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經濟副部長:我們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後,馬上會再來兩個新成員

近期,作爲首個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的G7國家,意大利成爲西方媒體的追逐焦點。3月26日,意大利經濟發展部副部長米凱萊·傑拉奇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回應道,在意大利看來,之所以要同中方簽署“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就是要鞏固中意兩個熱愛和平的國家的友好關係,這不僅是商業,還有文化等全方位的內容。

他說,幾個世紀以來,意大利都是絲綢之路的中心,中意兩國友好交往歷史源遠流長。他說,不光是13世紀的馬可·波羅在元朝時來中國居住,還有17世紀中意兩國的密切交往,“那是真正的絲綢之路,當時意大利是首個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之一。”

至於中意將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開展哪些合作,傑拉奇表示,意大利政府已經推出了和中國加強關係的計劃,但具體同中方開展怎樣的合作,要由私營部門來決定。對於雙方合作的具體內容,他表示,“雙方應該聚焦中國擅長且意大利需要的內容。”

在基礎設施領域,他指出,意大利在港口、公路方面都有建設需求。比如中意兩國企業已經簽署有關熱那亞和的裏雅斯特兩大港口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憑藉獨特的區位優勢,這兩個港口將讓貨物通過水路進入北歐地區,比現有的鐵路運輸便宜得多。”

當地時間3月2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對意大利進行國事訪問期間,與意大利總理孔特共同見證簽署和交換中意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據悉,在訪問期間,中國與意大利總共簽署了29個合作項目,總體規模達到200億歐元。

對於此次訪問,傑拉奇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一場分論壇上評價道,習主席對意大利的訪問非常成功。“意大利成爲第一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G7國家,就是要把過去失去的時間補回來。”他說,“儘管歐洲表面上對華政策是統一的,但每個國家都有一定的自主性。在過去10到15年中,比起其他歐洲國家,我們和中國的商業關係是滯後的。”

所謂的滯後,傑拉奇指的是,中意貿易額遠遠小於中德、中英。在他看來,這是因爲英國和德國有很多大公司,它們的出口不太需要政府間合作協議。但他認爲,意大利有很多小微企業,有的公司員工不足15人,因此,要加強同中國的關係,就需要同中方簽署一些政府間合作協議。

意大利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決定也引起了以美國爲主的西方國家的關切。對此,傑拉奇說,“意大利是歐盟的創始成員國,我們就是要在歐洲發揮領導作用。所謂領導力,有時候就是敢爲人先。”

傑拉奇表示,在意大利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後,會有更多國家跟隨意大利的步伐。“我本來可以給你兩個國家的名字,但是我不能跟你說。”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