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時候日本人均gdp比美國高接近一萬美元,美國和主要西歐國家人均gdp差不多,現在美帝人均gdp接近6萬美元了,人均gdp高日本兩萬五美元高主要西歐國家一萬美元左右,這是為什麼呢?同是輸出技術的發達國家,差距為什麼越來越大


實證的觀點大家聊了很多,這裡也試著用幾組世界銀行、聯合國、以及來自其他出版物的公開數據來簡單討論下。

對比國家: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

數據年份:1990 - 最新

首先依照慣例,先說是不是

一. 按現價美元匯率的名義人均GDP

由圖可見,題主說的「日本人均gdp比美國高接近一萬美元,美國和主要西歐國家人均gdp差不多」指的大概是1995年左右,而這其實是幾乎唯一一段日本大幅領先美國的時間點。英法德日GDP在這段時間裡均起伏不定,出現這樣情況的重要原因不言而喻:貨幣升值

類似的日本人均GDP暴漲還出現在安倍2012年二次拜相前,而在此之後反而因為促日元貶值的安倍經濟學出現大幅回落。然而2012年後,日本的實際經濟走勢及GDP總量(按本幣)反而才是有所進步的。圖中英法德的數據也同樣,經常因匯率因素起伏不定。

二. 減輕匯率影響的購買力平價(PPP)版GDP

大幅減輕匯率影響,這裡的走勢看起來平整得多,也更符合各國經濟實際起伏得多,具體有兩點:

  1. 1990-2017年間,美國人均GDP一直是五國里最高的,從未被任何一國超越。
  2. 隨時間推移,美國領先優勢擴大、德國與其他三國拉開差距、日本從德國檔掉落到英法檔。

因此單論人均GDP,美國和日歐差距拉大是存在的,雖然遠沒有受匯率影響的名義人均GDP顯示的那麼劇烈,但單位生產力的差距確實一定程度上在拉大。

除了生產力的區別,人口結構也是重要原因。

一. 勞動力總量

美國作為移民大國、全國生育率也尚可,90年代以來勞動力供給有大幅上升。而英法德日的勞動力總數均無太大變化,日本及法國甚至在近年有所下降。因人均GDP計算的是全體國民而不止勞動人口,勞動人口所佔比例就顯得非常重要。

二. 年齡撫養比

首先撫養比這個概念,基本可以理解為以「非勞動人口」除以「勞動人口」得出的百分比,看以看出該社會的老齡化程度及養老壓力。比如日本在1990年,小孩與老年人人口僅相當於勞動人口的不到45%,到2017年,卻已經劇增到65%以上。

圖中整體數據也非常有趣,英國在1990年是人口結構壓力最大的國家、隨後是英法,此時的日本顯得相對遊刃有餘。而到了2017年,日本一躍成為養老壓力最大的國家,遠超其他四國。而法英德均在美國之上,由此可知美國勞動力要相對英法德充沛。

這些趨勢最終對各國有何影響

一. 人類發展指數 (HDI)

人類發展指數(HDI)一般用於依經濟、教育、健康等指標衡量各國的整體發展水平。這裡使用的聯合國數據不顯示每條線代表的國家有些不太方便,以最新年份排名幾條線依次為德國(綠線)、美國(淺紫線)、英國(藍線)、日本(深紫線)、法國(青線)。

從HDI角度,美國在1990年時大幅領先其他四國,到了2017年反而被德國超越、並幾乎被英國追平。而日本在1990年居於次席,目前與美國差距有所縮小、但已被英德趕超。法國則幾乎一直是最後一位。可以說德國HDI進步最大、英國其次,美日法均中規中矩。

二. 經購買力平價(PPP)調整後的人均國民收入(GNI)

各條線代表國家同上。這裡與PPP版人均GDP的情況非常接近,美國一直領先並拉大差距(儘管已經沒有2008金融危機前那麼大)。又與HDI數據吻合地,德國與英國進步最大,前者與英法日拉開了差距,後者追平了日法。日本與法國,尤其是日本表現中規中矩,進步不大。

(原先有一部分關於中位數及平均數財富值的數據統計,因邏輯上確實外在因素比較多,這裡先撤銷了。希望能找到更有價值的補充數據)

這27年來,這五國分別

美國:總人口、勞動力、生產力齊頭並進,維持甚至拉開了與英法德日的差距。

德國:表現優益,從原本的中游上升到僅次於美國的發展水準。

英國:表現優益,從原本的中下游上升到了中游。

日本:表現欠佳,因人口及生產力導致的相對落算是實錘,從次優掉落到中游之後。

法國:表現中規中矩,一直在五國居後,但始終沒有掉落到下一陣容。

總結一下

  1. 美國在1990-2017年這段時間,生產力確實進步很大,但拉開的差距並沒有顯著到名義人均GDP顯示的那麼大。後者受到非常強烈的匯率浮動影響,尤其日本數據因匯率變動幅度很大。
  2. 人口結構對各國經濟及發展的影響也非常大,日本及法國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例子,勞動力比例及養老壓力可能是導致其表現不如德國及英國的最大因素。
  3. 美國與德國的發展指標及人均數據表現最優,但它們、尤其美國的中位數數據往往大幅低於平均值,顯示出財富集中於富人傾向明顯。英國從最初相對落後追到了五國中游,日本從次優水準掉落到中下游,法國一直位於末游但相對英日尚未掉隊。
  4. 然而誠如大家所言,微觀的具體生活體驗是無法從這些宏觀數據中得出的。追求有福利而生活精緻的小確幸,日本與法國可以分別作為東西方的代表,而美國的生活就顯得急促而粗糙。但若精英追求人生巔峰,美國卻依然是聖地。都是優秀的發達國家,若要選擇發展與生活的地方,還需要各取所需。

*最後,之所以只對比了這五國,是因為我覺得它們的體量相對有可比性(當然美國與其他四國體量還是差很多)。瑞士、奧地利、瑞典等國,人口及地域的體量更適合與美國東北部一些州作對比,而盧森堡等更僅相當於城市體量,因此這裡沒有對其進行討論。

謝謝大家讀完,歡迎積極討論與大神指點,如果有什麼存在問題的地方還望指出。


厲害了我的美利堅。

然而我依然清楚的記得去年有個法國朋友告訴美國朋友們他上大學沒花錢時美國朋友們羨慕的神情。

然後他們問我在中國上大學花錢么。我說花錢的,相當於500刀一年。美國人表情更精彩了。

=========

這評論區真是把我看笑了

一,這個問題比較的是美國和日歐,中國嘛只是個插曲,美分朋友們又何必來專門找中國比較?田忌賽馬嗎?

二,如果這裡美國和中國交換一下,真期待評論的畫風呢。估計這對比就特別有意思特別有價值了。

三,美分朋友們再怎麼粉飾,他們如果在美國還是上不起大學,那麼這些粉飾又有什麼意義呢?一方面政府每年靠學生貸款凈賺三百多億,利率比房貸高一截。另一方面學生的負擔就不提了。有人注意到多少美國家庭因為學生貸款擔保的問題關係破裂嗎?我身邊的例子可不是一個兩個。

這就是美國,只要各個利益集團賺大錢的基本面不動搖,其他隨意。


我曾在西歐長期生活(德國荷蘭瑞士),現在來到美國新澤西也快一年了。我的個人感受是,美國並不比德國/荷蘭更富裕更發達。(瑞士是個bug,就不必說了。)我以前以為是自己的主觀情緒偏袒歐洲,但是後來和幾個與我經歷相似的從歐洲來美國或者從美國去歐洲的中國人/印度人/歐洲人交流後發現,他們也基本上有相同的感受。我覺得有三點原因導致美國人均GDP顯著高於西歐:

  1. 90年代以後創造大量財富的IT和金融業,美國遠比西歐發達。(英國金融業除外。)
  2. 90年代以後美國的社會財富在急劇地向少數人集中。2016年的數據顯示美國最富有的1%人口佔有美國約40%的社會財富。假設刨除這1%,剩下的美國人的人均GDP就要打個六折了。相比之下,西歐的貧富差距遠遠小於美國。
  3. 歐元的匯率。這裡引用一個我覺得非常有道理的回答:為什麼歐洲主要發達國家的人均收入不及美國? - 那一次仰望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943892/answer/444641417


簡單說說看法。

1,沒有制約

冷戰後的全球化時代,美國和其資本缺乏被約束的力量,在歐洲一體化沒有完成、俄羅斯殘廢、中國韜光養晦的格局下,美國實現了對資源、航路、工業品定價的全面控制。同時,新的工藝門檻使得產業鏈需要更多的工業化人口和複合的技術標準,通過工業化中國以及在所有新興領域的標準控制,同時通過全球化浪潮的「去貿易壁壘」,美國資本將馬太效應運用到極致。

這個格局到目前為止仍在發揮作用,但惡果已經出現,就是中國在此格局下既不承擔維持格局所需的成本,還要在利益上拿大頭。不讓拿,就要搞新的歐亞大陸一體化格局。

美國的有識之士腦殼疼。

2,信息化全球殖民

除了綠壩保護的中國,基本所有國家的信息化主權是淪陷的。

前信息化時代的貿易壁壘規則不適用於信息化競爭,從某種意義上所有使用互聯網的國家都在給美國交信息費,比如Facebook和Google基本壟斷了全球有序化信息流(以廣告銷售的形式為主),這在傳統行業相當於你一個國家所有的超市都是沃爾瑪而且沃爾瑪在你這裡:不交稅(交一點?比如3%?)、不僱人、不買地、不用電用水。

這種信息主權的喪失對於很多國家的發展是致命的,相當於這些國家的任何發展都要向美國繳納信息服務費。

還好咱們中國的很多企業已經走出去了。

3,美國人就業意願高

因為福利比歐洲差,所以人沒那麼懶。這個不多說了。

4,「神隊友」

表面上45年之後英法是美國的盟國,蘇聯是美國的假想敵。

但美蘇在很長時間都勾結的跟親兄弟一樣,幹嘛呢?給英法拆台,因為拆了台,美蘇這樣的後起之秀才能把英法的傳統勢力範圍和既得利益據為己有。

歐洲也不是傻子,當年蘇聯解體之前法蘭西真的想破釜沉舟的救一下蘇聯啊。。

現在歐日是盟友。

但在蘇聯解體後相當長時間內,降低歐日的經濟話語權,阻止歐洲真正的一體化上,美中其實組隊刷的不亦樂乎。G2不是空穴來風,只是中國不滿足當長工而已。

這次老大和老二開始互懟的驚天動地。

我有種預感,最後歐洲要倒霉。。

——————

生,是輪迴的一部分。而你的這部分,已然結束了。

上面這句送給歐盟。


因為美國人始終有美國夢,而美國夢就是「發大財」。什麼意識形態,宗教信仰,國際關係,都要為美國夢服務。美國怎麼建立的?一群夢想發大財的人,從全世界跑到這裡。我覺得全世界最像的人群就是中國和美國,以經濟建設(發大財)為中心,廣大人民群眾樂於發財,屌絲又不裝逼。你去大街上隨便拉一個美國普通人,他的想法和中國老百姓真的差不多。而日歐充滿了濃濃的舊世界的傲慢,裝逼又虛偽。除了美國大部分都是偽發達國家,除了中國大部分都是偽發展中國家。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