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像/何玲


  閩寧鎮原隆村的海國寶老人一家5口人,去年收入達到了10萬多元。原來上學要走四五個小時山路的孫子,如今是家門口中學的前幾名。他的好日子,有兩個重要的見證人——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都曾到訪過他所在的村莊。

  武河村的王文武、楊金蓮夫婦,1998年從西吉縣搬遷過來,靠着在老家世代積累的養黃牛的好技術,蓋起了二層小樓,開上了麪包車。

  回族婦女王月英帶領着近百人的姐妹勞務隊,農忙的時候,都是閩寧鎮周邊葡萄酒莊爭着搶着僱用的勞動能手。

  他們所在的,是中國減貧史上一個地標式的地方——閩寧鎮。從400多公里外的西海固,搬遷到賀蘭山腳下的戈壁灘,用22年的時間,發展成了充滿活力的新城鎮。

  閩寧鎮,蘊藏着怎樣的可推廣、可提煉的答案?

  寧夏的一個村鎮,與千里之外的福建,有着怎樣的不解之緣?

  沿着被葡萄長廊和林帶環繞的烏瑪高速,記者來到距銀川市50公里的閩寧鎮,尋找這份國家戰略、寧夏方案、跨省(區)協作綜合扶貧治理共同完成的減貧答卷。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何玲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近8000萬貧困人口擺脫了絕對貧困,對全球的減貧貢獻率超過70%。閩寧鎮22年的發展,經歷了中國扶貧歷程的不同階段,逐步完善爲制度建構、社會動員、產業帶動、羣衆參與的綜合性扶貧治理戰略。

減的是貧,扶的是志,暖的是心

  貧困,是人類面臨的世界性、歷史性難題。

  曾經的寧夏西海固,乾旱少雨,災害頻發。喫水難、上學難、看病難、行路難,苦瘠甲天下,生態惡化與深度貧困互爲因果。上世紀80年代初,一些農民爲了喫飽肚子走出大山,自發移民來到銀川市永寧縣境內的賀蘭山東麓,1990年開始易地搬遷了吊莊移民。

  1996年,國務院部署經濟發達的13個省市對口幫扶經濟欠發達的10個省區。這一跨區域幫扶、東西部平衡發展的決策,就是後來成效顯著的東西協作機制。

  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福建對口幫扶寧夏領導小組組長的習近平提議,兩省區共同建設生態移民點,以福建、寧夏簡稱命名,1997年,這片賀蘭山腳下的村莊,被賦予了新的名字、新的生命力。


閩寧鎮移民新居

攝影/何玲


  22年裏,閩寧鎮的幹部羣衆開挖引黃溝渠,興修水利;開墾荒地,整治良田;人拉肩扛,建房修路;植樹造林,防沙治沙。黨的十八大以來,福建省從產業、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進一步加大了幫扶力度。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期間來到這裏:“看到你們開始過上好日子,臉上洋溢着幸福,我感到很欣慰。”

  現在的閩寧鎮,發生了怎樣的鉅變?

  人口從8000人增長到6.6萬人,產生了巨大的人口吸附效應:村村通寬帶、通硬化路、通自來水,外連省道高速的交通網,在福建省的援助下,村村有小學、有衛生室、有文化活動中心、有民生服務大廳。

  人均年收入從500元增長到2018年的13174元,較建鎮初期人均年純收入增長了26倍。政府引資、企業主導、社會參與的產業發展新機制,“造血扶貧”的道路,富了移民的口袋。

  從最初的傳統種植發展到一二三產業融合。依託閩寧扶貧產業園、閩寧產業城兩大園區,培育出特色種養殖、高效節水現代農業、勞務物流、文化旅遊四大產業優勢,菌草、黃牛、葡萄優勢突出。

  國家力量的投入,突破了生存環境的掣肘,加速了終結貧困的歷史進程。人口、收入、產業結構勾勒出閩寧鎮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輪廓,在這中間流動的,是貧困羣衆實現美好生活所激發出的自信,是“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的莊嚴承諾。


有爲政府、有效產業、有情社會


  按照2014年國家扶貧標準線和“兩不愁三保障”標準,2017年底,閩寧鎮建檔立卡戶實現脫貧退出1531戶6553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9%,6個貧困村全部符合貧困村脫貧出列條件,6個村村集體收入達到233萬元。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守英認爲,精準扶貧是人類史上的一場偉大試驗,自上而下由一根指揮棒統領,效力無與倫比,只有中國做得到,只有中國共產黨做得到。以人民爲中心的初心和堅守,激發着精準扶貧攻城拔寨的偉力。

  與之前扶貧資源下沉到村不同,精準扶貧在制度層面注重個體識別、產業幫扶、考覈機制,提高兜底強度,強調貧困戶自身能力建設。

  固原市隆德縣關莊鄉的何麗霞,2016年搬遷到了閩寧鎮原隆村,是建檔立卡貧困戶。2017年享受到“4+1+1”精準扶貧政策,託管4頭肉牛,年分紅8000元;每戶分配1棟光伏大棚用於種植經營,年收入1萬元;分佈式光伏電站項目戶均年收入1萬元,領取分紅2.8萬元。在立蘭酒莊,穩定就業的她從普通工人成長爲技術能人,月工資能拿到4000多元。和其他建檔立卡貧困戶一樣,何麗霞在《脫貧申請書》上籤了字,甩掉了伴隨他們家幾代人的貧窮標籤。

  產業的作用貫穿着閩寧鎮減貧的全過程,種葡萄、興商貿的武河村戶戶有新招;流轉地、引企業,原隆村多業並舉成規模;種枸杞、樹品牌,木蘭村辦起合作社;種飼草、養牛羊,玉海村養殖有成效;辦車間、促商貿,福寧村依託區位求發展;引特色、興設施,園藝村種出新希望。產業培育爲移民增加了自食其力的機會,產業市場的興盛又使得這種可能性變得可持續。

  追求可測量的社會價值併兼顧經濟回報的投資形式,閩寧鎮構建村企共富聯合體的成功運行,使更多的企業家受到啓發和鼓舞,參與到產業扶貧的隊伍中來。

  閩商陳德啓在閩寧鎮用10年時間建成了5萬畝葡萄園,吸納就業3000人。寧夏壹泰牧業公司爲建檔立卡戶肉牛託管項目2015—2017年共分紅1400萬元。光伏企業中科嘉業與原隆村簽訂屋頂租賃協議,村集體佔49%的股份,20年裏每年分紅3400多萬元。閩寧產業園引進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興建銀川新能源產業園項目,項目投資總額達到20億元。

  省區層面的閩寧協作,在不斷向基層、縱深延伸。閩寧鎮2018年爭取到閩寧協作資金3100萬元,福建省建設廳支持福州設計院、泉州古建築設計院爲閩寧鎮修編了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新鎮區建設規劃。閩寧中學與福州一中,閩寧二中與角美中學,閩寧中心小學與福州錢塘小學,閩寧中心幼兒園與福二幼等接對幫扶


 閩寧鎮兒童笑臉

 攝影/何玲


  來自福建的鄭志源、餘香蘭、徐強華、陳麗琰等11位老師將在閩寧中學支教1年。老師們在閩寧小學推進課堂變革,隨着他們的到來,學生們每週舉辦一個小活動、三週參加一個大活動:改革開放40年歌詠賽、英語聽寫大賽、小小朗讀者、武術操、科學實驗室,豐富着孩子們的課外世界。福建來的老師用多媒體給孩子們進行中華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生動教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課。

  來自福建三明市的鄭志源老師,遠在福建的兩歲孩子意外去世,他仍然選擇留在閩寧鎮繼續支教。福建援建的閩寧中學、閩寧小學,培養着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必將在閩寧鎮建設中發揮巨大作用。


脫貧與富民的接力


  在閩寧鎮的歷史上,兩封特殊意義的信,人們都不會忘記:

  1997年7月15日,閩寧村建設開工儀式上,由時任福建省扶貧辦主任宣讀了習近平同志的賀信:“閩寧村的正式興建,是閩寧兩省區開展對口扶貧協作的一項重要成果。”

  2016年2月,李克強總理給閩寧鎮回族老人馬西亮回信:“一別四年,得知你和同村的鄉親們搬到了川區,住上了新房,喫上了自來水,收入也有了穩定保障,我由衷地爲你們高興。”總理還說,新的水土滋養新的生活,整體搬遷既增添了新活力,又留存了老親情。希望鄉親們在新環境中日子越過越紅火。

  閩寧鎮的樣板意義在於:生態移民一方面緩解了山區人口超載的壓力,同時將遷入地荒漠地墾植爲新的綠洲,將原有的荒漠改造爲穩定、高效的生態系統,爲兩地的鄉村振興奠定了基礎。從宏觀層面看,解決了“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何時退”的問題;政策設計上,政府主導、多元參與的扶貧體系,提供了減貧的制度保障。

  剛剛結束的閩寧聯席第23次會議上,寧夏黨委書記石泰峯表示:閩寧協作承載着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要以更加堅定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推動閩寧對口扶貧協作取得新的更大成績。

  脫貧是基礎,富民是目標,減貧成效爲閩寧鎮拓展了足夠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整理鄉村資源、尊重鄉土規律,開展基於鄉村振興的“柔性扶貧”探索,是閩寧鎮新的使命。

  到2020年,中華大地上將第一次徹底消除絕對貧困。閩寧鎮的實踐,爲全球減貧貢獻了中國智慧,寧夏方案。



賀蘭山下全球減貧事業的“中國方案”


圖片來源/新華社


■哈爾濱工業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 馬濤



  作爲1997年福建和寧夏啓動對口扶貧協作的起點,閩寧鎮從無到有、由弱到強,見證了閩、寧攜手從單向扶貧到互利共贏的22載。這個賀蘭山下當年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命名的扶貧移民區,已從一個“天上無飛雀,地上不長草,風吹沙石跑”的荒蕪之地,發展成爲常住居民6萬餘人的特色小鎮。

  一部閩寧鎮生態移民示範區22年成長史就是一部中國對適合自身發展與平衡道路的探索史。從寧南山區“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西海固通過“移民吊莊”遷到賀蘭山下戈壁灘上,再到引水、修路、建房等提出實施一攬子基本公共服務方案,實現6萬餘人宜居夢想,是逐步發揮舉國治理優勢解決移民易地搬遷問題的生動體現。

  從1996年開始“跨區域幫扶”先富地區福建省向西部寧夏回族自治區輸入人才、導入技術、投入資金,尋找到適合寧夏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條件的禽畜養殖、葡萄種植等新產業,解決了生態移民新就業,在脫貧重建生活方式中形成了“閩寧示範村”,典型體現出共同富裕中國式治理特點。

  通過精準幫扶,發揮政府投入的主體和主導作用、建立與攻堅要求相適應的投入體系,也蘊含着中國對區域與階段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長期探索的全局智慧與本土經驗。

  黨領導的舉國扶貧脫貧治理體制是全球減貧“中國方案”最終成功的關鍵。“閩寧鎮”集中體現了扶貧工作的複雜性和艱鉅性,東中西部區域協調發展、生態脆弱地區可持續發展、西北荒漠化農村地區鄉村振興以及新時期欠發達省份創新驅動發展,國家戰略體系交匯融合、新老問題疊加湧現,“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體制機制是貫穿戰略與全局多層級跨區域工作體系的核心與關鍵。

  扶貧工作協調銜接各方面政策、各類型工作與多樣性羣體的長期穩定與連續積累,實現扶貧脫貧人口走得出、穩得住,最終能形成新的生活方式與生產習慣,這也是黨領導下的扶貧工作穩步推進卓有成效的組織關鍵。



心安是歸處

記者手記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何玲



  爲了生存,人們來到這裏;爲了更好地生活,人們留在這裏。

  從望向大山之外的那一刻起,從腳步踏出大山的那一個瞬間,閩寧鎮,成爲西海固貧困羣衆安放鄉愁、滋養夢想的地方。

  在閩寧鎮——這個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命名的地方,這個被賀蘭山環抱、被黃河水澆灌的地方,他們和共和國領袖一起,創造出改變歷史的減貧奇蹟。

  六年級小學生李文強的故鄉,和他的父輩不同,出生地閩寧鎮,就是他的故鄉。他說他只回過一次在大山深處“太窮了”的老家。

  20年時間過去,由100多萬移民建設的幾十座新村鎮在寧夏大地上生長着,發展着。而遷出地西海固地區,已修復成爲西北重要的生態屏障。

  閩寧鎮的發展脈絡,可以搜索出中國減貧進程很多關鍵詞:東西協作、生態移民、產業扶貧……

  外媒觀察閩寧鎮的角度,認爲這裏是中國減貧政策模擬的微縮版,是中國故事中最溫暖最動人的部分。

  “閩寧鎮探索出一條康莊大道,要把這個寶貴經驗向全國推廣”——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7月實地考察時,肯定閩寧鎮是中國扶貧增長信心、驗證道路的成功案例。

  減貧沒有捷徑,消滅貧困的雄心壯志、頂層設計、科學態度、實幹精神,一個都不能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減貧,有爲政府、有效市場、有情社會,匯聚出擺脫貧困的巨大合力。

  減的是貧,扶的是志,暖的是心。“苦上一代人,爲子孫換來好光景”,具有變革意識、喫苦精神的移民,堅韌昂揚地走出大山,改寫命運,釋放出從未有過的創造力。城鎮的核心是人,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樂業——事事關情。歷史和現實,銜接在個體擺脫貧困的生命節點上,心安是歸處,滄桑且從容。

  當脫貧攻堅遇見鄉村振興,是新時期脫貧與富民的接力,是對現階段的閩寧鎮新的考驗:向教育、文化、衛生等領域拓展;更好融入銀川都市圈;“打好脫貧攻堅戰”之“好”,如何更多體現在穩定機制和羣衆更多的獲得感上……

  早在2008年11月,中國經濟時報就以整版《閩寧協作,中國式扶貧新典範》報道過福建與寧夏攜手合力減貧攻堅的做法。作爲記者,用10年的時間,見證中國減貧進程的成就,目睹寧夏幹部羣衆的不懈創造,發現閩寧鎮這樣一個觀察中國減貧路徑的窗口,是我們的榮幸。

  一位扶貧幹部講起當初動員鄉親們離開大山搬遷到閩寧鎮的前一天:夕陽下,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對着大山默默流淚,問及原因,小姑娘說,我捨不得這裏,但我想離開。

  閩寧鎮週日的街頭,人們匆匆走過,他們已經習慣了這個有4G網絡、婚紗攝影、郵政快遞的城鎮,偶爾也會看到以遙遠的西海固地名命名的餐廳,慰藉着這裏第一代移民的鄉愁。公交站旁,一位母親送週末回來探家的女兒返回城裏上班,車還沒有來,她們說笑着。

  太陽底下,閩寧鎮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史曉強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http://www.cet.com.c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