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騰訊媒體研究院”

  2月12日和2月20日,人民日報評論部就如何寫好“現場評論”進行深入業務研討,本文爲10名黨報評論員的觀點實錄。

  研討會上,大家圍繞現場評論的類型和特點、選題策劃,以及參與寫作的心得體會等,對如何把“現場評論”打造成名品牌、進一步提升欄目影響力傳播力進行了交流探討。大家認爲,現場評論的寫作要真正匹配於黨報評論員的格局和視野,體現黨報評論員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彰顯黨報評論在輿論場中的思想分量和傳播力量。

  注:“現場評論”欄目是人民日報評論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增強“四力”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社領導要求,自2018年7月起在評論版推出的重要欄目,受到了廣泛關注和好評。

  本文爲人民日報評論部出品,原載於金臺新聲(ID: jintaixinsheng)。

  將現場見聞和思考匯聚筆端

  

  自2018年7月23日,評論版推出“現場評論”欄目以來,該欄目迄今共推出38篇稿件。評論員們以來自新聞現場、充滿泥土氣息的評論文章,爲評論版注入了新鮮空氣。我主要從讀者和編者的角度,談談對這一欄目的理解。

  現場評論作爲一個新生的評論產品,一定程度上填補了評論員們“腳力”不足的缺憾。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宣傳思想幹部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報社領導也要求評論員走出去、走下去、到現場去。對評論員們來說,通過“現場評論”欄目,有助於增強對現實的充分了解、對問題的敏銳洞察,增進對時代的深刻思考,避免就理說理、在乾巴巴的邏輯裏打轉的狀態。

  具體到業務層面,由於欄目新開張,在操作模式、寫作方法、文體風格等方面,並沒有一定之法,而仍然在探索之中。作爲一個新生的評論品種,保持一定的多元性也是有必要的。從已經刊發的38篇現場評論來看,在操作模式上大致可以分爲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集團作戰模式,派出多名評論員,在同一地點就同一主題進行採寫。像“我在長江”系列、“我在進博會”系列等,都屬此類。進一步細分的話,這一模式又可分爲“接力模式”和“陣地戰模式”。“我在長江”系列屬於前者,“我在進博會”系列屬於後者。集團作戰模式的好處在於,能夠集中優勢兵力,對一個主題進行深度採訪和評論,並將系列評論集中刊發,規模效應好。這一模式的難點在於,由於篇目多、戰線長,往往面臨寫作角度切分困難的問題。如何將同一個大主題切分出不同的評論角度,考驗策劃的細緻程度和寫作者的功力。

  二是分兵出擊模式,評論員分別就相同主題,分赴各地採寫。“我與河長面對面”就屬於這一類型。這一模式的好處在於,能夠鍛鍊評論員的採訪能力,有助於年輕評論員的成長。評論部的編輯們多數比較年輕,缺乏一線採訪的經歷,多出去採訪有助於培養綜合採編能力。同時,分兵出擊模式能夠彙總各地的經驗和模式,由點及面地呈現一個主題的不同側面,有助於做出系列深度評論。“我與河長面對面”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例。

  三是單兵作戰模式,單個的評論員藉助採訪、調研的機會,現場抓活魚。相較於前面兩種模式,這一模式相對機動靈活。不論是專門的採訪,還是像春節返鄉見聞、休假外出偶得等,都可以作爲評論寫作的主題或素材。缺點在於,由於是單獨成篇,傳播效果上不如系列評論。

  從已有的38篇現場評論的傳播效果,以及閱讀感受來看,感覺到在未來的策劃和寫作中,可能要注意以下三個關係。

  一是採與評的關係。作爲一篇千餘字的評論文章,現場見聞和評論性文字,究竟保持什麼樣的比例才合適?從已有的寫作實踐來看,我覺得要有一個開放的態度,不宜限制過死。現場看到的精彩內容多,就多寫;評論員的思考深入、觀點新穎,就多評,要根據題材和現場的情況靈活掌握。

  二是點與面的關係。這在分兵出擊模式中比較突出。多名評論員出去採訪,是根據各自在不同“點”的採訪單獨成篇,以點帶面,還是彙總起來,對“面”上的情況有了一個總體的把握之後,再區分不同的寫作角度,把“點”上的材料區分使用?在未來的寫作中也可以進一步思考和探索。

  三是寫與編的關係。我們在編稿過程中,有時候會有“缺了一筆”的感受。也就是說,相對於寫作主題,現場素材缺了關鍵的畫龍點睛的一筆。從編輯的角度,有時候會想通過編輯手段,儘量彌補這個遺憾,但編輯畢竟不能沒有到現場,不能替代記者採訪的角色。這就要求我們以後在寫作的過程中,多一點編輯思維;編輯也多與前方溝通,儘量把採訪做紮實。

  除此之外,以後在現場採訪中,也不妨鼓勵評論員們多攝影,用好圖片的優勢。

  把“浸入式”和“思想性”結合起來

  李 拯

  現場評論是一種評論的創新形式,把“現場”和“評論”兩個不同的媒體工種融合起來了。一般而言,現場是記者所長,評論則是評論的專業,前者傳遞信息,後者建構觀點。但在一個全媒體時代,這樣一種清晰的分野將不再能滿足人們的信息需求。現場評論適應了這一媒體融合的大趨勢,它將用一種獨特的形態把具體的場景和抽象的觀點結合起來,在可感可觸的應用場景中建構思想、傳遞觀點。從這樣一種混合的屬性而言,現場評論就是要把新聞敘事的“浸入式”和主流評論的“思想性”結合起來。

  1. 現場評論要有具體的“具體場景”,具有“浸入式”的特點。

  一篇浙江傳媒集團的人寫的文章《讀人民日報的現場評論是種怎樣的體驗?》裏面有句話,評論中也可以出現人物,引用被採訪人的活態原話,還可以對人物及環境的關係進行描寫刻畫,一支筆亦能帶着讀者走長江路,甚至可以通過讀者的記憶和想象作爲補充,達到了純現場直播所不能達到的效果。大家評價比較高的一線視角,往往都有具體的場景,給人沉浸式的體驗。

  幾篇領導表揚的現場評論,比如《“沒有大象軍團,就打造螞蟻雄兵”》《竹海、石斛與鮮花的生態經濟學》等文章標題就非常有場景感。這樣的場景感,不是一種現象類的描述,而是一種不到現場就不可能產生的親切感,一種具體到能夠讓人沉浸進去的感受。採訪時候如何捕捉場景和故事,以及進行適當的“非虛構寫作”,需要費一番心思。

  2. 現場評論要有“問題意識”,把評論的銳度、問題的分析深度和輿論的可承受度統一起來。

  在分析以往的一線視角欄目時會發現,那些大家評價比較高的一線視角,往往是寫真問題、真寫問題的文章。比如有一篇《扶貧,別忘了“涵養水源”》講農村彩禮很重的文章,有一篇講環保督查中切一刀與一刀切的文章,都講的是羣衆反應強烈、上面也已經重視的問題,這種類型的問題具有共識。還有一個特點是,哪怕在寫成績報道時,也帶有問題意識。

  現場評論《讓長江容得下“江豚之重”》,直面了目前江豚的處境,數據稱長江流域有江豚1012頭,大幅下降趨勢得到遏制,但其極度瀕危狀況沒有改變,這樣的結果,離長江生態完全恢復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現場評論切忌寫成了地方的成績單,而可以成爲治國理政一個思考的起點。

  3. 現場評論要有“思想深度”,能夠頂天立地,具有普遍的啓發意義。

  現場評論必須要到現場去,但不能掉在一個地方層面,評論員應該把現場裝進中央治國理政這樣一個座標中。現場評論要從地方來看中央大政方針,由此及彼、因小見大,從一個地方來回答整個國家層面的治理問題。這就具有了思想深度,而不會囿於一城一地。這體現的,正是評論員在現場而不是別的什麼人在現場,呈現給人們不是光禿禿的經驗,而是經過我們的思想處理過的經驗。

  現場評論《落實河長制,關鍵靠制度》《河長制,關鍵在“河長治”》等標題都具有這個特點。

  4. 現場評論的選題來源,可以採取計劃和市場兩個手段,既加強策劃,也鼓勵大家自發報選題。

  選題策劃的方向,其實與一線視角有重合的部分,還是圍繞中央大政方針與地方或者行業貼近的方向,把中央精神細化爲具體的選題,包括長江評論、河長制、目前在做的中國創造系列,選題都是直接來自於中央精神。同時也要鼓勵計劃外的自發力量。好的選題不一定是規劃出來的,很多時候也許來自於評論員自己的妙手偶得。

  “融”中求新

  李浩燃

  2018年7月23日,人民日報評論版首次以“現場評論”爲欄目名刊發言論,引發讀者關注。經統計,自欄目開欄首篇文章《石鼓鎮裏說植綠》開始,從2018年7月到2019年1月,“現場評論”欄目共刊登38篇評論作品。評論員走出狹小的辦公室、奔向廣闊的基層一線,到現場去採擷鮮活素材,在觀察與思考中激盪出一篇篇熱氣騰騰的佳作,催動了傳統評論寫作方式的改變,以融合創新爲黨報評論帶來新氣象。

  文體融合:現場評論的可能性空間

  “現場評論”並非新鮮概念。有研究者曾如此作出定義:“所謂現場評論,簡單地說,就是指電視記者發揮電子傳媒視聽兼備優勢,在新聞現場對正在發生或剛剛發生過的新聞事實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向觀衆傳遞具有強烈時效性和鮮明導向性的意見性信息,從而亮明觀點,發表意見,給人警示,讓人思考。”可見,基於媒介特點與傳播特色,有關現場評論的實踐與研究,肇始於電視新聞領域。

  那麼,植根於報紙版面的現場評論,究竟應該是怎樣一種評論樣式?如何在評論版突出這一新欄目的差異化定位?欄目開辦之初,參與欄目策劃、稿件採寫的編輯們,心中都沒什麼底。大家在實踐中摸索,於創新中反思,通過積累感性認識不斷昇華理性認識。目前,已累計推出“我在長江”系列22篇、“我在進博會”系列4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系列4篇、“我與河長面對面”系列6篇,另有單篇評論2篇。從寫作主體來看,現場評論的作者都是評論部的編輯記者;從發表形式來看,系列、單篇相結合,且以系列評論爲主;從選題內容來看,目前相對集中在生態文明、基層治理、精準扶貧、大型活動等領域。

  近年來,媒體融合方興未艾,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加速融合發展,一個“萬物皆媒”的全媒體時代漸行漸近。在媒體融合的媒介場景和發展趨勢下,文體融合也成爲正在發生的現實。從某種意義上講,事實性信息與意見性信息的嚴格分野被打破,消息、通訊、評論、述評等傳統新聞體裁的“專業化邊界”在消融。正因此,基於文字表達的現場評論更好滿足了閱讀需求,擁有一定的生長空間。當然,這種評論創新,也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進而在欄目定位、表達方式、文體樣態等方面進一步突顯自己的特色。

  價值融合:信息增量+思想增量=品質增量

  現場評論,不僅僅意味着評論員下基層、到一線去“撈活魚”,從新聞現場爲評論文章補充論據。更重要的是,現場評論具有更好融合新聞價值與評論價值的欄目優勢,能夠整合採編資源、釋放思想力量,進而激發出與一般評論或述評相比更具特色的品質增量。

  首先,現場評論比其他常規言論能夠提供更多源自第一手的數字、細節、故事、案例。以往,評論寫作的既有模式是:圍繞某一主題廣泛蒐集權威可靠的參考資料,經過思考醞釀,找到評論角度、寫作成稿。而現場評論要求寫作主體置身新聞現場,這樣就能目光四射、打開視野,不侷限於“從網到網”的資料搜尋,必然有助於開闢新的寫作路徑,供給新的觀點見識。對現場評論寫作而言,甚至可以說,更多的事實本身就是評論。

  另一方面,現場評論一般時效性較強,許多作品系作者在前方即時創作,具有傳播優勢。事實上,努力以最快的速度到達別人不能抵達的深度,已經成爲人民日報現場評論的一個明顯優勢。與此同時,對於習慣於“坐在書齋中”尋找選題、編寫稿件的評論部編輯來說,一旦有機會俯下身、紮下去,往往就能迅速激活平日沉澱的思考,尋找到新穎的評論視角與獨特的表達方式。

  “四力”融合:做好現場評論的關鍵路徑

  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增強本領能力,加強調查研究,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現場評論要求具有鮮明的現場感、時空感,語言接地氣,事例生動、鮮活。要想實現評論的“陌生化表達”,關鍵是要深入新聞現場,提高採訪與觀察的能力,結合實際做到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等“四力”的有機融合。

  有意識地培養自我的新聞敏感與新聞發現能力。客觀而言,評論員隊伍的腦力、筆力比較強大,但腳力、眼力相對不足,需要有針對性地加強鍛鍊。在平時,應當多觀察、多思考,培養省思的能力,善於發掘有時新性、貼近性、趣味性的人物、故事、案例。同時,一旦有機會進入新聞現場,要能夠迅速點燃激情,心思細密、目光如炬。

  做實現場採訪與觀察環節。在採訪準備時,充分了解背景信息、儲備採訪提綱,做好身心調適、應急預案。在現場提問時,多問閉合型問題,善於追問、補充提問,主導訪談節奏與話題。在場景觀察時,帶着一雙發現的眼睛,多觀察人物、現場的細節或變化。在採訪素材方面,注意留存圖文資料、聯繫方式,及時整理材料,注意覈實關鍵信息。

  寫作成稿方面,迅速調動積累,快速完成評論寫作。一方面,應當帶着採訪溫度快速成稿,警惕“拖延症”。另一方面,注重觀點鮮明、體現創新,學會以事實帶觀點。只有從時效性和深度兩個維度着手,多想辦法、多下功夫,才能把“四力”充分體現在具體作品中。

  現場評論是黨報評論矩陣的“輕騎兵”,在很多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探索總結。面向未來,既重視現場感的營造,也注重發佈時效、進一步壓縮採編發流程;既抓好重大系列策劃,也講求短平快、形成傳播聲勢;既精心打磨文字,也有意識留存圖片、視頻等素材,追求形式上的靈活、實現多媒體融合傳播……現場評論欄目必將不斷出新出彩,爲黨報評論融合發展開拓新的疆界。

  以“我”的眼光,用“活”的思想

  李洪興

  相較於電視廣播中的“現場報道”“即時點評”,文字評論的“現場性”,更像是一個新事物,既是正在探索萌芽的過程中,又存在不少需要補齊的“短板”。現場評論,鮮活於現場、觀察於現場、思考於現場、採寫於現場,更要評論於現場。可以說,不是因爲現場多了評論元素,而是給評論打開了現場場景。

  有人說,未來的互聯網將進入場景時代。的確,隨着科技發展,人們將更多地在場景中生活工作,置身其中、沉浸其間,在一定程度上會成爲常態。以此類比“現場評論”,讓評論員走出去、深下去、沉下來,就是營造評論文章採、寫、評、編的場景。現場評論,首要的是現場場景,也離不開現場場景。

  現場評論的場景化特點,已經較爲明顯。以我們採寫刊發的現場評論爲例,“我在長江”系列、“我在進博會”系列、“我與河長面對面”系列,無一例外都是評論員切實置身於特定採訪場景中,構建了一個觀察、對話與思考的場域。更重要的是,在這些現場評論中,“我”是格外突出的。實際上,在一定場景中的現場評論,就是以“我”爲關鍵主體,猶如電影攝像機的鏡頭,在“推、拉、搖、移、升、降”的動態過程中,完成了採寫。這其中,需要“我”,也離不開“活”。

  現場評論,要有“我”的眼光。現場,一定是“我在”的現場。無論是評論員長時段地行走長江,還是在進博會展館間穿梭,抑或是下沉到某個地方跟着河長巡河,都是到現場、察現場、寫現場。不同於此前評論以思想觀點爲重、理性色彩突出,突出“我”的現場評論,更多了一層細膩與感性。可以說,帶着“我”的眼光,現場評論讓理性與感性交融、使故事線與觀點線交織。這如同戲劇表演中的一種體驗類型,那就是“沉浸式戲劇”,評論員不再是離舞臺很遠的“觀衆”,而是用其所看、所問、所思來形成觀點、組織觀點、帶動觀點。

  現場評論,要用“活”的思想。“在現場”,並不意味着就“有現場”。去採訪,有時會發現,採訪對象與內容不一定有趣、有料,可能還與主題相差甚遠。這其實是在提醒我們,需要有靈活變通的意識,現場場景千變萬化,應該及時調整採訪方式、觀察角度、思考方向。倘若沒有一點“活”的思想、“動”的意識,現場評論很容易淪爲“命題作文”“強作文章”。其實,這裏的“活”,一方面是“採訪靈活”,遇到複雜情況須因事因勢而變;另一方面是“素材鮮活”,在現場就要主動找“活水”、抓“活魚”;更重要的是“頭腦忙活”,時刻有意識地捕捉新信息、觀察新細節、思考新視角。現場評論,在一定意義上就是察人之所未察、見人之所未見、想人之所未想,用鮮活有趣的素材爲讀者提供新知識、新認識、新見識。

  做好現場評論,特別是打造一個名牌欄目,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這就需要選題類型上再“精”一些,以中央關切爲關切,精準對焦重大議題;選題機制再“穩”一些,努力做到定期策劃、提前介入、形成機制;人員力量再“強”一些,評論員的“單兵突擊”與多人小分隊的“聯合作戰”相結合,也可以藉助全國黨報評論融合發展平臺的力量;寫作方式再“活”一些,靈活多變、不拘一格,讓情景化的評論更加生動多彩;刊發推送再“顯”一些,無論是報紙版面還是新媒體渠道,不妨在相對固定、顯眼的位置,集中且連續地刊發,以便增強欄目的標識性與記憶點。現場評論在策、採、編、發等環節上形成合力,就能更加給力。

  有人說,腳“深”方能文不“淺”。行走長江的現場評論,讓讀者感覺是在“追一部‘連續劇’”,這飽含了肯定和期待。做好現場評論,踐行並增強“四力”,作爲黨報評論員還在路上,現場評論也在路上。

  站在田間地頭找“評論感覺”

  桂從路

  2018年12月17日到20日,筆者在江蘇省蘇州、無錫兩地,圍繞河湖長制落實情況開展調研,形成了《“聯合河長”啓迪系統化治水思維》《落實河長制、關鍵靠制度》兩篇見報現場評論。從前期選題策劃、素材收集,到中期實地調研、現場採訪,再到後期內容組織、稿件撰寫,這組現場評論與之前“大江奔流”系列不同,是主動策劃、明確選題、集中採訪的結果。參與這組現場評論寫作,主要有以下幾點困惑和思考。

  一是現場評論是什麼。廓清概念、清晰定位是準確把握現場評論寫作要求、形成高質量評論產品的第一步。從欄目設置上,現場評論和既有的“一線視角”“評論員觀察”有什麼區別?從評論寫作上,現場評論是一種創新文體,還是一種有現場感的寫作手法?我理解,現場評論關鍵在於,讓評論員去一線發現真問題,把評論的深度思考融入到採訪調研寫作中。操作河湖長制這組現場評論時,我們三人小分隊分赴北京通州、浙江湖州、江蘇蘇州開展調研,形成對這一問題較爲全面的思考、認識和判斷,結合各地創造性落實的特點,形成了六篇主題相同但角度不同的文章。從這個意義上講,現場評論不是簡單地在文章中多一點現場描寫,而是帶着思考抓“活魚”的觀察視角,是增強評論員“四力”的有效載體,是對“站在天安門上想問題,站在田間地頭找感覺”的生動詮釋。

  二是現場評論評論什麼。評論文章寫作以要素支撐觀點,提供對某一對象的確定性看法或者建設性意見。這就需要我們在選題策劃時候,必須加以篩選和甄別,明確哪些現場適合做現場評論。操作河湖長制這組評論,我們選取“和基層河長巡河”這一現場,提供了一定的評論空間,但是河湖長制的落實是一個系統性、長期性工程,很難通過這一個簡單的現場來展現全貌,這也導致後期寫作時存在現場元素不夠飽滿的問題。個人建議,作爲評論的現場,應當儘可能是動態的、有機的、真實的、完整的、具體的。比如嫦娥四號發射任務現場、港珠澳大橋通車儀式現場,這些重大活動和標誌性節點,匯聚了更多可供選擇的現場元素,或許更容易寫出現場感。

  三是現場評論怎麼寫。操作河湖長制這組現場評論,個人感覺兩個困難需要加以克服。首先是採訪的困難,相比較專業部門記者,評論員的採訪經驗往往不夠充足,一旦事先準備不充分,很容易在基層一線陷入被動,走馬觀花的調研、泛泛而談的採訪,很難獲取有用信息。第二是寫作的困難,基層實踐千差萬別、採訪獲取的信息五花八門,有時候素材梳理難以抓住重點、觀點提煉找不到新意、文章架構也存在說服力不強的問題。這說明,寫好現場評論,對評論員的知識儲備和業務功底的要求更高,必須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作爲一名年輕評論員,此次參與河湖長制的現場評論,分社王偉健老師在採訪時的幫助,部門各位老師的指導,讓我獲益匪淺。

  通過“現場”激發評論增量

  姜 贇

  上週的探討已經比較系統,非常受啓發,我補充說點自己的感想,說說自己心目中的現場評論。

  一、現場評論的選題從哪裏來

  在我看來,現場評論就分兩類。一類是主題先行類評論,比如大江奔流、進博會、兩會,又如將來新中國成立70週年,肯定還有大型採訪,都是現場評論可以發力的選題;另一類是解疑釋惑類評論,主要是聚焦讀者的疑惑同時又是評論員的疑惑,比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這組,就是回答基層治理,黨建如何能實現引領,如何管用的?其實第二類選題更加能夠激發我們的積極性,觸動我們的興趣點,因爲我們平時聊天,在探討治國理政的時候,就會有很多想不通的落實難題、摸不到的複雜現實、想不到的克難妙招,現場評論恰恰爲我們提供了一解心中疑惑的有效工具。把大家討論中的疑惑收集起來,就是很好的現場評論的題目。

  二、現場評論要挖掘什麼

  關於現場評論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我覺得沒有必要形成定論,讓它慢慢探索,逐漸成形。但我們可以明確的是,現場評論肯定不同於殫精竭思的“命題作文”、激揚快意的熱點評析、清新揮灑的隨筆小文。而且貫穿其中的特質,也就是現場評論要挖掘什麼,我們應該建立一個共識。以下三點供大家參考:

  1. 挖掘“現場”潛藏的理解中央決策的實踐邏輯。我們常說,真實的中國是複雜的中國。看中國既需要“衛星視角”,也需要“顯微鏡視角”。只有兩者結合,才能讓“宏觀中國”擁有可感可知的微觀拼圖,讓“微觀中國”貫穿着全局整體的宏觀邏輯。作爲評論員,我們深入基層、抵達現場,就是要串聯起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的神經元。

  2. 通過“現場”挖掘價值增量。正如浩燃所說,信息增量+思考增量=價值增量,我們在現場,往往能夠觸發思考的靈機一動,用“有感而發”撬動內存的“厚積薄發”,用“所見所聞”激活“共鳴共情”,帶給讀者撥雲見日的強烈感受、老生常談的新洞察,或者衝破紛繁蕪雜現象的一道啓示之光。

  3. 通過“現場”挖掘“老成謀國”的豐富養料。當下中國發展,多是兩難挑戰,要解利益方程。我們的現場評論就是要展現給讀者地方治理是如何解開利益方程的。

  要清晰傳達我們挖掘的上述東西,在寫法上,就要帶領讀者沉浸到我們所經歷的現場,進入到治理者面臨的困境中,所以現場的細節表述並不僅是現場的點綴,而是引爆讀者共鳴與思考的引信,因而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必備要素;不是隨意描述,而是精心挑選。

  三、現場評論如何採訪

  現場評論的採訪,個人感覺2-3個人小分隊是比較合適的,到了現場之後,可以分開採訪,採訪之後可以一起探討,合併多個腦袋的想法,共享採訪所得,畢竟一個人的見識、創見是有限的。

  至於現場採訪,技巧有很多,但要注意的有三點。

  1. 行前準備。提不出真問題的評論員不是好評論員,因此採訪前,我們必須找到有深度的問題,必須是上頭關注的、讀者關心的而且自己有疑惑的問題。

  2. 節外生枝。我們下去採訪,不免碰到被採訪對象引着走的局面,這時要學會節外生枝,纔有可能枝上開花。我記得彭俊的一次採訪經歷,寫南方電網的,碰到的都是一些無趣的講解,就說你們說得那麼好,我們就現場檢驗一下唄,於是他們到一家飯店,讓店家謊報停電,看電網維修人員幾分鐘到,結果10分鐘之內就到了,讓陪同的電網負責人大舒一口氣,非常生動的展現了電網的服務響應能力。

  3. 錯時採訪。這個是在羣採羣訪中經常用到的。集中採訪時,有兩類記者比較討厭,一種是隻問材料上就有的基本問題,耽誤大家時間;一種是長時間霸佔採訪對象,不給別的記者提問機會。所以,我們要避免成爲這樣兩種記者,當羣訪挖不到的自己所要的內容時,就要錯時採訪。鼎鼎在大江奔流中也有這個意識,採訪三峽蟻工的時候,他就單獨找人家坐聊了一個小時,寫出了《三峽義工,守護綠色長堤》。

  關於現場評論落版,我贊同浩燃的意見,要連續出,才能形成規模,形成氣勢。對於形成一個欄目品牌,頻次保證以及與讀者的約會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把握好“現場”這一關鍵

  李 斌

  2018年12月6日到8日,筆者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採訪3天,後續刊發三篇評論文章,分別是:2019年1月4日刊發的圖片評論《春風一來 花就會開》,2019年1月9日刊發的現場評論《從“一步跨千年”到“跑步奔小康”》,以及刊於2019年1月22日,結合多地採訪後採寫的評論員觀察《爲太空探索鐫刻更多中國貢獻》。對現場評論這一題材的操作和寫法有一些思考,整理如下:

  1. 以現場烘托評論,而不是爲評論配畫面。

  描述畫面是新聞報道和評論寫作常用的筆法。比如筆者參與創作的《辦好建設雄安新區這件大事》一文,開頭起筆先描寫雄安景緻,“清風吹拂,碧波盪漾。春天的白洋澱,到處是生機勃發的景象。燕趙大地上,又一個春天的故事正在拉開帷幕”。“又一個春天的故事”作爲關鍵詞,爲美麗景色穿插了評論內容,也爲全篇鋪陳了基調。增強現場評論的現場感,首先就在於刻畫好現場場景。比如《爲太空探索鐫刻更多中國貢獻》一文,以嫦娥四號着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互拍成像現場作爲開頭,現場氣氛、工作流程、調度播報乃至牆上標語,都作了完整呈現,現場味十足。也需注意到,現場感不僅僅是畫面感,不侷限於描述觀看到的畫面和採訪時的情形,更多場景都可以納入進來。比如《從“一步跨千年”到“跑步奔小康”》一文中提到,“和涼山州委組織部的幹部沙馬木薩約採訪時間,沒想到他不僅工作日沒空,連週末時間都‘簽約’給了幫扶貧困戶,採訪只好在深夜進行”。對這樣一個採訪失敗案例的講述,同樣增進了現場感,這個寫法也得到編委會領導的點贊。

  2. 以觀點統攝材料,而不是盲目堆砌材料。

  通常一次採訪,收集的各類材料落到筆頭可能有上萬字。哪些材料有用,哪些材料無用,哪些材料做核心,哪些材料做花邊,這就非常考驗寫作者的腦力。《從“一步跨千年”到“跑步奔小康”》一文中,筆者採訪獲得的大部分數據內容全部放棄,諸如年收入、戶均收入之類,主要考慮是不方便覈實;脫貧歷程、扶貧單位關懷、發展規劃等內容也全部放棄,主要感覺沒有獨特性。文章中所採納的材料,基本都是爲觀點服務的。比如筆者在採訪後歸納火普村驚世鉅變的原因,提煉出幹部羣衆實幹、巧幹、齊心幹這一總因,又分解成市場經濟、機制創新、內生動力、幫扶機制幾個關鍵詞,然後再把採訪中得來的作物種植之變、土地流轉、火塘夜話、“五個一”幫扶等內容穿插進去,用了不到250個字,既說明了鉅變成因,又壓縮呈現了豐富案例。從全篇文章看,既有脫貧成就實景描寫,又有脫貧原因歸納,也很好體現了扶貧幹部苦幹實幹的內容,各類材料之所以能夠精當簡練地組合成章,關鍵靠的就是觀點判斷和思路邏輯。

  3. 以細節駕馭評論,而不是簡單陳列內容。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芒。細節常被譽爲新聞報道的“明珠”,也是決定一篇現場評論高下水準的重要因素。不錯過任何細節,需要提高“眼力”。《春風一來花就會開》的開場案例和配圖,就是筆者在採訪途中偶遇幼教點課間休息,十幾個小朋友歡快地從教室奔跑出來。一陣快門過後,捕捉下這欣喜一幕。

  《從“一步跨千年”到“跑步奔小康”》一文在談到脫貧攻堅主要得益於各級黨員幹部辛勞付出時,並沒有講述“白加黑、五加二”之類的老話題,也沒有引述多少人夫妻異地、多少人因公殉職之類的悲觀材料,而是另闢蹊徑,專門講述了扶貧幹部“老相”,相貌比實際年齡顯得老,講述了約訪遭遇“放鴿子”的經歷,原因在於寶貴時間都花在了扶貧上。兩個案例結合使用,生動呈現出一線扶貧幹部鞠躬盡瘁、苦有所樂的形象。

  從採訪到寫作,幾個心得如下:

  1. 最大變量是自己。多發揮主動性,無論實地查看還是對話採訪都掌握主動權。既需要廣撒網、多撈魚,讓採訪對象講述儘可能多的信息,更需要精打窩、釣大魚,有針對性地引導採訪。

  2. 思考比採訪重要,現場比寫作重要。時間順序上先採訪、後思考、再寫作,重要性上思考第一,採訪第二,寫作第三。

  3. 全媒體評論員。不當全媒體記者的評論員不是好評論員。技多不壓身。帶齊所有能帶的設備。小分隊作戰,分工負責。增強全媒體意識、融合意識。

  4. 獨特、獨特、獨特。獨特的標語、獨特的語彙、獨特的觀察,細節都在獨特里,好評論都在獨特里。

  好現場勝過千言萬語

  彭 飛

  現場評論目前參與的還不算多,但從自己參與的情況看,主要有兩點簡單的體會。

  第一,現場評論與其他評論文體最大的一點不同在於,其他評論都是坐在辦公室裏自言自語,而現場評論必須要到現場去,與他人接觸,在觀察和交流中發現素材、形成思路,需要多一些手段,會使十八般兵器。這一點對年輕的編輯,特別是我們這些沒有過記者經歷的編輯來說,尤爲重要。我們很多時候去地方採訪,採訪點、採訪人、採訪內容幾乎都是被安排好的,有些都是被別人報道了一遍又一遍。因此如何從這被“人爲修飾過”的或者是比較老套的採訪對象中發現新的東西、發現真問題,最考驗能力。我曾有幸跟隨幾位人民日報的老記者到地方採訪,學習到了很多。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採訪風格和辦法,有的喜歡單刀直入、有的擅長見縫插針、有的精於問問題的技巧,但不管如何,我們需要培養和增強這方面的能力。有了這個基礎,纔有可能寫出一篇比較優質可讀的現場評論。

  第二,我認爲要區分“現場感”與“代入感”。我們寫現場評論,都強調要增加現場場景的描寫、多用新鮮的例子。但是不是一篇現場評論中充滿了這樣的現場和例子,就是一篇好的現場評論?我以爲也不盡然。我在寫作現場評論時就有這種感受,每一段都有場景的描寫,但堆在一起都是碎片化的場景,比較平面,不夠立體。所以我認爲現場評論真正要寫出的是代入感,讓讀者讀了文章也感覺身臨其境、很有感觸。這種代入感不是現場場景的多寡決定的,而是場景的質量和描寫的手法決定的。記得我們最早談到寫現場評論的時候,張鐵主任曾說,“期待寫出《夜宿車馬店》一樣的好文章”。我後來專門學習過這篇文章,通篇就只有一個場景,當描寫的非常有代入感。這應該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我甚至想我們是不是在寫現場評論的時候,也不需要爲了有場景而寫場景,而是真正在最合適的時機和位置,用最恰切的場景和例子來表達觀點,有時候一篇文章只寫一兩個場景,可能就已經勝過千言萬語。

  找到契合自己的現場

  張 凡

  隨時保持“現場評論”意識

  其實平時我們有一些外出採訪、調研的機會,可能並沒有明確要求寫現場評論,這種時候其實也要有現場評論的意識,看看是否能夠發現有意義的話題,或者比較生動有趣的細節,即便不是立刻着手就寫,也能爲以後的寫作積累素材。

  “不打無準備之仗”

  在採訪調研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對自己所要調研的話題、調研對象的相關信息,都要有充分的瞭解。瞭解才能深入,如果僅僅依賴於現場的聽、看、問,其實很容易陷入走馬觀花,不僅難以發現真問題,更難有深思考。並且我們看到的現場,它並不是自動就呈現出意義的,只要在充分了解事實、佔有信息的基礎之上,才能更瞭解現場的價值。

  帶着問題去尋找答案

  帶着問題出發,我認爲對於現場評論來說也非常重要。只有有明確的問題,才更容易在現場尋找到“答案”。在採訪、調研中我們會看到很多現場,但其實並不是所有現場對於我們思考的問題都是有價值、有意義的,當你明確地想要去解決一個長期思考的問題,解開一個疑惑,才更容易尋打開觸角、收穫靈感。

  既要“眼觀六路”,也要“另闢蹊徑”

  以我個人的經歷來看,在一些集中採訪式的現場評論寫作時,很多時候可能會遇到時間緊張、行程緊湊、調研點安排過於同質化等問題,不容易採集到特別鮮活生動又獨特的信息,這個時候對個人的能動性其實有很高的要求。可能要多一些“眼觀六路”,多一些“主動出擊”,還要多一些“另闢蹊徑”,纔能有更多發現。

  不要爲素材所累

  現場評論進入寫的階段之後,怎樣恰如其分地使用好在現場收集到的素材,其實特別費思量。有時候掌握的素材過多,反而容易陷入材料之中,這個也想寫進去,那個也不想浪費,最後真是爲材料所累。這個時候其實特別需要有跳脫出來的能力,理清自己的思路,懂得取捨,把最合適的素材放在最合適的位置,才能發揮最好的效果。

  到現場,抓“新料”

  石 羚

  我們尋找的“現場感”究竟是啥?

  是大段鋪排的場景描寫?是細緻入微的人物對話?是在一個現場中抽絲剝繭,還是以評論員第一視角串聯多個場景?或許沒有固定的答案。但我們提倡現場評論,是因爲它彌補了傳統評論的某些不足。評論追求思想深刻,相比泛泛而談、老生常談,現場有具體實在的事件、充滿張力的案例可供評論挖掘、闡述。所謂“越具體越深刻”,從個別現象裏見微知著,同樣能形成優秀的評論作品。

  而具體的內容,歸根結底是新鮮的內容。從不爲人知的細節中,提供信息增量也好,思想增量也罷,只有新內容,纔是讀者願意看到的。那麼,現場評論,我們需要啥樣的新料?

  新思想、新創見。我們期待從基層的探索中找到一些可供推廣的經驗、具有共性的治理洞見。這需要記者在走馬觀花之外,善於發現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亮點,多一些有針對性的訪談,出真正有深度的評論。當然也不必諱言,這需要受訪者對相關問題有透徹的理解和深入的思考,有的還需要記者歸納提煉昇華,要挖掘到這一層級的現場材料並不容易。

  新事例、新人羣。對於政策方針如何在地方落實,對於一些不證自明的結論,我們可以尋找一些生動的事例或陌生化人物,增強文章可讀性。在“我在長江”系列現場評論中,作者透過清漂人、三峽蟻工等特殊羣體的視角,生動論證了攜手保護長江生態的必要性。另一種事例則是本身細節豐富、具有典型性,比如讀者不熟悉的新業態新技術,又比如治理的具體操作層面,作者如果能回到事件的具體邏輯,還原來龍去脈,介紹工作流程,寫法上即便夾敘夾議、或模仿 “太史公曰”的形式在篇末點評也未必不可嘗試。“更多的事實本身就是評論”,一個場景、一個故事中的細節蘊藏着最深刻的事理人情。

  新表達、新語料。從基層挖掘到一些有哲理的金句、飽含情感的實話,甚至是滿含土味的話,只需寥寥幾筆,也能爲文章畫龍點睛。“沒有大象軍團,就打造螞蟻雄兵”“貧窮是生態的第一殺手”“借牛還牛。借豬還豬”等話語,或生動詼諧,或思辨性強,或引人入勝,不失爲爲文章增色的好辦法。

  如果把新思想叫作“有勁”,新事例叫“有人有事”,新表達叫“有趣”。有人有事,有趣有勁,必定能打造出現場評論的佳作。爭取達到有勁,做到有人有事,偶爾表達有趣,這是我們需要在現場留意的材料。當然,新料離不開評論員的新角度。材料千頭萬緒,如何拎出一根主線?現場無魚可撈,如何動用知識儲備、查閱相關資料完成評論?通過妙筆生花把零散的見聞連綴成章,這考驗着評論員的積累與功底。

  爲儘量避免找不到新材料的尷尬,在操作層面,除了提高採訪的能力之外,要學會以“聲臨其境”代替“身臨其境”。所謂聲臨其境,就是通過與當地記者、採訪對象進行溝通。這並不是說要以電話訪談、網絡聊天代替現場採訪。而是要善於通過其他方式降低試錯成本、彌補現場的不足。在現場採訪之先,應做足功課,確認採訪行程、對象和主要提綱,有條件的話進行預採訪,對相關情況進行評估,不適宜進行現場評論的選題應及時調整方案。在現場採訪之後,可以通過電話等形式就重要對象補充採訪,以彌補現場由於場地、時間等問題而造成的缺憾。畢竟,現場採訪雖好,但限於客觀條件,必須與“非現場採訪”打好配合,方能挖掘到更多新材料。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