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個小故事,說的是在文藝復興時期,教皇問著名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像《大衛》這麼漂亮的雕像,請問你到底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呢?」米開朗基羅回答說:「很簡單,我把所有不是大衛的大理石都去掉,大衛就誕生了。」米開朗基羅的這個回答啊,其中的道理很值得借鑒,那就是「不該做什麼」,往往比「應該做什麼」,更能促使我們清醒思考、明智行動。換句話說,真正幫助我們成功的,不是那些額外的智慧,而是少犯錯誤。


2.相比起那些冷冰冰的數據,為什麼我們對具體的人物更能感同身受?關於這個問題啊,有這麼一個例子:在上個世紀80年代,經濟學家們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叫做「最後通牒博弈實驗」。這個實驗呢,簡單來說,就是我給你100塊錢,你來給這筆錢設定一個比例,比如30%也好,50%也好……反正不管多少比例,你說了算,然後按照這個比例,你把這筆錢,跟一個坐在你對面的陌生人一起瓜分掉,請注意,這位陌生人坐在你的對面。那麼,如果這位陌生人同意了你這個分成比例,那麼你倆就可以把這100塊錢從我這兒成功拿走;如果陌生人不同意這個比例,那你就必須把這100塊錢再還給我,等於你倆誰也沒拿到我的錢。好了,問題來了,你會提出什麼樣的分配比例呢?

3.按一般道理來講,我們可能會覺得:你一定是給陌生人很小的一部分,比如說,1塊錢就好了,然後你自己可以拿99塊。這個也好理解——因為對於陌生人來說,1塊錢也比什麼都沒有要好,他肯定會同意。可實驗的結果,卻跟我們的理性分析完全相反:絕大多數參與實驗的人都建議說,應該給陌生人30塊錢到50塊錢之間,並且他們還普遍認為,要是低於30塊錢,對這個陌生人就是不公平的。

4.為什麼看起來每個人都會這麼慷慨大方呢?這就是一種所謂的「心智理論效應」。這個效應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人類從原始社會開始,都是以羣居和集體生活的方式生存下來的。因此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我們對身邊人如何思考、如何感覺,已經形成了非常細心的感受習慣。那麼這個最後通牒博弈實驗,其實就是對這種所謂心智理論效應的最好證明,一旦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候,實驗者會不自覺地感受對面這位陌生人的想法。

5.但如果對這個實驗做個小小的改動,很多人就變得不再這麼大方了。比如,把參加實驗的兩個人,分配在不同房間裏隔離開,你看不到那個陌生人,也想像不出他長的什麼樣。在這種情況下,跟我們打交道的人變得抽象了。這些參加實驗的人,他們最後建議的分配比例,都普遍降到了20塊錢以下。

6.再講一個例子。心理學家保羅·斯洛維奇做過一個捐款的小實驗。他對第一組實驗者展示了一張來自非洲戰亂國家的孩子照片。照片中這個孩子骨瘦如柴,眼中帶著哀求的神情——那麼凡是看了這個照片的人,平均捐款是2.5美元。然後,他又給另外一組實驗者,展示那個非洲國家饑荒的統計數字,說是有超過300萬個兒童營養不良——那麼看了這些數字的人,掏錢捐款的數額,平均卻只有1.7美元。這個結果有點令人意外:理論上說,統計數字才最能反映災難的真實程度,第二組的捐款數量應該不會太少啊。可是人們恰恰不這麼理解,人們只覺得統計數字冷冷冰冰、毫無作用。而只有那些具體的人,他們的表情和神態,才能讓人們感到飢餓彷彿就在眼前。

7.這種心智理論效應一直都在發揮作用,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媒體就知道,圖表和數字是不能吸引讀者的,只能利用具體的人,或者震撼人心的圖片纔有效果,比如,如果有篇文章是關於某個國家的,那麼就印上這個國家元首的照片;如果是關於地震的報道,那就在文章裏貼出受害者的照片等等。


8.那麼,該如何利用這種心智理論效應,理智地做出我們自己的決策呢?.一方面,如果你是一個受眾,當有人要給你介紹某個人的故事或命運時,請你一定要謹慎客觀一點。你應該仔細問問這個人故事背後的事實,以及關於他的統計數據。那些講述得天花亂墜的故事,很有可能會讓你陷入不理性的決策中,進而產生錯誤的行動;相反,只有那些背後的數據,才能讓你瞭解到真實的背景信息,做出自己的理智判斷,至少不輕易被人矇蔽。另一方面,反過來,如果你不是受眾,而是肩負著感動、震撼或者激勵他人的任務,那麼你應該考慮充分去利用這種心智理論效應。讓你要去講述的事情,用最鮮活的人物形象去展現,而且最好是觀眾們身邊的人物,從而打動人心,起到更好的效果。

End:今日話題,「心智理論效應」到底在現實生活中要不要應用?歡迎留言討論,

回復1:同意生活中運用;

回復2:不同意生活中運用;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