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N4445  

2015年3月10日齋浦爾,印度

煙火點燃了齋浦爾的大街小巷。

 

晚上九點,我們喫完晚餐,正在開車回飯店的路途上。齋浦爾 (Jaipur) 位於印度北部,靠近德里 (Delhi) 與阿格拉 (Agra),這三個城市構成熱門的金三角旅遊路線。齋浦爾有粉紅城市(Pink City)之名,起因於1879年為歡迎後來的英皇愛德華七世到訪,總督下令將城內的建築都漆上粉紅色。經年累月下來現今看起來反倒比較偏紅色。

11107723_10153198021348956_1954787766531899334_n  

 

我們好奇的問司機今天是什麼日子?為什麼到處都是煙火?司機說因為今天是良時吉日適合成親,而在印度,婚禮一定不能沒有煙火,就像臺灣喜事不能沒有鞭炮一樣,今天是好日子所以各處熱鬧辦著婚禮,火樹銀花照亮整個齋浦爾的夜空!

 

甫說完,轉彎離旅館不遠處,有個婚禮隊伍正在馬路邊緩緩前進。這時我們猶豫該不該繼續往前?大家去拍個照好了!為了其中兩位愛好攝影的人士,我們這羣觀光客帶著相機,站在隊伍周圍,想拍幾張好照片,捕捉婚禮的吉光片羽。

 

就這樣,雖然我們半個人也不認識,混進人羣裡,成了印度婚禮上的賓客。走在隊伍最前端的是有大喇叭、笛、鼓的樂隊,樂隊身後是一羣跟著音樂載歌載舞的男嘉賓。接著,新郎與一位大約5歲的小男孩騎在身穿珠寶的白馬上。新郎披著一身白色珠寶有如印度版的迪士尼白馬王子,摟著小男孩,小男孩雙手嗚著耳朵一臉不悅,嫌樂隊太吵。最後,是一羣身穿七彩斑斕莎麗(sari)禮服的女嘉賓。比起男嘉賓的喜形於色、神采飛揚,女嘉賓們相對顯得害羞低調。此外,有個個手舉檯燈的人員圍住隊伍,檯燈形狀宛如聖誕樹,連著電線,照明瞭漆黑的街道。

 

當我們沉醉其中,一位男嘉賓上前,對著我與友人阿布,明顯的示意邀請我們一同加入跳舞。友人阿布毫不猶豫地加入舞羣。看來他在一旁技癢很久,已迫不及待在印度人面前大秀舞技。男嘉賓又再次向我使了眼色,期待我的加入,我有些為難,看見女嘉賓默默的站在隊伍後,對於身為女性的我,加入前面一羣男賓客有點尷尬。但看見阿布手舞足蹈,歡樂的氣氛讓我改變主意,下海尬舞去了。

 

11203538_10153198021398956_6209572167079991235_o

在我們兩個外國人加入舞羣後,看到我們如此融入他們的文化,更是炒熱了現場氣氛。平常的我會稍稍跟著派對上的流行舞曲扭腰擺臀,但我倒是很少接觸印度風格的音樂,更別說嘗試印度舞了,不過跟著他們大動作的揮手邊學邊跳,已不介意跳得好不好看,而是當下無與倫比的氣氛,high翻天。

 

雖然來自不同國家,說不同語言,但因為音樂、舞蹈這共同的語言,我們分享人與人之間最純真的喜悅,慶祝這場意外的異國婚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