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是當下的一個高頻詞。如何解讀視野?

  狹義上講,視野是一個人見聞所及的範圍。有句網絡毒雞湯叫做:一千次的旅行也拯救不了平庸的你。並不是說旅行見世面沒有意義,而是說僅有見聞並不能升級一個人的內核。

  如果把人類比成一部智能手機的話,價值觀、思維模式、性格是我們的操作系統,是內核,而知識、技能都是我們裝在這個操作系統上的一個個app,是應用。裝個app很容易,但是內核的升級卻是大工程。而拓展思想的領域,是最有效的幫助我們實現內核升級的操作。

  Photo by pawel szvmanski on Unsplash

  思想的領域,即視野。

  對於年輕的學子們而言,視野在哪裏?視野在世界上最好的大學。因爲名校永遠是新思想、新文化的發源地,是激發人無限潛能的場所,是年輕人成長的家。互聯網可以縮短時空距離傳遞視野,但是卻產生不了視野。

  暢想一番思想旅行的場景——

  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

  在耶魯大學拜內克珍本與手稿圖書館,

  行走於滿是珍本和手稿的知識殿堂,

  與先賢隔空對話,

  領悟遙遠而又近在咫尺的智慧。

  拜內克珍本與手稿圖書館的鎮館之寶《谷登堡聖經》 攝影/周成剛

  陽光逐漸明媚的上午,

  斯坦福大學的藝術博物館,

  這個經歷過兩次大地震,

  在廢墟中挺立的建築,

  爲我們上一堂最優美的科學課。

  在文明發展史中,

  科學與藝術總是相輔相成,

  爲科學知識插上藝術的翅膀,

  是對追求美最真實的定義。

  斯坦福大學校園中的羅丹雕塑攝影/周成剛

  驕陽燦爛的午後,

  悉尼大學主樓的長廊,

  觸摸被陽光輕撫的石磚,

  轉瞬,行走在塗鴉通道,

  在文化的高度包容裏,

  在古老與現代的碰撞中,

  感受“繁星縱變,智慧永恆”的真諦。

  悉尼大學主樓方庭攝影/周成剛

  臨近日落,

  撐篙徜徉在劍橋大學的康河柔波里,

  悠然放歌,致敬河岸古老的學院,

  興之所至,加入一場泰晤士河畔的划船比賽,

  或許戰敗,亦一笑而過,

  體育的存在,

  不僅在於教會我們如何拼盡全力的贏,

  它更教會我們如何體面且有尊嚴的輸。

  劍橋大學-撐篙遊康河攝影/周成剛

  月明星稀的夜晚,

  麥考瑞大學,

  在“寓教於樂”的教學氛圍中,

  汲取知識的養分,

  在“機器人圖書館”裏,

  在知識獲取的過程中感受科技的力量。

  麥考瑞大學機器人圖書館攝影/周成剛

  即刻起,開始一場思想的遠行,

  以獨特的視角定格光影,凝結時空。

  領略與衆不同的風景。

  啓視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