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評價

理性下來看整部劇的話,它在情節行進上還是有不少明顯的缺陷:第一,在劇情雖在前段抖出了許多包袱,例如柴崎當年神秘的辭職、「9」的噩夢的含義(不過這點倒是能根據劇情猜到是「9」和「12」扔下了「5」而逃跑),「5」為什麼只對兩個人之中的「9」特別注視但對「12」卻不為所動……這些伏筆在後段行進的時候都沒有再作進一步的刻畫,僅僅停留在「讓懸更懸」而不是「讓懸念明朗」的處理,使得這部劇在高潮展開部分(諸如「5」的自盡)的情節略顯倉促和突兀,沒能達到蕩氣迴腸的效果;第二,女主在劇情中與其他主角的思維境界差別太大,而她在劇情行進全程中又被刻意隔離、沒有獲得太大的成長,「12」對她會動心,應該跟其個人經歷有關,但是編劇在這裡也幾乎沒有提及,使得這個角色在劇情行進中的作用相當微妙……

關於「5」的回憶,玄乎其選的伏筆

當然,從整體而言,這部劇還是有著相當高的藝術價值的。先從影視語言的應用上看,作畫上至少線條細膩、畫風統一、動態流暢,對作畫了解處在邊緣的觀眾基本看不出違和感。分鏡對環境描寫、視角轉換、神態刻畫的運用相當和諧,基本能夠與作品的主基調相統一,演出對光影的角度和強弱、色調的控制都在保持唯美的格調的同時不經意間渲染出影片灰暗的氛圍,具體分析就免了,但這部劇的分鏡演出確實是在技巧繁複的同時做到了剋制、能夠為影片本身的表達服務。而這部劇在細節處的製作也做到了寫實和嚴謹,像兩處出現的鋁熱反應的火焰形態都與對現實保持著高度相似。配樂是影視語言上最為可圈可點的一部分,配合劇情中提到的「寒冷國度的音樂」,這部劇的音樂有著不少冰島實驗性音樂的影子,片頭片尾曲都是電子與古典融合的迷幻樂,原聲部分雖然不華麗、但是和動畫內容有著高度對應,讓人在聽的過程中能夠自然而然的帶入到動畫的場景中。《lolol》以重複電吉他演奏為主旋律、伴以循漸進的編曲,一聽就能讓人聯想到烏雲密布的天空中烏鴉飛過的場景;《walt》略帶戲劇性的旋律和鋼琴與弦樂的純凈編曲相對比,人物單純內心中的複雜思想清晰浮現;《von》以鋼琴和弦樂打底,在人聲吟唱中途再加入聲部,和無邊黑夜中身處摩天輪的里沙的無助和「12」的糾結相對應……不得不說,渡邊信一郎確實是一位相當精通音樂使用的導演,是能夠給配樂的意識流充入具體的意識而使其豐滿的導演。而片中最為亮眼的,毫無疑問還是其主旨表達和故事的設計——通過描述被陰影籠罩的「斯芬克斯」賭上性命向世界發聲、傳遞內心單純希望的歷程,向日本甚至世界上摧殘人性的制度機器發出了如同扣下扳機一般冷酷慘痛的叩問。

克制著表達情感的分鏡演出

背景創

憑空造出一個假人、光明正大地購買烈性炸藥進行恐怖襲擊活動、甚至大搖大擺地將自己的面目曝光於攝像頭之下……犯人種種故作高調的行動都表明了他們所要諷刺的對象——日本臃腫陰暗社會制度下的龐大漏洞,這也是本片著重刻畫的社會背景。柴崎警官因多年前涉足高官敏感問題而被調至閑職,公安表面上希望警視廳協助調查但實際意圖卻是責任推諉,上層警官明知道事態嚴重卻仍然厲聲警告柴崎、嚴格限制其行動……與那苟延殘喘的權力體系同歸於盡的日本警察,早在一次次的罷免和警告中,走向了真相的對立面。而日本高層在美國插手案件調查後步步退讓,甚至為了方便美國搜查案件而放任美方製造爆炸事故、限制日本警察行動,甚至連美國的ISA探員「5」都不禁感嘆「想要的東西,搶過來就好了」,這當真是對日本現行法治與人權理念的辛辣諷刺。而劇本對日受制於美做出如此誇張的描寫,其目的早就已經透過片中發起「雅典娜計劃」的一位高官間宮俊造的口表達了出來:「這個國家,需要真正獨立起來。」在複雜的國際形勢下,日本在他國的鉗制下,自身已經逐漸喪失對價值觀念的獨創、對生存意義的解釋。編劇同樣擔心的是,社會在獨立價值喪失的衝擊下,變得了無生機。核廢料處理站的工作人員工作得過且過,警視廳的文書處理員工作多年,卻對案件資料的擺放無甚了解……這些苟且偷生的空皮囊,又何嘗不是一個社會行將就木的預兆?

權力體系中的責任推諉

對文化萎縮的擔憂

人物刻畫

當初這部劇與國內審核受阻的時候,給出的理由是「宣揚以暴制暴思想,美化暴力、恐怖襲擊和犯罪活動」,這是大眾的思維慣性所致——在光輝宏大的敘事主旋律的支配下,我們往往只能看見、只願相信有人在作亂、有人在圖謀不軌,而這一切混亂背後的真正原因則往往遭到掩蓋,隨著輿論熱潮的過去而終究落得無人問津。

三島理沙,在校園備受欺凌,平日吃飯都得躲進廁所,回家又被母親再三逼問,內心如此脆弱的她忍無可忍,聽見「12」說要「讓世界消失」後,竟然開懷地笑了起來——讓世界消失,竟成為了她唯一的解脫。柴崎健次郎,多年前因為涉足日本高官敏感而遭到調任,但自身探尋真相的慾望是如此強烈,以至於在文書處工作也得玩下解字謎遊戲,這次案件因為事態緊急,上司被迫將其調回原職,但隨即又因為其行動威脅到現行國際關係體制而將其停職,本質上,他和犯人的目的是一樣的——探尋世界的真相,向世界發聲。而「9」、「12」和「5」,則是「雅典娜計劃」的牽涉者,頭腦優秀的26個孩子被迫服用新開發藥物、進行腦力培訓、定向培養某方面的突出能力——從劇情上推測,「5」擅長於制定作戰策略,「9」精通於尖端武器,「12」則有著超群的記憶。而孩子本身則往往難以與他人溝通,就像「9」和「12」所說,「我們從未被世界需要過」,而「5」更是被過度的感性支配,最後賠上了自己的性命(她和「12」的身體疾病,極可能是服藥造成的缺陷)。這樣的計劃,就像是蘇聯全面建設重工業時期畸形培養專門領域人才的進化版——是徹底忽視個人發展、將人視為制度機器下齒輪的極權思維的產物。在高強度的管理下,日常生活已是例行公事、成為體制化的一部分。「9」和「12」是逃出計劃的叛徒,而逃脫失敗的「5」在成為實驗成品以後,還是免不了美國的干涉而被送往ISA擔任諜報成員——那些謀求國家獨立而發起計劃的、激進的民族主義者的願望也在最後落了空。這部劇正正是由這些被美麗世界遺棄的孤兒展開。

理沙難得的笑容

慘無人道的訓練

其實,看似瘋狂猖獗、落得如此結局的他們,其實心底的希冀又是如此簡單——三島理沙只是希冀世界的擁抱,柴崎警官只希冀自己能查個心安理得,「12」只是希冀那一杯軟糖綠茶可樂、希冀真正像高中生一樣玩耍,「5」只是希望找到兒時的同伴繼續未竟的諾言,「9」只是希冀向世界傳遞新生、傳遞記憶……社會公民在社會制度機器這一龐然大物的壓制下是如此無力,他們只是社會公民喪失生命力、被步步逼向死角的縮影而已。

能夠如真正高中生一般天真的「12」

主旨探討

我個人在看完全劇以後,一直被無邊的悲涼和黑暗所壓抑著。其結局所刻畫的黑暗,遠不是一個「虐」字就能概括的,它是一場如同《1984》結尾「我愛老大哥」一般、徹頭徹尾的欺騙。

我想「9」和「12」始終對世界抱有著希望,他們始終相信,世界上有許多像三島理沙這樣的人,力量微不足道卻感知著世界、熱愛著世界。所以,他們雖然大規模製造騷亂,但始終不願意造成人員傷亡,雖然做出一副大型犯罪組織的模樣、煞有介事地留下暗號「VON」,但實際卻是想向世界傳遞希望。「9」明知自己是死路一條,卻還想召開記者會,因為他還對世界抱有一分希望,認為世界會聆聽他的發聲。而那些服務於制度的工作人員,也不過是在被迫之下、在不經意間守護著這個臃腫的體制,倉橋雖然需要向上層交代,但也由衷地賞識柴崎並且重用柴崎;那些原本無所作為的刑警被停職、看清權利的真面目以後,也相當熱心地加入搜查,就連那個總認為事不關己的文書處工作人員六笠,也對柴崎警官有著由衷的友情。那個與他們格格不入的世界,看上去是如此善良。

六笠對柴崎的關心

然而,這部劇的悲,絕不僅是在於最後他們雙雙殞命,還在於他們是被欺騙者——他們的舉動、情感甚至是信念,都不過是被人利用的產物。涉足「雅典娜計劃」的青木宗太,說自己不過是被利用的棋子,那麼那個看似雄心勃勃主導一切、最後卻還是被迫將計劃成品送往美國的間宮俊造,就不是一隻棋子嗎?任上級擺布、不得搜查的日本警察是棋子,那不惜一切手段去搜查、最後卻只找到表層真相的柴崎警官,就不是一隻棋子嗎?在戰後受制於他國的日本是一隻棋子,那麼被逼得實行極權式計劃、最後落得信用危機的日本,不還是一隻棋子嗎?我想,殞命也許還是對「9」和「12」善意的對待,若真的讓他們知道自己所掌握的「真相」和對世界的希望,都只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欺騙的話,那必然是比死還痛苦上千萬倍。

「9」在臨終前的無奈呼喚

表面被揭露的真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