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千禧世代逐渐成为人才市场上的生力军,今年的职场趋势有哪些变化呢?根据勤业众信(Deloitte)发布的《2018全球人力资本趋势报告》中,针对全球超过11,000名企业领导者和人资主管的调查访谈结果显示,企业绩效和声誉的评估指标,以及吸纳人才的模式,都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


现今的人们对于经济收益未能改善个人生活、解决社会问题感到沮丧,遂开始期待企业能弥补贫富差距、医疗保健、多样性和资讯安全等社会问题,以帮助世界变得更加公平公正。因此,传统企业开始必须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社会企业也将成为明日之星,以创新的商业模式,在获取利润的同时实践社会目的,并善用科技及社群网路的力量,为投资者与客户创造双赢。


企业实践社会责任 有助留才、黏客


换言之,衡量企业经营成功与否,不再仅限于其财务表现,或产品及服务的品质。相反地,企业对社会是否具有正面影响力,才是吸引优秀人才,以及加强顾客忠诚度的重要指标。对此,有88%的千禧世代认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并有78%的投资者增加对其投资;但仅有51%的企业受访者表示为此作好准备,更仅有18%的企业将其列为优先策略。


不过, 有65%的执行长将「共享式成长(inclusive growth)」视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关注之一,更甚于传统的「股东价值(shareholdervalue)」。由于资讯传播快速,一家成功的企业,不能只是满足客户和商业伙伴的需求,更要考虑包括:工厂的设置如何影响社区、员工对其工作岗位的感受、与社群及监管机构保持良好互动等议题,致力于创造资讯透明、利益共享及有利于协作(networking)的环境。


而随著团队协作的增加,企业的管理运作也必须更加灵活。有85%的受访主管认为,「交响乐团式的最高管理层(symphonic C-suite)」将取代传统各自为政的领导模式;但却有高达73%的受访主管表示,他们公司的高层并未或极少互相合作。未来,企业高层应更注重跨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与资讯交流,形成和谐且反应敏捷的经营团队,方能应对跨领域的挑战,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取得领先。


本调查也发现,随著个人意识抬头,企业既有的绩效管理和奖酬制度也必然得做出改变。许多龙头企业都致力提供更多元创新的奖酬福利方案,以满足不同员工的偏好,也期望更能反映出个别员工对团队的整体贡献,以契合公司的营运目标。同时,为了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企业的薪资透明度也有所提升。


例如,除了一般的加薪、奖金之外,员工尚可选择股票期权、额外假期,甚至是工作时间外出、幼儿托育服务等非传统的奖酬方式;也有企业会定期比对竞争同业的薪酬来进行调薪。未来,人才也可以采取更主动的态度,来向公司表达个人对于奖酬的期望。


对个人而言,本调查中另一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劳动力生态系统(workforce ecosystem)」,也就是从过去单一的合同雇佣形式,演变为包括全职、兼职、派遣、零工、外包、远端工作等多元化的企业用人形式。面对未来开放性的人才经济体系,个人在职涯发展上,必须更聚焦于「经历」而非职业,利用各种任务或培训的机会,培养跨职能。也要考虑传统全职工作以外的领域,拓展个人能力范畴,以提升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好比担任技术职时,也要寻求机会,发展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等。


发展跨职能 提升个人整体价值


对此,企业也必须思考维持员工效率和向心力的新方法,使内外部人才的文化与理念能够保持一致。而随著不同职业/技能的界限日益模糊,不只新一代工作者更重视个人能力的持续拓展,企业也必须重视。可惜,有72%的企业主管在访谈中表示,他们的公司并未提供员工完善的职业发展计划,仍局限于传统的阶梯式晋升制度。未来,能够提供更多发展与成长机会、打造学习文化的企业,将更能强化雇主品牌(employer brand)的经营力道。


至于近期各界对人工智慧取代人类的隐忧,本调查也发现,自动化虽然正在提高企业的生产规模、速度和品质,却不会让工作机会消失,受访主管对资讯人才、人类技能的需求反而提高了。


总体而言,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越发密不可分,企业除了延续过往对自动化、高龄化等议题的关注,还必须更加关注组织自身的社会责任。趋势瞬息万变,可以确信的是,拓展跨领域能力,仍然是职场工作者的首要课题。


本文选自《English Career》第65期

延伸阅读》米其林首位台籍董座毛健行 教你学校学不到的成功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