獨獨留在此地?」,東魏的軍士看到這樣的情況,認為他們兩人肯定不是宇文泰,於是就捨棄二人繼續往前追擊。隨後李穆把自己的馬給宇文泰,二人都逃脫了。宇文泰逃脫後,纔有後來的北周之興,後來宇文泰也對自己身邊的人說:「能成就我大業的,就是李穆這個人!」。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李穆是一個聰明機智講義氣的人。

在隋朝剛創立的時候,尉遲迥叛亂,尉遲炯派使者前去招攬李穆。但是李穆卻不為所動,便扣留了尉遲迥的使者,堅決支持隋文帝平叛尉遲迥,維護了隋朝時期國家統一和社會安定!

隋朝新立的時候,朝中有大臣上奏認為應當遷都。但是隋文帝楊堅因為剛剛登基,對此頗為猶豫不決。此時李穆上表果斷推動遷都長安,於是隋文帝楊堅聽從了李穆的意見。

通過以上對於李穆的分析和介紹,我們知道李穆是一個有才華聰明,對朋友和君主有情有義,以及有政治戰略眼光的一位政治家,同時李穆也是一個勇敢剛毅驍勇善戰的將領!

以上為本文的全部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圍觀討論交流!

北周、隋朝的名臣李穆在歷史上或許名氣並不是多大,但是這樣一個人卻是兩朝的恩人,早年時候救過北周宇文泰,後來又幫助楊堅建立隋朝,楊堅稱帝之後給與了李穆前所未有的恩典。但是強則易折,於是隋煬帝上位之後,李穆家族幾乎被滅。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聯刪,謝謝)

李穆的先祖是李陵,就是那個漢武帝期間,投靠匈奴的李陵,李陵及其後人們在投降匈奴以後,一直是在北方的大草原上生活,一直到了北魏年間,李陵的厚底啊子孫才得以重返家鄉,北魏末年時局動蕩,宇文泰在關中起兵,李陵子孫有三人都投靠了宇文泰,其中就有李穆。當然那個時候,李穆還只是一個不知名的小士兵,直到有一次戰場上李穆機緣巧合救了宇文泰,這才得以聲名鵲起,戰後宇文泰不僅重賞他,還賜予他免死鐵券。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聯刪,謝謝)

北周建立之後,李穆在宇文護的政權下並沒有得到重用,直到北周武帝殺了宇文護,李穆才重新又回到了政權核心,最後在北周宣帝死了之後,外戚楊堅和尉遲迥想要奪權,他們都派使者拉攏李穆,李穆斷然選擇支持楊堅,並且又上表請求楊堅稱帝,可想而知李穆為隋朝的建立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聯刪,謝謝)

但也正是因為楊堅的重視,李家在隋朝前期可謂是權利滔天,楊堅死後,楊廣即位,李家開始走下坡路了,除了被殺的子孫之外,其餘家族都被貶到了嶺外生活。


李穆,字顯慶,聰明機敏有氣度。宇文泰剛入關的時候他就跟隨在左右,深得宇文泰的欣賞。剿滅侯莫陳悅時,李穆三兄弟在原州城與其裡應外合,一舉打敗了侯莫陳悅,被授予都督。在沙苑戰鬥中,高歡戰敗,李穆提議應當乘勝追擊,擒拿高歡,但是沒有被宇文泰採納,因立功,授爵為公。

在邙山戰役中,宇文泰的戰馬被箭射中,跌落於馬下,敵軍追殺過來,眾將盡皆潰散,李穆下馬,用馬鞭一邊佯裝打宇文泰,一邊大聲說道:「你們的主子宇文泰跑到哪裡去了」?騙過了東魏士兵。然後,讓宇文泰騎上自己的戰馬逃走。事後,宇文泰和李穆面對面哭泣,宇文泰很是感激李穆的救命之恩,提拔他為武衛將軍,儀同三司,又封他安武郡公。宇文泰常常向別人說起這件事:「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因為只有一次。李穆能夠不顧生死救了我的性命,我很受感動。無論封他多大的官,給再多的金銀財寶,也都無法報答他的恩情啊。」於是又封李穆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宇文泰還把馬廄中和李穆救他時所騎顏色相同的戰馬,全部贈送給了他。

玉壁之戰後,李穆被封為安定國中尉,之後又和於謹遠徵江陵。等到明帝即位後,被封為驃騎大將軍,大都督。建德六年,晉位上柱國,還擔任幷州總管。

後來李穆漸漸看清了北周政權的腐敗,當尉遲迥舉兵討伐楊堅時曾尋求他的支持,李穆轉向了楊堅一方,並說:「北周政權大勢已去,我們不能違抗天命。」因立功,被隋文帝拜為太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