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有天你家阳台排水管破裂,正在浇花时水从排水管破洞处倾泻而出,不小心浇了在路边施工的工人整身,他气著登门请你解决排水管破裂的问题,而你觉得莫名气愤地赶他出去。
 
听起来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竟然能拍成将近两个小时绝无冷场的电影。
 
这就是《你只欠我一个道歉》(The Insult),剧本太过杰出。
 
其实排水管事件只是一个引子,重点在于双方的身分。作为一部黎巴嫩电影,片中以巴勒斯坦人和信仰基督教的黎巴嫩人为立基,扣连至黎巴嫩1970年代至今的内部冲突,听起来很生硬,但编导聪明地利用法庭戏和善于辩论的律师们一层一层揭开国族历史,观众在彼此交锋中渐渐理解黎巴嫩的政治情势,心也悬在半空中期待事情能够如何落幕。
 
其实双方在反复的开庭期间已经彼此放下仇恨,打开和解的那扇窗,只不过冗长的出庭审理再加上彼此律师非要战胜对方花招百出的情况下,单纯的私人纠纷却透过媒体传播演变成举国动荡的政治事件,事发至此,已经不是两个人的事了,而是一个国家两边阵营的价值选择。
 
我在观看的过程一直想到台湾的处境。当然台湾的状况和黎巴嫩有著根本上的差异,不过一个国家内因种族、历史而不断陷入对立,甚至深入老百姓的生活当中,这点相信台湾人看了感触甚多,所以结尾可以预期的大和解虽然没有太多新意,但我还是默默地热泪盈眶,尤其是那颗双方对望的镜头,以「无语」来结束这场因言语而生的风波,妙极。甚至,仔细想想,何不看作是个别背后的价值观与银幕前的观众对话呢?
 
《你只欠我一个道歉》以一个微观的冲突,层层堆叠上去成为一幅巨观的黎巴嫩当代政治图像,最后再回归「人」的本质作结,加害者与被害者的关系不如想像中绝对,站在同个土地上,我们更该尽力地理解对方。
 
看完这部片,我想不仅能让台湾观众反身自省,更提醒了同样有著意识型态对立和复杂历史背景的台湾,如何能拍出精采绝伦、足以推向国际的政治电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