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私以为应该分多角度论述:

先说口味上的大方向:

南方人尤其是两广,口味清淡,追求的是食物本味,广东不清楚,本人在广西念书,深深觉得,真的这样觉得,广西口味还偏甜偏酸,多数(存疑)本地人不喜吃辣,食材也多选用植物以及鸡鸭,植物还好,鸡鸭本身的味道其实已经很淡了,不需要过多调料调制,比如白切鸡。另一方面,南方的炒青菜也不是北方理解的那样,它是:一盘青菜不加肉甚至连色号都争取一样,北方最起码得加点肉片炒出锅。

而北方不同,答主内蒙人(东蒙),家里冬天基本只有白菜,肉类以牛羊居多,我们真的不追求本味,我们只要好吃,烤羊腿不加足调料会香?孜然羊肉不炸透会好吃?还有涮羊肉,不配麻酱还有灵魂?,哪个不是猛料加工出来的,正经手抓肉一般南方人真吃不习惯,嫌膻味太重。说出来你可能不信,都不用我家老太太出山,我就能做出来一手让你觉得食材味道区别不大的乱炖,

香就完事了,哪那么多条件。

另一方面,南北气候也有差异,南方冬天虽冷,但和北方不同,北方过冬一靠装备,二靠高热量饮食,不然为什么老马倌都是带著肉干烈酒出门干活

还有一个方面:

中国人讲究一个「根」字,甭管飞了多远,吃上一口家里的饭总是温暖的,它不一定是妈妈的炖菜,也可以是小区旁边老店的小炒,可以是学校旁边小摊的味道,一座于此出生于此生长的城市,总有一两家小店吃过不下三五十回,总有一两道菜能让远游归来的游子卸下疲惫甚至眼含热泪,也总有一两个老板能面带笑容的说出:呦!回来啦~已经很久没看见你来了。

不用多好吃,只因为有它,所以这才是故里

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盐的问题:

答主本身也口淡,盐吃多了怕对身体不好,在南方待久了,回自己家得有一星期嫌弃菜咸,吃习惯了回奶奶家又得一星期嫌弃菜咸,我也纳闷是怎么回事,据爷爷讲:「菜太淡了没滋味」,可能是人生阅历的问题吧,毕竟他经历过「一口菜恨不得送下去一碗饭」的年代,父亲那个年代虽然没那么严肃,但是肯定不如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活的这么滋润,毕竟时代在变好,没准再过个一百年,粤菜闽菜也有了羊肉作为主食材的名菜

最后一个点:

非要带上性别?女生?题主你就不怕被个别某权主义集火覆盖?敬你是个猛士


同时挑起了南北对立和男女关系对立,题主牛掰噢


因为南方菜太淡了。


南方的腊肉、腌制品、咸菜,口味重的一逼。北方都是吃新鲜的食材,健康饮食。


我成都的,部分北方菜是确实咸,大酱烹制的烧牛肉烧茄子齁死人。

但是大部分菜是正常的,南方这边的菜也不见得清淡,在上海吃了一堆本帮菜深刻印象就是咸咸咸。

现在常驻广东深圳,确实比较清淡,号召吃食物本味,但我真吃不惯,食物本味多半是腥啊,各种香辛料佐料和食物搭配不才是见证了人类厨艺的发展吗。我女友爱吃的白水煮虾蘸酱油真的腥出天际了,还有白切鸡吃了n多家也总觉得有股淡淡的腥味。。不过干湿炒牛河,潮汕火锅我倒是挺爱吃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