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7 13:47

〔记者林惠琴/台北报导〕科技部长陈良基大力推动人工智慧(AI),并鼓励产学链结,但学界陆续发出不满声浪,担心基础研究遭排挤、批评相关博士后人员参与研究的限制更是漠视高教困境,科技部长陈良基今日亲上火线召开记者会澄清,每年投入基础研究经费逐年增加,几乎是「有求必应」、「一点都不手软」!

根据科技部资料,明年度中央政府部门整体科技经费共1190亿元,其中科技部编列预算546亿元,较今年度增加2.4%,且明年度配置各学术司用于支持研究的经费共约243.7亿,较今年的243.6亿元微幅成长,也高于2016年的223.2亿元、2017年的217.2亿元。

此外,科技部在额外争取行政院推动专案计划方面,经费共达52.8亿元,其中,也涵盖「台湾脑科技发展及国际跃升计划」等基础研究。

陈良基强调,为了表达对于基础研究的重视,科技部更已向行政院争取基础研究计划经费独立匡列,并获行政院审议通过,后续也将寻求立法院支持,以求力长年稳定投入,持续提升学术研究资源。

陈良基也补充,经统计过去3年有研究计划但今年没有的学者,约1000位,与历年类似情况的人数差不多,推估是正常现象。

不过,陈良基提及,去年在各地举行座谈会时,不少人对于审核过程砲声隆隆,因此在制度上确实将有所调整,主要是推动审查机制的改革,强化审查委员多元组成,包含国际化、技术领域邀请业界参与、年轻化,今年学门召集人、复审委员平均年龄为53岁、50.2岁,较去年年轻1.9岁、3.3岁。

陈良基指出,更重要的是落实审查透明化,明年起,不论计划申请是否通过,审查意见均全数提供申请人参考,且申复案的审查委员会重新选任,而非由原案委员审查。

另外,科技部修订「科技部补助延揽客座人才作业要点」,明订博士后人员「总补助期间最长为6年」,引发外界讨论,忧心影响基础研究发展,对此,陈良基解释,不是6年以上的博士后人员,科技部就不管了,而是要由揽才调整为留才,利用不同计划继续支持,应该是未沟通清楚而有一点误解。

不过,陈良基也强调,今年专题研究计划案申请量约2万5千多件,较去年减少700、800件,且近年均呈现几百件下降趋势,除了生科领域外,其他领域几乎都是往下掉,认为必须要努力提升,否则会是一个危机。

  • 科技部长陈良基说明经费规划情形。(记者林惠琴摄)

    科技部长陈良基说明经费规划情形。(记者林惠琴摄)

相关文章