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珪,後梁太祖朱溫第三子。其出身低微,其母為營妓。何為「營妓」?就猶如日軍的「慰安婦」,為軍士解決生理慾望的。一次朱溫路過亳州,召其母侍寢,因而懷孕生下朱友珪。也許是特殊的出身、頻繁的戰亂讓朱友珪變得狡猾而多智。

朱溫篡唐稱帝後封朱友珪為郢王,隨後又擔任著左右控鶴都指揮使,即掌握著朱溫的隨身親兵。晚年的朱溫經常生病,不過雖年逾花甲,但是好色不改。自從賢妻張惠出世之後,便開始縱情聲色,到後來竟然召入兒媳,名為侍疾,其實是侍寢。

「扒灰皇帝」朱溫最喜愛兩個兒媳婦,一個是第二子朱友文的媳婦王氏。另一個是第三子朱友珪的妻子張氏。何為「扒灰」?就是指公公與兒媳婦通姦。

王氏生的貌美如花,美艷絕倫。而張氏雖然姿色不差,但是相形見絀。因而朱溫漸漸地更喜歡王氏,而王氏也是個放蕩的女人,牀上功夫也是一流。每次纏綿後,總是躺在朱溫懷裡,要朱溫在百年之後將皇位傳給丈夫朱友文。朱溫既愛王氏,也愛友文。

朱友文,何許人也?他乃是朱溫的養子,從小就多才多藝,頗得朱溫的賞識,甚至超過親身兒子。朱溫遷都洛陽後,便讓友文留守汴梁。

一日朱溫大病不起,感覺到時日無多,便召王氏密語道:「我病已入膏肓,明天你就趕往東都,召友文覲見,我當傳位於他!」王氏興高采烈,馬上整理行李,準備上路。「扒灰皇帝」朱溫也許是被王氏的牀上功夫折服,竟然想將皇位傳給養子!

天下沒不透風的牆,朱溫要傳位於朱友文的消息被張氏知道了。張氏馬上轉告丈夫朱友珪,哭泣道:「陛下將皇位傳給朱友文了,王氏已經趕往東都,等到他們夫婦得勢,我們都要死無葬身之地了!」朱友珪也驚詫不已,無所適從。

有珪身邊的親信得知消息後,便與其開始策劃謀反事。正在此時,有詔書讓朱友珪任萊州刺史。這就意味著,父親朱溫開始防範自己了,更有可能在任上除掉自己,為新君鋪平道路。於是,朱友珪馬上趕往軍中,祕密地與左龍虎軍統軍韓勍商議。

韓勍也贊同朱友珪先下手為強的策略。正好朱友珪之前負責皇帝的宿衛,便讓兵士混雜在皇帝的衛兵裏進入宮中。待到夜深人靜的時候,突然響應起來,直殺入朱溫的寢室。

朱溫周邊服侍的人都四散逃避,只留下他一個人掙扎著爬起,怒視朱友珪道:「逆賊,你敢弒父嗎?老天豈能容你!」

朱友珪也反脣道:「親子不如養兒!你當碎屍萬段!」便命親信馮廷諤拔劍上前,朱溫圍著柱子轉,劍三次擊在柱上,都沒傷到。然而朱溫畢竟年事已高,又患病已久,倒在牀上,馮廷諤以劍刺中,穿過腹部,腸胃都出來了,滿牀都是血。朱友珪便用被褥包裹起來放在寢室裏,祕不發喪。

朱溫已死,朱友珪乘眾人還未知曉,便立馬草擬偽詔,發往東都,命馬步軍都指揮使均王友貞,速誅友文。友貞不知是假,即誘入友文,把他殺死。友文妻王氏,還未上路,便被殺害。

朱友文死後,朱友珪便偽造了一份朱溫的遺詔。聲稱朱友文大逆不道,陰謀篡位,幸友珪忠孝,領兵剿戮。後在柩前繼位,大封功臣。真正的厚顏無恥啊!

然而朱溫其他兒子聽說朱溫被殺後,氣憤難忍。尤其是朱溫與張惠所生的朱友貞,便聯合魏博節度使楊師厚,殺死了朱友珪,奪取了皇位。真是「多行不義必自斃」!

朱友珪本來只想安安靜靜的戴個綠帽子,保全自身的富貴。因為老子朱溫將皇位傳給養子友文,預料自己將身首分離,便先下手為強。而朱溫將皇位寧傳給養子,也不傳給自己的親生兒子,也是千古奇聞!也許是愛屋及烏吧!

「弒父」二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可謂是大逆不道,尤其是「孝」道中國,「弒父」簡直是人間大惡。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或許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五代十國,禮教崩潰,造成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篡弒幾乎成為常態。為父者,不守父禮,淫亂兒媳;為子者,不守孝道,弒父篡位。殊不知,冥冥蒼天,自有公道!


朱溫是五代的第一個皇帝,五代時期的皇帝大多都是比較昏庸的,大概是因為朱溫開了一個不好的頭,所以後來的皇帝一個比一個昏庸。

朱溫是一個生性非常殘暴的人。他在位一共六年,幾乎每一年都是在徵戰中度過的,他喜歡濫殺戰俘,當他還在做唐朝節度使的時候,他就濫殺成性,比如在唐朝乾寧二年,朱溫在一次戰鬥中俘虜敵軍三千人,在傍晚打掃戰場的時候,戰場上忽然颳起了大風,朱溫認為這是殺人不足的表現,因此下令將三千人的戰俘全部殺盡,其殘暴可見一斑。在其逼唐哀帝退位,建立後梁政權後,他更是創立了所謂的「跋隊斬」制度,即如果某支下屬部隊的將校在戰場上戰死後,倖存的士兵都要被斬首。這是一種非常不人道的做法,因此在朱溫在位期間,實際上部署對他已經非常不滿。

不過最終要了朱溫命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兒子。朱溫好色成性,最荒唐的是他連自己的兒媳婦都不放過,也許他是想效仿唐玄宗,可是他畢竟沒有唐玄宗的好命。朱溫即位後,命令自己的兒媳們輪流侍寢,他的兒子們不僅不以此為恥,反而爭相把自己的老婆送給自己的老爹,以獲取朱溫的寵幸,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朱溫有一個養子叫朱友文,雖然不是親生的,但是朱溫對他卻是喜愛有加,因此在朱溫病重的時候,他曾經想把朱友文召回洛陽,誰料朱溫的想法被侍寢的朱友珪的老婆知道了,她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朱溫的小兒子朱友珪,朱友珪於是決定提前下手,帶領宮廷侍衛發動政變,斬殺朱溫於宮中,朱溫死時61歲,在當時也是高壽了,這正印證了一句話,爛人高壽。

五代的皇帝大多出身武將,因此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所以做出了許多荒唐的事情,後來的石敬瑭更是認比自己小的契丹國主為父,等等類似事件在五代都是常見的。不過五代時期也有好皇帝,像後周皇帝柴榮就是比較傑出的一位,不過沒有長壽,不然後面也輪不到趙匡胤什麼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